2022重组质粒的构建经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626972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重组质粒的构建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2重组质粒的构建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22重组质粒的构建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22重组质粒的构建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22重组质粒的构建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重组质粒的构建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重组质粒的构建经验(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组质粒的构建经验 一、克隆基因的酶切位点问题 1、克隆位点选择的问题。首先要对目标基因进行酶切位点扫描分析,列出其所含酶切位点清单。然后对照质粒多克隆位点,所选择的克隆位点必须是目标基因所不含的酶切位点。这是常识,不赘述。 2、保护碱基数目的问题。在设计pcr引物时,引入酶切位点后,常常要加入保护碱基,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保护碱基数量多少,可能被新手所忽视。这种忽视碰可能会大大影响后续的实验进展。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内切酶只加入两个保护碱基,其内切反应就可以正常进行;而有一类,仅仅只加入两个保护碱基,其内切反应就不能正常进行,这是因为内切酶不能正常结合dna片段上。如ndei就属这类,需要加

2、入至少6个保护碱基,常用的hindiii也要三个。下面是我提供这类酶的列表及其所需最少的保护碱基数,相信下列将有助于大这家的实验设计。ncoi4ndei6nhei3noti8pmei6saci3sali3smai3hindiii3bsti8sphi4xhoi3xbai3smai4案例分析一:本人最初曾选用ndei克隆位点,未注意到保护碱基数目的问题,设计pcr引物时,引入ndei酶切位点后,只加上两个保护碱基,一个月内没有进展,始终不能成功构建重组载体。后查文献得知症结所在,在ndei序列后加上六个保护碱基后,迎刃而解。大家引以为戒啊。现在普通酶我都引入三个保护碱基。现在碱基合成价格也不贵了,

3、为保证酶切充分,连接顺利,不用节约那点钱,再说若一次不成功,重复实验花费时间与金钱更多,孰利孰弊,不言自明。呵呵。 二、载体酶切的问题 1、质粒的单酶切鉴定。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我认为很有着重强调之必要。现在大家手头的质粒都是转来转去的,其中的各酶切位点状况如何,是否能被有效地切开,这些问题都是要核实的。因此,在实验开始之前必须对质粒载体进行单酶切鉴定。现在我每次构建之前,对所选择的克隆位点都要作一一鉴定,例如选择ndei和hindiii作为克隆位点,就先分别对质粒上这两个酶的酶切位点进行单酶切鉴定。单酶切鉴定能有效地切开后,再发出引物合成定单,进行引物合成;若不能,就按“一”中原则进行调换

4、。 2、连接反应的对照。在实验中,这步骤属于质粒载体与外源dna片段的连接反应。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质粒和dna片段的酶切效果。一般情况下,都在通用缓冲液中进行双酶切,但这两种酶在通用缓冲液中酶切效率不一样,这可能导致部分的单缺口的质粒片段存在,这样,在连接反应中,即使在外源dna片段存在下,这种单缺口的质粒片段能够进行更快速有效自我连接。最终结果是大量假阳性的菌斑生长。对照连接反应中,在不加入外源片段情况下,实验结果如果有菌斑生长,说明双酶切不充分,质粒dna必须重新进行双酶切。实验案例分析2:本人曾用xhoi和hindiii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质粒,对质粒进行双酶切后,直接就做连接,未

5、上述两步鉴定,每次结果满板的菌斑。但就是没有阳性。后来对质粒进行单酶要鉴定后,发现xhoi酶切位点损坏。又是一个月没有进展,浪费精力和药品。血的教训啊。因为当时没有注意到:单切质粒是一条带,双切质粒也是一条带,电泳行为上是一样的,分辨不出。如果做上述任何一个鉴定就会知道问题出在那儿,呵呵。实验案例分析3:本实验室一个号称实验严谨的大博士,用kpni和hindiii构建重组质粒,一个月未果,只得阴性斑,不得阳性斑,后怀疑kpni酶失效。迁怒kpni,在我不知情下扔掉实验室所有kpni酶。我得知后,问他做过上述两鉴定实验后,他支吾着说没有,后经鉴定hindiii位点失效。最后他责备本人暗中保留一手

6、,没 有倾攮相授。呵呵,他不自责自己不思考,只是木着脑袋做实验,反倒咬一口解铃人,再说我在那以前也不知道他遇到什么难题。呵呵,你说冤不冤。这世道啊。也可看出,实验室人员之间相互交流相当重要。两星期前写了前两问题后,终于能抽时间写第三个问题,在做好前述两个方面工作后,这个问题相对简单。 三、连接时两片段浓度比问题一般实验指导手册上都说质粒:片段1:3(摩尔比),在实际操作中我以为在1:5甚至1:10为宜。做好“ 一、二”,1610小时后,每次都能有效地连接上。当然还有大肠杆菌感受觉态问题,我们以前自己做,现在懒得做了,都用“天为时代公司”的产品,感觉还不错(特别声明我不是天为公司内线,呵呵)。这

7、里介绍一个估测处dna浓度的方法:dna可以用紫外法检测,也可以电泳对比marker估测,在要求不是很精确情况下,大家不妨试试下面方法: 1.取一平皿。 2.薄薄倒一层含有eb的琼脂糖胶,凝固(4可以存一个星期)。 3.平皿背面可以画成小方格。 4.一小格中点1ul样品。 5.另一小格格点1uldna标准品(我一般用takara2000dnalander,1ul相当60ng)6.凉干后,紫外灯下根据亮度就可以估测了。ok,我连接时这么估测浓度,5分钟就要可以知道两片段浓度。其实连接片段浓度比可以充许在一个范围内,1:5至1:10都可以,所以上述估测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是行得通的。 第二篇: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抽提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抽提 摘要.abstract.引言.11材料与仪器、用品.22原理与方法.3 2.1获取目的基因.3 2.1.1提取rna.32.1.2rna反转录为cdna.32.1.3聚合酶链式反应.42.2回收目的基因.5 2.2.1核酸电泳.52.2.2胶回收.62.3dna分子体外连接.72.4转化.72.5抽提鉴定质粒.83讨论.103.1试剂.113.2核酸酶.113.3核酸电泳缓冲液.113.4胶回收效率.113.5dna酶切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