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名家介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625413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壶名家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茶壶名家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茶壶名家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茶壶名家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茶壶名家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壶名家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壶名家介绍(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淦庭任淦庭(1888.8-1969.12)又名干庭,字缶硕,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 左腕道人。江苏宜兴人,陶刻大家。幼年只读过三年私塾,但极为刻苦好学,常折树枝席地作画写字,被乡人视为奇才。15岁时,跟随宜兴名雕刻书画家卢兰芳学习紫砂陶刻工艺。满师后在宜兴城吴德盛陶 店陶刻作画为主。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陶业渐有恢复,才又从事紫砂陶器的雕刻受雇于顺兴 陶器厂。1955年,艺人归队,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并担任理监事。1956年被江苏省命为技术辅导员,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和朱可心、顾景舟等参加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和朱德 委员长同坐一席。1959年赴京参加

2、建国十周年庆典,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任淦 庭一生酷爱书画,每天作画不止,留下大量画稿。他潜心研究紫砂陶刻艺术,上承清末宜兴 书画,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卢兰芳、韩泰、邵云儒等,下传当今陶刻名家徐秀 棠、冯希雅、谭泉海、毛国强、鲍志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其紫砂陶以传统风格 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等为主,尤以梅、竹、兰、 菊为胜。书有正、草、隶、篆、钟鼎、甲骨文等种书体。镌刻时以多变的刀法,表达陶刻线 条的趣味和美感,将书法、诗词、画意装饰、简约于紫砂陶上,使紫砂艺术相映成题。奇绝 处是能用左手或右手对瓶挥毫落墨,画出相同而对称

3、的花鸟、山水、图案。吴云木根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14岁拜汪升义(汪生 义)为师。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 当技术员、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1954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 合作社、1955年11月开始为紫砂厂招收第一批学员传授紫砂制作技艺、1956年被江苏省人 民政府任命为紫砂“技术辅导员”,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为当今紫砂艺 术界培养出了如高海庚、汪寅仙、吕尧臣以及葛明仙、何挺初、范洪泉等极有影响的紫砂艺 术大师和名家。朱可心朱可心(1904-1986年)出生

4、与宜兴蜀山镇。原名朱凯长,艺名“可心”,寓意“虚心 者,可师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14岁时拜汪生义为师,与吴根云结为师友。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学校 窑业科技工,此间创作紫砂咖啡具。次年,精心制作云龙鼎和竹节鼎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 并荣获“特级优奖”,1953年12月“全国民间艺人观摩大会”携作品云龙壶、圆松竹梅壶 参展。1959年他以合作社代表的身份参加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世界陶瓷展览。其作品松 鼠葡萄壶、松竹梅三友壶被选入“中国工艺美术巡回展”出国展出,并获一等奖。1959年 他费时4个多月精心仿制南京博物院珍藏圣思桃杯获殊荣。创作旺盛期,设计制作了如意壶、

5、 云玉壶、高峰咖啡具,迎宾酒具、万寿壶、碗梅壶,可心梨式壶等,许多式样成为紫砂工艺 陶畅销产品。1964年他精心仿制陈鸣远包袱壶,达到紫砂技艺炉火纯青的地步。朱可心首 创一种壶式,多种装饰的手法,深受中外人士的欢迎。裴石民裴石民(18921976),原名裴云庆,又名裴德铭。宜兴蜀山人。著名紫砂艺人。早年 习艺,艺成后擅制仿古紫砂器,颇负盛名。善制水丞、杯盘、炉鼎等器,造型典雅别致,具 有青铜器敦厚稳重之特点,尤以仿真果品最佳。有“陈鸣无第二”之美誉。成熟期间精品之 作,以中小件为主,以古器作借鉴,以超凡的构思,能放能收,简繁匀称,既能作典雅脱俗 的光素茗壶,又能作千姿百态之花货茶具,风格清秀不

6、俗,技艺精湛严谨,在紫砂艺苑中独 树一帜,为紫砂历史上求新求变,求精求妙,精而少,少而妙,不可多得的能工巧匠之一。陈鼎和陈鼎和紫砂陶器店由经理人陈元明于民国五年1916年 所设,上海、宜兴各设分店。 早期所用印款为壶底钤“陈鼎和”阳文楷书大方章,中期开始“陈鼎和”阳文楷书大方章和篆文 方印“陈鼎和陶器厂”并用,晚期再用“陈鼎和”大方章。有的则有英文C.TH.CO字样,是为出 口而制造的。传世作品包括紫砂壶、茶具、茶杯、鼓暖杯、羌罐、笔洗、花瓶等,铭文有陈 元明亲自签款,如陶制行书“阳羡陈鼎和作于蜀山一叶轩”,该店于抗战期间败落。陈鼎和造大方章。绘堆水波浪纹,中坐一位老者,在一条大鲤鱼背上,颇有

7、仙人风度, 刻画得和蔼可亲的样子,很有艺术。壶的另一面是泥绘文字:悟自然之妙理,取天地之精华。 道出了制壶人对这把壶的感受。陈少亭名锁秀,字少亭,浙江省东方国画院副院长。1935年出生在溧阳旧县乡西湖村。从小 喜欢画画。50年代从溧阳省立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农业大学,60年代专习山水国画。1975 年投著名国画大师陆俨少门下学画,1986年正式收为入室弟子。九十年代先后执教于香港 中文大学,树人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中国美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善采众长, 纵览名山大川,寻访古刹石窟,数度领略黄山、雁荡山及巴山蜀水,体察山川神貌,修炼绘 画艺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髓。陈光明字匡庐

8、,小名润宝。清咸丰九年(1859)-民国 19(1930)制陶艺人。仿制古陶,工艺 精细,朴雅浑厚。陈鸿寿中国清代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胥溪渔隐、种榆仙吏、 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工 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篆刻师 法秦汉玺印,旁涉丁敬、黄易等人,印文笔画方折,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为西泠八家之一。有种榆 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行世,并著有种榆仙馆诗集、桑连理馆集。嘉庆二 十一年为周春撰著的佛尔雅提写序跋。杨彭年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

9、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 )制宜兴紫砂壶名艺人, 浙江省桐乡人。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首创捏嘴不用模子 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世称“彭年壶”,对后世影响颇大。杨彭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铭刻、 工隶书,追求金石味。他还与当时名人雅士陈鸿寿(曼生)、瞿应绍(子冶)、朱坚(石梅)、 邓奎(符生)、郭麟(祥伯、频伽)等合作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世称彭年壶”、 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声名极盛,对后世影响颇大。邵友兰邵友兰,清道光年间人,是当时的制壶名家之一。也是当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祖母

10、的 前辈人。邵友兰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致,质坚如玉为一绝”。所用印章有椭圆式带 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还有带边的方章“友兰秘制”,小印楷书“友兰”二字,铭刻一 般署名“二泉”所作。吴式芬吴式芬(公元1796-1856年年),字子苾,号诵孙,海丰(今无棣)县人。嘉庆元年 丙辰年二月二十四日,生于京师。金石学家和考古学家。清道光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生 平专攻训诂之学,长于音韵,精于考订,凡鼎彝、碑碣、汉砖、唐镜之文,皆拓本收录。懂 古代绘画和书法,善鼓琴,爱作诗。平生著述有金石汇目分编、陶嘉书屋钟鼎彝器款 识、双虞壶斋日记八种、海丰吴氏双虞壶斋印存、寰宇访碑录校本、昭 代名人尺牍、唐宋元明

11、人摘句、缀锦集、陶嘉书屋诗赋等。吴式芬还是封泥 的最早发现者和研究者。徐汉棠徐汉棠出身于1932年5月11陶艺世家,1948年初中毕业后即跟随父母学艺,于五 十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洲为师,为顾老师第一弟子。19751976年入中央工艺 美院进修。他富有艺术天才,功底扎实,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 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为上 海盆栽界珍藏。徐秀棠徐秀棠,1937年12月出生于宜兴蜀山紫砂陶艺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无锡 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南大学客座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获奖作品有 坐八怪雪

12、舟学画等。徐秀棠:193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蜀山紫砂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 会员,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民间艺家协会副主席、 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无锡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工艺美术会陶艺专委会主任。 1954年拜紫砂陶刻著名老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1955年1月随师父进蜀山陶业生 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1958年参加轻工部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民间雕塑 研究班”,结业后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坭人张”张景祜工作室学习彩塑,1959年回紫砂工 艺厂从事陶刻陶艺创作,主攻紫砂雕塑,1993年与日本陶艺家高桥弘先生合作组建

13、长乐弘 陶艺有限公司。程辉程辉,字润年,紫砂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 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宜兴紫砂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宜兴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宜兴市丁山乒乓球协会名誉主席,宜兴方井紫砂艺术总监,国家标准紫砂陶器 (GB/T 1989) 起草人,宜兴紫砂泥料标准制定专家组组长。紫砂艺术大师程辉自幼酷爱紫砂,15 岁就跟随“一代宗师”吴云根学徒,练就了扎实的 制壶功底,年青时期在紫砂界就出类拔萃,在宜兴紫砂一厂这所“紫砂黄浦军校”逐级提升 为技术骨干,并任紫砂研究所所长、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以紫砂陶器国家标准主要 制订者的身份,于 1990年荣

14、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贡献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殊荣。周桂珍周桂珍,女,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早期拜师王寅春和 顾景舟先生,退休后定居北京。40余年的创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先后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 称号。周桂珍的紫砂作品大气、豁达、洒脱中也蕴含着女性的秀丽与和美。近代的艺术大师 中如刘海粟、朱屺瞻、冯其庸等都曾在周桂珍的壶上题诗作画。与韩美林、张守智的合作, 更引领了紫砂的新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南京博物馆院、香港茶具文物馆、 台湾历史博物馆,都相继收藏她的紫砂作品。她

15、所制作的集玉壶,1978年曾被选为邓小平 首次访问日本的国家礼品,其制作的曼生提梁壶则被中南海紫光阁选作陈列工艺品。施小马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宜兴市职改办评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 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1972年进紫砂工艺厂,1994年作品红与黑壶获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创作评比一 等奖;1997年作品珏提壶获江苏省陶瓷艺术创新展评一等奖。1998年作品珏提壶 获“江苏省工艺美术陶瓷新品评比”一等奖;作品扬帆壶获“全国陶瓷专业设计评比”二等 奖。1999年垒壶获江苏省工艺美术陶瓷新品评比”二等奖。2000年作品凌云壶获 “首届杭州西博会”银质奖;荣获“中国紫砂名人”称号。

16、2001年作品垒壶获“杭州西博会” 银质奖。入道不深时,施小马对各种造型均有涉猎。最后,选择了与自己性格相似的方器。 不知是性格成就了施小马成为方器高手,还是方器迎合了他。总之,有点器如其人的特征: 刚正不阿、棱角分明、无拖泥带水。顾绍培顾绍培,1945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 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常务委员,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紫砂 研究所副所长、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总工艺师等职,现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副总工 艺师。顾绍培,1945年出生于陶业世家,1958年进宜兴陶瓷中学学习,进厂後,师承陈福 渊老艺人,後又得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悉心提携,长期授教,在紫砂事业中耕耘了四十余载。 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