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为师演讲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622184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高为师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德高为师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德高为师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高为师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高为师演讲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高为师演讲稿 德高为师奉献为荣 逸夫小学张喜娟 古往今来,最强调道德的就是教师,之所以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教师的道德要求超过了其职业要求本身。为什么呢。因为教师是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人,他对道德自我完善,对于专业的精益求精的修炼与其说是一种追求,不如干脆地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重任。 庄子养生主说“指穷于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句话浓缩为成语叫“薪尽火传”,意思是:柴烧完了,火种却留传下来,比喻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使学问一代代地往下流传。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字、竹帛、纸张及印刷术等的发明,使浩繁的人类文明得到了记载,并且有了传

2、诸后世的可能,怎样把这种“传”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呢。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兴教育、办学校。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不只是为了昨天、今天,更重要的是为了明天,因此教师是本中之本,人类社会璀璨的文明之果,通过教师的传授、引导、启发,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教师是火种,他用知识、用文明、用真理去给后继者燃起希望,照亮通途。教师是桥梁,他把众多的身处“此岸”的蒙昧者或愚昧掮过去,掮到教化大开,文明鼎盛的“彼岸”去。 教师的道德品质随着不同时期的标准延续至今天,然而今天这个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是知识与技术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不断更新的时代。科学的教育理念,睿智的思维品质,是现代教师在工作中增强自觉性和独创性,减少盲目

3、性和盲从性的思想基础和智能保障,新世纪的教师,要想做到不辱使命,不仅需要有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研究作风”。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塑造年轻一代的心灵。青少年儿童单纯幼稚,世界观处于形成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他们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崇高的理想,良好的道德品质、知识、智能的发展,强健的体魄,都需要教师去培养。可以说每个学生的成长,处处都洒满着教师辛勤劳动的汗水,所以有人称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个比喻,说明了教师在培养年轻一代成长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之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直接作用于每个在校学生,而

4、且会通过学生去影响家庭和整个社会。因为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基地,学生一批又一批地由学校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学生的道德面貌如何,对社会有直接的影响,而教师的道德面貌对学生的道德面貌有重大的决定性的影响,教师的道德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教师的道德搞好了有利于“正本清源”,有利于纯化社会风气。 如果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其身心不正,言行不一,就会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受到舆论的指责。在社会上你千万不要听到“你枉费是个做老师的”这样的话语了。 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一项关乎民族兴旺发展的事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民教师,必须是“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须先做到,而不能讲特殊而违其行之,

5、不要以为自身的行为,只在和学生谈话时,教导时才执行,而要在生活的每一瞬间,都要谨言慎行,造就好自己。“智如泉涌,行可以表仪者,人师也”授课者那种求人家一套,自己另行一套的教法,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的身教是无声的命令,教师的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素所不能代替的,它最有说服力。青少年儿童是最喜爱模仿的,因此教师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人民教师,要比其他职业的人更加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要事事成为学生的表率。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德是首位,它与玉雕是异曲同工,应是文化、气质、内涵和修养结为一体。“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然而人民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我们从事的工作与祖国的今天、明天息息相关。我们更应该看到自己是在从事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是造就人才的工作。世界上难道有比塑造人更伟大更崇高的职业吗。如果有来生,那么我将依然选择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荣、最伟大的职业。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