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618577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巴县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摘要1.1.1项目名称镇巴县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改建1.1.3项目建设主管单位镇巴县林业局1.1.4建设单位 镇巴县水田坝茶叶专业合作社(机构代码:55567439-1)1.1.5项目法人(代表)镇巴县水田坝茶叶专业合作社(康联龙)1.1.6科技持撑单位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站、汉中市农科所、镇巴县茶叶站1.1.7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机构代码:435201549)1.1.8项目建设地点根据镇巴县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建设相关要求,本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退耕

2、还林所涉及的兴隆镇,涉及水田坝村、茅坪村、黑水塘村3个行政村,789户退耕农户。1.1.9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为2年,即2011年6月-2012年12月1.1.10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建设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基地5700亩。其中:新建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示范园5200亩;改造低效低产天然富硒茶叶经济林500亩;新建大型宣传牌3座,标志碑7块。购置必要的茶园修剪工器具、病虫害防治设备等。建立并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使项目区90户农户接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培训,掌握优质丰产栽培技术。1.1.11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经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1140.58万元。其中,工程建设直接费用992.03万元

3、,占总投资87.0%;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4.24万元,占总投资的8.3%;预备费54.31万元,占总投资的4.7%。项目申请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补助资金153.31万元,占总投资13.4%,主要用于种苗费、物料费、病虫害防治、生产工具及标志牌的费用支出;地方配套813.77万元,占总投资71.4%;群众投工投劳173.50万元,占总投资15.2%,主要用于用工费和其它费及不可预见费等。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陕发改农经2011770号关于申报2011年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的通知;(2)汉发改农经2011230号关于申报2011年汉中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

4、产业发展项目的通知;(3)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申报指南(暂行)(陕发改农经20101471号);(4)汉中市60万亩高产密植生态茶园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5)镇巴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6)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7)国家林业局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2006年8月。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新建茶园(1800元/亩)(1)种苗费:1300元/亩;(4500株/亩,2.5元/株,补植量15%)(2)物料费:200元/亩;(3)用工费:150元/亩;(4) 抚育管护费

5、:150元/亩。低产茶园改造(900元/亩)(1)种苗费(补植):350元/亩;(2)物料费:200元/亩;(3)用工费(补植、改冠、改土等):200元/亩;(4)抚育管护费:150元/亩。辅助工程(1)标志牌6000元/座,标志碑2000元/座。(2)生产工器具250元/套,病虫害防治10元/亩。其它详见附表51.4研究结论镇巴县是天然的茶叶适生区。茶叶栽培历史悠久,茶文化积淀深厚。近几年来,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经济林大部分为茶园,茶叶种植在当地十分普遍,给本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该项目建成后将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助于强化当地的茶叶特色产业,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

6、展。对加快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将产生重要作用。其次,项目建设不但给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找准了出路,而且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的现有成果。总之,通过对该项目的自然条件、用地条件和市场条件等综合分析认为,该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目标明确、基础条件成熟,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因此,其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建议尽早立项实施。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4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坚持把搞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不断加以强化和深化。作为地处贫困山区的镇巴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2010年

7、,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18元,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渠道狭窄;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少等等。为此,县委于2009年6月27日下发了“中共镇巴县委、镇巴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同时制定了镇巴县茶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扩大规模,提高产量;提升质量,创立名牌;应用科技,增加效益”,积极发展茶叶主导产业,并使之逐步成为农民增收主要来源的产业发展思想。镇巴县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多朝盛产贡茶,有“雌鸡岭上茶,白河井中水”之说。1984年镇巴县茶叶科技人员率先研制开发

8、了陕西省第一品牌的新品名茶秦巴雾毫。以汤绿味浓的优异品质享誉市场。多次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地方名牌产品。在国际国内茶叶评比会上,多次参评多次获奖。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特别是2007年以来,汉中市委、市人民政府确立了茶叶产业化作为汉中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之一,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借此东风,镇巴县结合退耕还林和其它工程于2008年已发展茶园一万余亩,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一定基础,当地农民从中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对建茶园有了较高的积极性。基于此,为适应当今茶业发展,镇巴县水田坝茶叶专业合作社提出了本天然富硒优质茶示范

9、基地建设项目,受水田坝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委托,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组织技术人员,依据相关要求编制形成了本可研报告。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后续产业的需要。退耕还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直接关系着农民的贴身利益。我省属退耕还林重点省份,为切实做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确保工程达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战略目标,使农民切实从退耕还林政策中获利,加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建设,意义尤为重要。镇巴县全县24个乡镇均进行了退耕还林,截止2010年退耕还林总面积达22.19万亩,其中生态林20.49万亩,经济林1.7万亩,涉及农户5

10、4444户。全县茶园建设面积5.9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营造的茶园面积1.32万亩,目前大部分进入采茶初期,部分由于立地条件,或建园时间短,还无经济效益,但绝大部分茶园兑现期已到,为了保证群众利益不受影响,需引导退耕户发展后续产业,故本项目建设是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需要。2.2.2项目建设是促使茶叶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需要。镇巴是陕西省汉中市茶叶优质适生区,但目前茶叶生产规模小,基地建设受地形的影响不但面积小,而且较为分散,给茶叶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发展带来了不利。为了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将本县茶叶产业做大、做强、树立品牌,需建设布局合理、优质高产的茶叶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

11、,故本项目的建设是促使本县茶叶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需求。2.2.3项目建设是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茶叶的健康、和谐理念越来越为更多人所接受,目前,我国茶叶产量在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我国茶叶70%是内销,产量与内销市场基本上呈正比增长。近几年,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有一定能力的消费者对于茶叶的消费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更加注重茶叶的品牌和包装,买茶叶奔品牌的现象已日渐普及。散装的、无牌无名的茶叶市场份额将逐步缩小,故示范基地建设是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2.2.4项目建设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镇巴县为全国贫困县,地处大巴山区米仓

12、山东段,区内山高沟深,林多地少,全县森林覆盖率67.5%以上,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24.87亿元。由于立地条件差,除沟道土地肥沃,适于农作物生长,坡地大多土层较薄,土壤贫瘠,不宜农作物生长,粮油产量低,致使当地农民不得不出外务工。由于退耕还林的实施近几年来情况略有好转,大部分农户在家从事茶叶的生产,茶叶生产现已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来源。但茶叶规模化生产基地不多,本项目的建设将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以茶叶为特色的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3.1自然条件3.1.1地理位置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地处大巴山区米仓山东段,全县总

13、面积3437平方公里,东西长80.45公里,南北宽77.45公里,总面积3437平方千米。地理座标介于北纬32854-325042,东径1072530-1081642。南接万源市、通江县,被誉为陕西“南大门”,东与安康市紫阳县、汉阴县相连,西北与汉中市西乡县毗邻,县城距西安432公里,距汉中183公里,210国道横贯县域南北。项目建设选择在退耕还林所涉及的兴隆镇,涉及水田坝村、茅坪村、黑水塘村3个村,789户退耕农户,建设总面积5700亩。 3.1.2地质地貌巴山主脊东西横亘,构成南北两个地理单元,分属嘉陵江和汉江两大水系。地形以中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231米。项目建设区位于兴隆镇浅山区,区内

14、山高沟深,地形较为破碎,但项目所选区较为集中,地势较为平坦,坡面整齐,视野开阔。3.1.3气候及水文项目建设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季节交替分明。常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全年可达254天。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达1250mm,且雨热同季,云雾多,日照少,相对湿度在80%以上。3.1.4土壤项目区土壤多为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土,土壤肥沃,呈微酸性,土层均在60100cm,PH值56.5之间,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和发育。而且宜茶土地丰富。3.2社会经济条件近年来,镇巴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24.87亿元,增长15.1%。其中:一产实现

15、增加值8.91亿元,增长6.8%;二产实现增加值4.98亿元,增长16.9%,三产实现增加值19.8亿元,增长19.8%。项目建设区所涉及的3个行政村总户数1315户,总人口4198人,农业总产值2388.86万元,主要林业产业产值358.33万元,户均收入18166元,人均收入5690元。各村详见附表1。3.3茶叶建设区土地利用现状和退耕还林情况3.3.1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建设所涉及3个村,土地总面积4.7万亩,其中宜林地0.74万亩,占总面积15.8%;苗圃地0.02万亩,占总面积0.3%;耕地1.32万亩,占总面积28.1%;有林地2.62万亩,占总面积55.8%。各村详见附表1。3.3.2退耕还林情况镇巴县全县24个乡镇均进行了退耕还林,截止2010年,退耕还林总面积达22.19万亩,其中生态林20.49万亩,经济林1.7万亩,涉及农户54444户。项目建设区退耕还林总面积0.3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7%;宜林荒山造林0.1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0.7%。涉及1140户农户,占总户数的2.1%。户均年收入25974元,其中退耕政策收入7565.79元。各村见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