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618555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成磊 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一、 直接导入二、 整体感知1) 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2) 2)学生齐读。3) 2、细读课文、对照注释翻译课文。4) 1) 小组交流,质疑问难。5)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6) 2)课堂交流,答疑释难。三文言知识归类1、一词多义: 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中鱼可百许头

2、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可 许 从 不可久居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隶而从之乐 清 去 心乐之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乃记之而去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 似与游者相乐以:全石以为底(介词,用)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差: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2、翻译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日光下澈斗折蛇行犬牙差互凄神寒骨4、判断。“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辨

3、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闻水声,如鸣佩环。( ) 皆若空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 ) 天涯若比邻。( )第二课时:(一)、与柳宗元同游(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1发现小潭(闻声见形)2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小石潭:环境幽静 潭水清澈3小潭源流(溪身岸势)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静一动)4潭中气氛(气氛感受)2)自主阅读3分钟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做定性评价并板书明确

4、。本文是文言文游记中的佳作,作者对小石潭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探究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小石潭的幽静。(二)品味文章,与柳宗元对话1、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小石潭:环境幽静 潭水清澈小潭源流(溪身岸势)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静一动)潭中气氛(气氛感受)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1、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的感受怎么样?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游鱼)似与游者相乐“悄怆幽邃”2、请结合写作背景,说一说你的理解?(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3、请学生交流自己收集

5、到的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

6、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寓情于景也)(三)品味文章写景手法1、移步换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

7、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2、正面与侧面:3、动、静相结合(情景交融)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四)总结全文小石潭幽深冷寂:寂寥无人如此佳景,却无人赏识,真正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啊!而寂寞让她如此美丽!柳宗元探山访水,“寻寻觅觅”,觅得如此佳境,却发现她是如此“冷冷清清”,联想到自己的处境遭遇,更不免“凄凄惨惨戚戚”了!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职,心中愤懑难平,试图借助山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丽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暂时忘记愁苦,但这种快乐终究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不期然地流露出来。板书: 小石潭记柳宗元 被弃的小石潭:寂寥凄清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被贬的柳宗元: 忧伤愤懑 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