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欣赏教学案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61722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纸艺术欣赏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剪纸艺术欣赏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剪纸艺术欣赏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剪纸艺术欣赏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剪纸艺术欣赏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纸艺术欣赏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纸艺术欣赏教学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间艺术剪纸教学案例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倪孔永背景材料 九月的温州,秋阳高照,丹桂飘香。在人们的热切盼望中,2004中国剪纸博览会在秀丽的江心西园开幕了。这是一届精英云集的艺术盛会,370余幅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剪纸精品异彩纷呈,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觉,让我们真正领略剪纸艺术美丽隽永的韵味。 浙江温州的剪纸作品细纹刻纸是剪纸艺术的一个独特品种。它始于元朝,盛于明末清初,是从乐清市民间盛行的龙船贴花、窗棂装饰、鞋花、肚花等剪纸花演变而来的。民间艺人以“刻”代“剪”,使作品的刀法更精妙入微,挺拔有力,线条更明快丰富,构图隽秀优美。艺术家们的绝活在于,刻出的一些花鸟、人物、风景,

2、景细线纹阔度只有1毫米,1厘米阔度薄纸能刻22刀,每刀间隔不到半毫米,细如发丝,且疏密有致,和谐美观。编写思路 本课在窗花制作的基础上,根据地方民间艺术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更注意家乡的艺术特色,发扬我国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特别是乐清市的细纹刻纸,为中华一绝。莫让绝技成绝迹,近年来,乐清市把细纹刻纸作为民间艺术来保护和发掘,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教材分析 本课知识点与第四册的方尺图案、剪贴花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

3、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案例描述教学目的: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电光色纸及专用纸,剪刀、刻刀各一把,4开白纸两张;投影仪。作业

4、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剪纸图样,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二)学习新课l、导入:播放莫让绝技成绝迹(3分钟),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引出课题。 节目内容:乐清的象阳镇,素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走进象阳镇的寺前村,村口巨大的村牌上写着村民们的骄傲,中国一绝,乐清细纹刻纸。然而走进村里,却很难发现细纹刻纸的踪影。据村里人讲,许多年前,寺前村家家户户都会刻纸。但是现在,还在继续从事细纹刻纸这个行业的人已经很少了。因为工艺水准之高,而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奇葩。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工艺要求高,使得它在工艺继承上产生了困难。余忠惠他

5、们告诉记者,细纹刻纸必须手工操作,一刀一刀的刻,学会还得花上五六年的时间。 教师出示剪纸作品 丛林戏牛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2、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解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 a/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中国剪纸艺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大的发展:一是西汉时期,由于发明了造纸术,为剪纸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最佳材料,使原先局限于金属、玉石薄片上的镂空装饰工艺转移到了纸张上;第二次大发展是在20世纪30年代,因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些文人画家的介入,将剪纸艺术从单纯的实用性和民俗形态中

6、逐步向观赏美术形态发展。 b/剪纸五大类 有人说,剪纸是民俗。这话一点不假。剪纸的形式很多,但依其用途而言,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即窗花、喜花、礼花、刺绣花样和功德剪纸。窗花是逢年过节贴在窗纸上的一种喜庆图案;喜花又名“嫁妆花”,是结婚时的吉祥花样;礼花是祝贺寿辰或生子、乔迁、升官赠送礼品时所敷的花样;刺绣花样,是用于服饰刺绣的底稿;而功德剪纸,则是指那些祈福消灾等所用的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后生戏虎c/南派和北派 2000多年来,剪纸一直结合着各地的民风民俗及老百姓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普及、最有人民性的艺术品种。它寄托着老百姓的爱和,同时也抒发着人

7、民群众的情与美。它的流传之广,作者之多,产量之大,为任何绘画品种所难以比拟。 和京剧、书法一样,中国剪纸艺术是国粹。外国人欣赏我们的剪纸,不仅在于它的面广量大,更是因为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由于地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地剪纸均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但从整体上来看,剪纸艺术大致上可分为北派和南派。一般说,北派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著称,如陕西、山西、内蒙一带的剪纸,讲究的是线条粗壮有力,朴实大方;而南派则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比如江浙一带的剪纸,讲究的是线条工细、秀丽、流畅。事实上,随着文人画家的介入,随着剪纸艺术的广泛交流,南北派剪纸都在互相取长补短,使中国的剪纸艺术更趋成熟和完

8、美。 据悉,中国剪纸是继昆曲和古琴之后,最有希望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民间艺术;此次举办的博览会,就是中国剪纸协会开展艺术抢救的一项措施。回归自然d/特色鲜明的温州剪纸温州剪纸的历史十分悠久,特色鲜明,尤以乐清细纹刻纸最为突出,据元大德乐清县志载:“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可见乐清已有700余年的剪纸历史。乐清的细纹刻纸源于民间的“龙船灯”。每逢新春佳节,村村皆有驱邪纳福的娱乐活动,还要对龙船灯进行评比,因龙船灯以剪纸饰制,这就推动了细纹刻纸的提高和发展。已故著名老艺人陈朝芬在一方寸的纸面上刻出52条纸线,近百种花样,被誉为剪纸中的“微雕”。这几年,细纹刻

9、纸的艺术又有了新的提高,林邦栋以其细腻精巧的特点,荣获中国十大金剪;陈余华、周是一、余忠惠等人的作品,在全国也屡屡获奖并被收藏。乐清细纹刻纸逐步形成了中国剪纸的一绝。前不久,乐清市文化局正式将有关材料上报省文化厅,申报“中国剪纸(细纹刻纸)之乡”。 渔归 3、请学生欣赏剪纸作品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剪纸的题材 民间剪纸的题材是很广泛的,它既反映现实生活中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也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剪纸艺术的题材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人民那种朴实,纯真的思想感情。剪纸题材的范围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实际生活题材。因为剪纸的作者大多来自农村,所以她们的作品题材大部是取材

10、自己的实际生活,如喂鸡,养猪,牧羊,放牛,骑驴赶车走娘家和抱胖娃娃,搞家庭副业,参加田间劳动,有的直接表现自己伺养的家禽,家畜,如鸡,鸭,鹅,牛,马,羊,骆驼,狗.猫等.也有的表现生活中常常见到的植物,如:梅,兰,竹,菊,牡丹,荷花,水仙,还有各种瓜果,蔬菜等.因为这些题材都来自生活,所以剪纸作品表现的内容生活气息就十分浓厚。 b吉庆寓意的题材。民间剪纸在题材上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托物寄情的寓意手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谐音法以音象形的表现手法.比如花公鸡,就在公鸡身上刻儿朵花;梅花鹿,就在鹿身上刻几朵梅花;刻上莲花和鲤鱼就寓意连年有余,这里以莲谐连,以鱼谐余。谐形法将某一形象进行简化作为代表.比如

11、:刻上一朵云彩,就表示是天空,刻上一朵雪花,就表示是冬天下雪了。象征法借某一物象来表示一个概念,使人产生联想.如桃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鸳鸯象征爱情,松树象征长青不老,牡丹象征富贵,喜鹊登梅象征喜事临门 c/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通过戏剧等形式在全国各地广泛地流传着,人们不仅相互传诵着,而且还用剪纸这一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些故事中的人物的爱与憎.如越剧之乡的江浙一带,民间剪纸在题材上大部分取材于当地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红搂梦,西厢记等故事的情节.京剧的发源地在北京,冈此,京剧险谱剪纸就以临近北京的蔚县最为著称.此外诸如八仙过海,上八讪,下八仙.嫦娥奔月,天女散花.

12、老鼠嫁女等民间传说故事更是剪纸普遍表现的题材。4、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教师分别展示剪纸作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 a/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剪纸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b/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剪纸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

13、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鱼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c/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d/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1、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白雪公主与青蛙王子,认真观察片中的图案,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的主题。 2、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

14、阴刻时要“剪剪相断”,突破难点。(教学建议:展示剪纸和板书用投影仪)(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五)总结 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六)板书民间艺术剪纸作品展示一、 剪纸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二、 剪纸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三、 制作方法:剪、刻。四、 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五、 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六、 纹样的构成形式:对称、均衡。教学反思总:本案例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直接与剪纸作品进行交流。(1)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是在剪纸问题的具体背境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发展空间观念。(2)通过剪纸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获得的答案将是丰富的。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发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可行。-题目: 民间艺术剪纸教学案例作者: 倪孔永学校: 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200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