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读后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61106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顾茅庐》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顾茅庐》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顾茅庐》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顾茅庐》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顾茅庐》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顾茅庐》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顾茅庐》读后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顾茅庐读后感三顾茅庐读后感(精选10 篇)读完某一作品后, 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们收集整理的三顾茅庐 读后感(精选 10 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顾茅庐读后感1暑假中,我读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东汉末年,以刘备、曹操、孙权为代表的群雄割据、混战,长达百年的历史故事。三顾茅庐中,听说诸葛亮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能人,便带上张飞、关羽去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结果第一次没遇见; 第二次不顾张飞、关羽二人的阻拦冒着大雪去的,还是没见着; 第三次等诸葛亮睡醒了才见到。

2、这显示刘备是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来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而且第二次还下着大雪,张飞还阻拦道: “现在就是军队在打仗,这时也会停下来的。”第三次关羽等人见刘备又要去拜见诸葛亮, 怒气冲冲声称要用一条麻绳把诸葛亮捆过来,刘备狠狠地斥责他们,这表明刘备以诚待人。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懂礼仪之人必定会取得成功。遇到事情要有礼貌,不能莽撞; 遇到困难要有恒心,不能轻易放弃。刘备注重以诚待人、以仁待人, 我十分钦佩。 刘备为了能够统一国家大业,屈尊求贤,礼遇下士,不怕碰钉子,不怕路途遥远,不顾天气恶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顾茅庐读后感2你们一定听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吧 ! 这故事主要讲了刘备请诸葛亮出

3、山,一共请了三次。果然第三次请到了。我觉得这刘备很有诚意, 他甚至跪了下来, 可他毕竟是皇叔啊!岂能这样?我觉得这个诸葛亮肯定是个人才, 他竟然能让刘备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反复求请。 可见诸葛亮的能耐不小啊! 由此也看出了刘备的求贤若渴的人才观。在现代社会,人才对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更加重要, 古话说:“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重用,还要为人才提供一个舒适的发展环境, 还要有好的工作, 还要让他吃得好、穿得好、睡得好,小孩上学无后顾之忧。要把人才真正放在眼里,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三顾茅庐读后感3第一缕光射到我眼里,我便被这一缕光惊醒。外面

4、的大公鸡也开始鸣叫,一切都苏醒了。我兴致勃勃地拿起三国演义读起来了。它讲了东汉末年三国的开始和结束。 我读了许多篇目, 但让我叹为观止记忆犹新的是三顾茅庐这一篇。刘备屡屡失败后,遇到司马徽, 他告诉刘备:“你虽已有猛将,但唯独缺谋士,你如果能得到卧龙,雏凤其中一人即可得天下。”没多久, 一个叫单福的人前来投靠刘备, 他帮助了刘备多次打败曹操。 曹操见其才华便以他母亲来要挟单福, 单福不得不离开刘备。临走时告诉刘备:“卧龙诸葛亮在隆中居住, 君主可寻他做军师。 ”于是刘备便与关羽和张飞一同前往。 时间很巧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三次遇到了,刘备在经过重重考验后终于请出了诸葛亮

5、。从此故事中, 我读到了刘备坚持前去的求贤若渴的精神和在请诸葛亮时的诚心。 但我又何尝又这份坚持的信念能?在学校我认真学习;在生活中我报了古筝,跳舞,奥数等等课程,我常常偷懒这不练,那不跳,这些不会算得都去问哥哥,从不好好想想这题我会不会。最终报复来了,跳舞和古筝越来越差,奥数考试也不及格。但我读过了这一篇目,我懂得了坚持。于是我从新开始学习,这些课程也恢复了原来的成绩。最后,我想再说一遍,无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坚持,如果不坚持,则可能失去成功。忘着窗外的美景,我暗自开始努力,准备迎接今天的胜利。三顾茅庐读后感4最近,我在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内容精彩,情节扣人心弦,人物栩栩

6、如生。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是汉室宗亲,他看到天下大乱,就立下雄心壮志,要统一天下, 但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军师给他出谋划策。他听说在卧龙冈有一位叫诸葛亮的,才华盖世,就想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二人,连去了两次,都没有见到。第三次去时, 诸葛亮正在午睡, 刘备就在台阶下恭恭敬敬地站着等了两个多时辰。最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执着所打动,同意出山。这才有了以后天下三国鼎立的格局。从这个故事中, 我看到了刘备的执着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他的这种精神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听妈妈说, 她小时候曾经自己要求学习小提琴,一开始还兴致勃勃的, 但老师每天只让妈妈练

7、习最基础的拉单根弦,对动作要求也特别严格,这样一练就是一个月,妈妈觉得手指疼痛,手臂酸胀,心里就打了退堂鼓,前后只学了半年,就放弃了。直到现在,妈妈想起这件事情,还追悔莫及呢!我学习钢琴,也是小时候订下的目标, 到现在已经快七年了。老师总是给我布置好听但很难弹的曲子, 在练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困难,有些音总也弹不对, 有好几次我都想放弃不学了。 但是妈妈一直鼓励我: “对自己订下的目标应该有执着的追求, 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 你不能走我的老路啊! ”而我看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后,更加懂得了对自己的目标执着追求是多么重要!遇到困难就放弃, 就永远达不到自己的目标, 在学习中是这样,在以后的生活道

8、路上也同样是这样。看准目标,不怕困难,努力向前,最终一定能达到胜利的顶峰!三顾茅庐读后感5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和发明家。 他料事如神, 才识过人,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我最崇拜的历史人物之一。 这样一位能人才俊,为何会对刘备如此忠心耿耿、肝脑涂地呢 ?这就要讲我讲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三顾茅庐了。诸葛亮在蜀国时留给后主刘禅的信中说过: “臣虽布衣, 却被先帝三顾于茅庐之中,甚是感动,愿孝臣子之忠,今日,兴复汉室天下”, 相信看过 三国演义 的人们都知晓这个故事。 三顾茅庐讲述了东汉末年,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

9、让他立刻去许都。 徐庶临行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称自己与他相比犹如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于是,刘备先后三次来到隆中, 拜访诸葛亮。 最后刘备用自己的谦恭和诚意打动了诸葛亮,终于在第三次相邀中得到了诸葛亮的效忠。是什么让一代人杰的卧龙心甘情愿俯首称臣并三十年忠心耿耿、励精图治呢 ?我想最最重要的是刘备的真诚。真诚即真实诚恳,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 古人说:“以诚学习则无事不克, 以诚立业则无业不兴”, 可见“诚”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品质。诸葛亮是一个旷世奇才, 本可以尽择天下雄主, 又或闲云野鹤悠然一生。 但他却因为刘备的“诚”而忠心辅佐, 为了报答这份知遇之恩,

10、 与刘备出生入死殚心竭虑, 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出一个个至今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由此可见, 真诚能够让我们的身边充满朋友, 让我们的力量变得强大。所以我们要学会真诚,真诚待人、真诚处事,在真诚中创造自己的明天。 这是我从 三顾茅庐 中品味、 收获的真谛 ! 三顾茅庐读后感 6这篇文章写了刘备求贤若渴,听说卧龙庄有一位诸葛先生有大谋略,马上准备好了礼物想要前去拜访, 不料司马微前来, 刘备招待了司马微,没去成卧龙庄,第二次,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和随从来到庄前,下马上前轻敲柴门,一个童子迎了出来,童子说:“诸葛先生今日不在家。 ”他们只好悲伤地回去了 ; 第三次,刘备找了个好日子,又去找诸葛亮, 关

11、羽和张飞不高兴了, 关羽说:“想那诸葛亮徒有虚名,故不敢相见。”张飞说:“今天哥哥不须要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根麻绳抓他来。”刘备一听,很生产,不要张飞同往,张飞急了,一定要一同前去,刘备禁告他不要失礼,他们半路遇到了诸葛均,就问他诸葛亮在干什么,诸葛均回答说诸葛亮在睡觉, 于是刘备命众人等候, 又过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醒来出门迎接, 刘备与诸葛谈论天下大事, 感叹诸葛亮才智,请诸葛出来帮助他,诸葛亮见刘备礼贤下士, 当即答充。诸葛亮隐居在荒僻的卧龙岗, 心怀天下等待合适的机会报效国家,一番三分天下的见解, 令刘备茅塞顿开, 三请诸葛成就一段佳话,机会与成功总是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三顾茅庐读后感

12、7最近,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里面的故事十分生动有趣。 其中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诚意, 令我看了深受感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争霸,逐鹿中原。刘备为了匡扶汉室,平定天下之战乱, 带着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三次拜访卧龙诸葛亮,想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完成大业。第一次去,没有遇上诸葛亮。第二次去, 依旧没有遇到诸葛亮, 但是遇到了诸葛亮的哥哥诸葛均,于是刘备留下一封信, 让他帮忙代转给诸葛亮。我以为他会放弃了,没想到并非如此。第三次, 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关张三人就站在草庐外边等着诸葛亮睡醒。这时,天上飘起鹅毛般的大雪,过了许久,诸葛亮终于醒了,请刘备进屋坐会。 最后,诸葛亮被刘备的仁慈和忧

13、国忧民之心所感动,决定出山帮助他。看到这一幕,我心想: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真是诚恳啊!世上没有做不成功的事,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行。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只蜘蛛,它正在织网。第一次被风吹断了,可是它依旧不放弃,反复进行了几次, 终于在第五次时成功织好网了,蜘蛛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学生呢?在生活中遇上困难不能放弃,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可以成功。三顾茅庐读后感8最近,我读了一部名著三国演义 ,其中的一则故事三顾茅庐 给我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备那礼贤下士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你看,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但都没有见着。 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 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可是刘备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 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 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谁。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两人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 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