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及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604802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及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语言表达练习1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的一种成熟文字,猜猜下面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呢? _【答案】 牛;木。 【解析】【分析】甲骨文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形状像“牛”,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牛”属于象形字。 像“一棵树”,表示“树木”,中竖表示“树干”,两边则表示“树枝”,故这个象形字是木。 故答案为:牛;木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把握,注意结合甲骨文象形的特点,明

2、确汉字字形2下面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南宁三街两巷,见证了南宁的百年历史变迁。这里,保留着南宁最完整的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居民群。【答案】 这里,保留着南宁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最完整的民居群(或建筑物、民居等)。 【解析】【分析】“保留着南宁最完整的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居民群”语序不当,应调整为“保留着南宁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最完整的民居群”。 故答案为:这里,保留着南宁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最完整的民居群(或建筑物、民居等)。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

3、否得当,找出病因。3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央视网消息)广东省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音乐会12月16日在星海音乐厅举行。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的艺术家们演绎了美丽大湾区、澳门一九九七、七子之歌等经典曲目,用歌声共同祝福澳门明天更美好。 【答案】 广东省举办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音乐会。 【解析】【分析】明确要求:概括材料内容;20字以内。新闻的题目和导语都具有概括新闻内容的作用,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二句话,故概括时可以结合导语。结合“广东省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音乐会12月16日在星海音乐厅举行”可概括为:广东省举办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音乐会。 故

4、答案为:广东省举办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音乐会。 【点评】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述,注意通读材料,把握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子概述。4根据下面的材料,请给“防护林”下定义。(不超过40字)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答案】 参考示例:防护林是能减小风力、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20倍的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 【解析】【分析】给某个事物下定义的思路:抓住材料中事物本质特征,抓住材料中事物的作用,一般用判断句式,注意字

5、数要求。方法一:第一句话是对防护林作用的概括,而第二句话则是对其作用的具体介绍、描写,第三句话则概括了防护林的本质特征,故概括时抓住第一、第三句话即可。方法二:首先,确定句子主干:“防护林是林带”。其次,提取“防护林”的本质特征:减小风的力量,并行排列,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第二、三句是具体描写,属于干扰信息。最后,对本质特征排序,放在主干的定语位置,形成答案。 故答案为:参考示例:防护林是能减小风力、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20倍的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 【点评】本题考查的题型的下定义,下定义是揭示事物(概念)本质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可以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该事物的

6、本质特征(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语言形式(格式)来表达。5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5)班正在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如图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后作出的统计表,请写出你的结论。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阅读内容人数百分比漫画11256武侠小说6231文学名著2613(2)小明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了下面的帖子,请你在“回复”中劝说他积极地阅读名著。 (帖子)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画比较轻松。回复:_(3)有人说,现在已进入了“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你喜欢图画阅读还是文本阅读?请

7、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示例:初中生课外阅读漫画的人数很多,而阅读文学名著的人很少。(2)示例:小明,阅读名著不仅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轻松愉快,我们还可以在书里体验不同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见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好吗?(3)示例一:我喜欢图画阅读。图画直观形象,色彩纷呈,花样百出,内容迥异,读图已经成为风尚。示例二:我喜欢文本阅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提高的是语言文字的能力,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会造成阅读水平的下降。 【解析】【分析】(1)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

8、)”方式进行概括作答。结论可多个,注意题目要求。图表中比较的类别是初中生课外阅读漫画、武侠小说、文学名著的情况,不管是人数还是比例,都是喜欢看漫画的占绝大多数,读文学名著的最少。故答案是:初中生课外阅读漫画的人数很多,而阅读文学名著的人很少。 (2)这道题主要是劝说喜欢看漫画的小明同学多读文学名著,作答时从阅读文学名著的好处入手,同时注意语气委婉、语言得体。阅读文学名著的好处主要有:可以增长知识,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等。 (3)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喜欢图画阅读还是文本阅读,因人而异,很大程度上和每个人从事的职业有关。但对于学生而言,应

9、该倡导多进行文本阅读。因为根据专家的研究,如果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会造成阅读水平的下降。当然,读图也有一定的好处,直观形象,色彩纷呈,可以拿来消遣娱乐,能够让身心得到很好地放松。据此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 示例:初中生课外阅读漫画的人数很多,而阅读文学名著的人很少。 示例:小明,阅读名著不仅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轻松愉快,我们还可以在书里体验不同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见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好吗? 示例一:我喜欢图画阅读。图画直观形象,色彩纷呈,花样百出,内容迥异,读图已经成为风尚。示例二:我喜欢文本阅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提高的是语言文字的能力,把大量的时

10、间消耗在读图上,将会造成阅读水平的下降。【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熟读材料,结合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考生结合提示,紧扣主题进行作答,注意说话的语气,中心明确,层次清楚。 本题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阐述,注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6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在C、D两处使用暗喻的修辞手法续写句子。 人们漫步于文学的长廊中,感受到文学的美丽,闻到了人间最香的气息。文学是宝石,光芒璀璨,等着你去欣赏;文学是海洋,浩瀚无边,等着你去畅游;C_,_,_;D_,_,_。

11、【答案】 文学是春风;和煦轻柔;等着你去感受;文学是细雨;滋润万物;等着你去沐浴(或文学是曙光,温暖美丽,等着你去追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此类题要审清题目要求,包括字数、句式、修辞等隐含要求,然后根据要求认真作答。本题根据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围绕文学,运用比喻,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即。示例:文学是歌谣,温柔动听,等着你去聆听;文学是美酒,甘醇香甜,等着你去品味。 故答案为:示例:文学是春风,和煦轻柔,等着你去感受;文学是细雨,滋润万物,等着你去沐浴;文学是曙光,温暖美丽,等着你去追寻。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

12、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7舒兰大地,四季分明,春夏秋冬风景各异。请根据家乡景色,对出下联。 上联:夏禾含翠人心醉;下联:_。【答案】 例:冬雪飘香景色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注意词性,修辞手法和平仄的相对。示例:秋菊傲霜景相宜。 故答案为: 例:冬雪飘香景色新【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平时注意积累对联的基本知识,掌握对联基本的要求,结合题干的要求和上联的结构特点,运用一定的修

13、辞进行作答。8创造修辞之美。仿照下面诗歌,续写一节诗。 秋风路过(一)秋风路过家门,门前柳树,忽然沉下脸色,一片未站稳脚跟的树叶,“呀”的一声,一头栽入地下。(二)秋风路过_。【答案】 示例: 秋风路过草原,原野上的草,齐刷刷地挺直了腰,一群正在唱歌的蟋蟀,“哇”地一声,捂住了嘴。秋风路过大海,海面上的浪花,掀起了白纱裙,一只正在天空漫步的海鸥,“哎呀”一声,张开了双臂【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第一句,“家门”是名词,所填写部分应是名词;第二句,注意按照“门前柳树”(偏正短语)的形式仿写;第三句,注意按照“忽然沉下脸色”(拟人手法)的形式仿写;第四句,注意运用拟人手法和“一的”的格式仿

14、写;第五句,要运用拟人手法和拟声词,采用“的一声,”的格式仿写。最后要注意语意上的关联。 故答案为:示例: 秋风路过草原,原野上的草,齐刷刷地挺直了腰,一群正在唱歌的蟋蟀,“哇”地一声,捂住了嘴。秋风路过大海,海面上的浪花,掀起了白纱裙,一只正在天空漫步的海鸥,“哎呀”一声,张开了双臂。 【点评】句式仿写需注意: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2、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原句在以下各方面的特点: (1)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句义的一致 (2)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 (3)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仿句要与之相同 (4)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

15、,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5)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传递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科技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不过,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的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说:“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克隆人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答案】 科技可能引起有关问题。 【解析】【分析】这段话共有两句话,其中第一句提出观点: 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的问题。 ,第二句是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说证明第一句的观点。从第一句中筛选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