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60398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着力打造丘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国品牌道路运送协会构建和谐运送当先锋 服务社会民生作表率着力打造丘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国品牌三台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着力点和突破口,出实招、求实效,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获得重大进展,今年11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拟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宣传农村就业政策,普及就业知识。充足运用县电视台、各镇乡广播、今日三台、县政务网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地宣传和报道农村就业政策。针对村(社区)宣传单薄环节,采用分片负责、送信息上门等措施,运用农村赶集组织工作宣传车、社区宣传专栏、交通要道标语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扫除宣传死角,努

2、力做到就业政策家喻户晓,就业信息人人皆知。全县通过电视、广播等宣传惠民就业政策达500百余次,发放农民工就业明白纸4万余份。开展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就业能力。成立了全县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先后3次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培训工作方案,明确“开展阳光培训,抓好帮带措施”工作任务。一是环绕灾后农村产业恢复重建抓技能培训。运用绵阳农校、绵阳水电校、县职教中心、远程教育站点等培训机构针对粮食、蚕桑、生猪、药材四大产业集中开展了1个专业(工种)的技能培训,培训学员达800余人次。二是环绕返乡农民工抓创业培训。举办农民工创业培训班34期,培训学员680人次。三是聘任了8名农民工创业导师,采用“一对一”

3、帮扶指引,协助名农民工成功开办公司。 打造劳务品牌项目,拓展就业渠道。着力打造“梓州机电”、“中山服装”、“川妹子”、“川建工”等富有三台特色的劳务开发品牌,采用就近就地转移为主劳务输出为辅、长期转移与短期转移相结合的方式协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截至目前,通过重点品牌项目带动就业达5680人。同步,建立健全了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信息网络,实现了全县63个镇乡与全国关联大中型用工公司建立农民工跨地区远程见工网络体系。大力实行“劳务输出绿色通道工程”,节省劳务开发成本,提高农民工务工服务效能。注重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劳务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为外出务工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构建和谐运送当先锋 服务

4、社会民生作表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游仙区道路运送协会支部按照创先争优的总体规定及行业实际,确立了“构建和谐运送当先锋、服务社会民生作表率”的活动主题,助推游仙道路运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进一步调研破解难题。开展以“五比五看”破自满、“四会四访”找差距、“三思三问”谋良策等主题实践活动,共收集意见和建议138条,拟定了大提高重点,逐渐理清了制约优质服务的不利因素,逐渐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广泛共识,逐渐找准了创先争优的迈进方向。二是热情参与协助建设。协助乡镇规划、设立运送车辆临时停靠点3个,配合乡镇及有关公司制定规划、贯彻项目审批、协调解决资金、完善有关手续,投资153万元新(改)建了7个农村汽车

5、客运站和12个港湾式汽车客运站,现已营运使用。三是加强协调提高服务。积极配合搬迁汽车修理厂(店)7家;纠正和解决占道经营行为50余人次;协助7家公司协调贯彻灾后修复、重建和生产建设资金290万元;争取各方支持,开通了玉河镇至天宝寨村“便民直通车”,深受群众的欢迎。通过组织教育培训、安全法规考试和业务技能考核,会员的文明意识和服务技能进一步增强。四是典型示范提高形象。协会通过自下而上民主推荐评比,在党员和会员中评估了“党员示范车(岗)20辆(个)、青年先锋号12辆、巾帼文明号9辆、优质服务红旗车30辆、安全生产示范车6辆、便民服务示范车2辆,较好地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和互相增进共同发展的效果,有力地提高了协会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