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600128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9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第1章:一般要求本课程仅限于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凡涉及具体数据,设计时 请参照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规范(含地方标准)执行。一、高度及高宽比1. 建筑高度白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不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 水箱、构架等局度。2. 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建筑高度 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3. 适用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分为A级高度和B级高度高层建筑,其中B 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比 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 更高,因此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设计控制更为严格。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67

2、0.200.30度度gg8度60 5040359度抗震设防烈度结构体系框架非抗震设计70框架-剪力墙15015013014012012010010080805060剪力全部落地剪力墙墙部分框支男力13012108050不应采墙00用1513框架-核心筒160100907000筒体1815筒中筒2001201008000不应采板柱-剪力墙11080705540用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抗震设防烈度结构体系非抗震设计678度度度0.20g0.30g框架-剪力墙170160140120100全部落地剪力墙180170150130110男力墙部分框支男力墙150140120100

3、80框架-核心筒220210180140140筒体筒中筒300280230170150平面和竖向不规则的结构,或出现其它有规定的不利情况,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具体限值应以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包 括地方标准)为准。4. 适用的最大高宽比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高层建筑应对高宽比进行控制。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m)抗震设防烈度结构体系非抗震设计6度、7度8度9度框架543板柱-剪力墙654框架-男力墙、男力墙7654框架-核心筒8764筒中筒8875二、高层建筑的特殊性1. 受力特点高层建筑高度大,白重大,对结构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风 荷载及地震作用造成的侧移与高度成

4、四次方关系,倾覆弯矩与高度成 三次方关系,因此对结构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2. 工程造价高层建筑由于承载力安全要求、舒适性要求、抗震防灾要求以及 装饰效果等要求,且建筑体量一般较大,工程造价高,因此对结构优化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3. 环境影响高层建筑一般人流量大、功能复杂,人流组织和疏散、物资供应、 交通布局、污物处理、废气排放等与功能环境有关的问题对设计提出 了更高要求。4. 灾害后果高层建筑在遭遇强烈地震、火灾、爆炸等偶然事件时可能引发灾 难性后果,因此高层建筑在抵御上述偶然事件方面对设计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三、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竖向体系1.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

5、作用的 结构。特点:容易形成较大功能空间,且建筑空间布置灵活,易于分隔, 便于使用功能改造。但抗侧刚度较小,抗震性能较差,可建高度不大。2.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特点:结构刚度大,可建高度大,抗震性能好。但建筑空间较受 限制,难于形成通透性好的统一功能大空间。3.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 结构。特点:结构刚度大,可建高度大,抗震性能好,合理设计可以形 成较大的功能空间。4. 板柱-剪力墙结构:由无梁楼板和柱组成的板柱框架与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特点:易于形成较大的功能空间,天棚结构平整美观,降低建筑 层高,且建筑空

6、间布置灵活,易于分隔,便于使用功能改造。但抗震 性能相对较差,可建高度受到限制。5. 筒体结构:由竖向筒体为主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建筑 结构。筒体结构的筒体分剪力墙围成的薄壁筒和由密柱框架或壁式框 架围成的框筒等。框架-核心筒体:由核心筒和外围的稀柱框架组成的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由核心筒与外围框筒组成的筒体结构;成束筒结构:由若干框筒组成的多筒结构。特点:各类筒体结构平面较规则,两个方向的几何尺寸较接近,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可建高度更大拘袈-L.-1111 1 1 1 1111111111111_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_.1111111 t男力港|

7、!i!瞒廿|irII IIIIIIIIIIIIIIIIII11zzzttzz:IIIIIIIIIIIIIIIJ:1:IHIIIIIIIIIIII II%g=.r二 - 二 三 -(J)跃-萸力墙融11IIIIII11D II II II II IIIIIJ11IIIIIIIII IIIII二二二IH 二二IIIII IIIIIIIIIIJII II II II II II II 口 二二: II II II m siII II II II it H MIIII II史偷安排设备管(此解格了简体上的洞口)TTII11IIIIII 111.1ill次梁I =R II II:l!|艮鞍梁:IJ11I

8、IIIIIII it二二工匚二二itIIII-IIIIHII II II II II II II n II 11 11IIIIIIIIMVW(5 )帔-筒体铜_J4_3杵普)JL井,斑枝榜孵 成处省略了摘 加上撕祀)hr(6)简中简绪构四、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平体系楼盖和屋盖结构是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结构体系。水平结构体系的作用:1. 承担竖向重力荷载,并传递至相关竖向结构单元;2. 协调各竖向抗侧结构的水平变形,迫使具有不同抗侧刚度的竖 向抗侧结构协同变形,共同受力。为达到协同受力的目的,楼、屋盖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平面内强 度和刚度(一般称刚性楼盖假定),因此需要对楼盖结构平面的长度(长 宽比

9、)、凹进凸出、开洞和最小楼板宽度等问题进行限制。五、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要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 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高层建筑结构应注重概念设计,重视结构的选型和平面、立面布 置的规则性,加强构造措施,择优选用抗震和抗风性能好且经济合理 的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时,应保证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体结 构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六、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一般要求以下各条体现了概念设计要求1. 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2.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 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3

10、.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4. 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使结构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 布,避免因刚度和承载力局部突变或结构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5. 抗震设计时宜具有多道防线。七、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平面布置应考虑规则性要求。不规则的结构平面可能导致地 震作用下的严重扭转,或因局部受力过大(应力集中)而产生严重震 害。1. 平面规则性的一般要求:(1)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2)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长宽比L/B应进行控制,符合限值规定;(3) 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l不宜过长,突出宽度b不宜过小,l/Bmax和l/b宜符合限值规定;(4) 建筑平面不宜采用

11、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平面尺寸及突出部位尺寸的比值限制设防烈度L/BL/Bmaxl /b6、7度6.00.352.08、9度5.00.301.52. 平面规则性的指标控制(1) 位移比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复杂高层建筑 不宜大于该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2) 周期比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白振周期 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白振周期 之 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

12、9, 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 A级高 度的混合结构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0.85.(3) 楼板面内刚度的控制-考虑凹入或开洞影响后,楼板有效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 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层面积的 30%扣除凹入或开洞影响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不应小于 2m。3. 结构缝的设置结构过长可设置伸缩缝;基础形式截然不同时可以设置沉降缝; 结构平面不规则或体型复杂时可设置防震缝。以上结构缝简称三缝。(1) 三缝的设置形式-伸缩缝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缝;沉降缝应将缝两侧的地下室、基础断开,并沿房屋全高设置;-防震缝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有抗震设防要求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