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596694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作者:王静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生态文明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视角1990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还包括“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因素”1,即“软实力”。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构成了综合国力,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硬实力为软实力提供基础,软实力为硬实力提供支撑。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境况下,要取得发展的主动权,既要重视硬实力,也要重视软实力,通过二者有效结合的巧实力来

2、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必然选择。(一)生态文明建设能有效提升国家硬实力综合国力的提升,首先离不开一个国家硬实力的发展。硬实力是通过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有形实力,是综合国力构成的最基础部分。离开了硬实力的发展,综合国力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提升国家硬实力的必由之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经济的发展,靠那种粗放型的资源耗竭型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了。我国要实现经济的快速

3、崛起与可持续发展,只有转向依靠科技、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依靠管理创新的集约型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走出一条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道路。三者和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生态文明的发展,能使我国在经济建设中更好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发展,能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改变过去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国经济发展更有持续的动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不是离开了生态文明视野的文明,恰恰相反,生态文明能促进物质文明更快更健康的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形式,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各个国家生态意识的

4、提高,国家竞争力已不再只是单纯GDP数量的比拼,而是绿色GDP的竞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绿色竞争力,已经日益得到国际范围内的广泛重视。未来经济发展将更多的包含生态因素。许多国家不仅制定了绿色经济发展战略,而且还设立了诸多绿色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如德国“蓝色大使计划”、北欧四国的“白天鹅制度”。面对这些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向,生态文明的提出,为我们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打破绿色壁垒,营造更为公平的经济环境提供了途径。因此,我国要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不能停留在只考虑数量、不考虑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必须要充分重视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二)生态文明建设能促进国家软实力的

5、发展随着生态问题在全球的凸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一种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构成了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软实力是以一种吸引力表现出来的影响世界的能力,它不是通过强制的手段,而是通过他者的自觉得到的认同。生态问题在今天全球所引起的关注不少于任何一种经济的或是文化的话题。生态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所独有的,而是全球必须担负共同责任一起努力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世界各国人民都有着相同的诉求。相同的诉求容易产生共鸣,共鸣可以激发人们的认同,而认同是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在“生态”这一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上,在这有着共同对话需求的问题上,掌握话语主动权,

6、用大家所认可的观念和实践引导世界对我国的认同,成为我国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契机。进入新世纪,党的十七大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这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而且积极回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能有效地使我国在全球性问题上掌握主动权,能使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种生态伦理、观念等文化较为广泛地被世界各国人民接受与认同。除此以外,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在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关于生态伦理的宝贵思想。这些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这些思想对于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问题这一背景下,通过深入阐发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生态

7、哲学思想从而传播我国文化,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文化了解、认识和认同程度,从而对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二、以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势在必行(一)是应对“中国生态威胁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但是同时也招致了许多国家抛出的“中国威胁论”,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生态威胁论”。持“中国生态威胁论”的一些国家和学者认为,因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口爆炸等带来的巨大资源消耗量将在各种矿物能源、水、粮食等方面对世界产生新的威胁,并且中国目前实行的对外援助和合作实质是在谋求掠夺和扩张。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从上世纪末以各

8、种形式不断出现,从布朗“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到“中国迈进资源缺乏时代”的“资源威胁论”、“环境威胁论”、“粮食威胁论”等,层出不穷。这直接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与地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进程。如何维护我国国际形象、走和平发展道路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重大现实问题。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国际上出现的各种生态威胁论的有力回应,是我国和平崛起的必然选择。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发展主题、国际国内发展要求,提出中国崛起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和谐。和平发展道路的坚持,离不开生态文明

9、建设。在反思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时,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国际共识。生态文明的提出回应了这一国际发展趋势,使那些持“中国生态威胁论”背后的不轨意图自我破灭。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致力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这条道路不同于西方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道路,它通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而能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容量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全面超越西方式发展道路,它不是以掠夺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共同发展的道路。因此,我国的发展不是以掠夺他国经济资源为基础的,是建立在共同进步基础上的。生态文明的深入践行,必将推动世界和谐发展。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