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与输血#动静脉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596197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输液与输血#动静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静脉输液与输血#动静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静脉输液与输血#动静脉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静脉输液与输血#动静脉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静脉输液与输血#动静脉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与输血#动静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与输血#动静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教 学 目 标熟悉:1.静脉输液的原理。2.常见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反应的原因。掌握:1.静脉输液、静脉输血的概念、目的和原则。2.静脉输液、静脉输血方法。3.准确识别常见的静脉输液及静脉输血的反应,并能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处理各种反应。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对于静脉输液,护士的主要职责是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输液过程以及输液完毕的处理。同时,还要了解治疗目的、输入药物的种类和作用、预期效果、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一、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一)静脉输液的原理静脉输液

2、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内。(二)静脉输液的目的1. 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2. 补充水和电解质,调节或维持人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 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4.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输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入解毒药物达到解毒作用;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等。二、静脉输液的常用溶液及作用(一)晶体溶液(crystalloid solution)1. 葡萄糖溶液 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临床上常用的有5%葡萄糖、10%葡萄糖等。2. 等渗电解质溶液 用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临床上常用的有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0

3、.9%氯化钠溶液等。 3. 碱性溶液 用于调节酸碱平衡失调,临床上常用的有4%碳酸氢钠、1.4%碳酸氢钠、11.2%乳酸钠、1.84%乳酸钠等。4. 高渗溶液 用于脱水利尿,临床上常用的有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25%50%葡萄糖溶液等。 (二)胶体溶液(colloidal solution)1. 右旋糖酐 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2. 羟乙基淀粉 增加循环血量及心输出量。3. 5%白蛋白和血浆蛋白 补充蛋白质以纠正低蛋白血症。4. 水解蛋白注射液 补充蛋白以纠正低蛋白症。(三)静脉高营养液高营养液能提供热量,补充蛋白质,维持正氮平衡,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等。三、

4、常用静脉输液的方法(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头皮针静脉输液法1.核对医嘱并检查药物(1)核对医嘱(操作前查对) 根据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液瓶签(药名、浓度、剂量)及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正确,避免差错事故发生。(2)检查药液的质量 检查药液是否过期,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将输液瓶上下摇动,对光检查药液有无浑浊、沉淀及絮状物等。2. 加药(1)套上瓶套。(2)用开瓶器启开输液瓶铝盖的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塞及铝盖下端瓶颈部。(3)按医嘱加入药物,加入的药物应合理分配,并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4)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3. 填写、粘贴输液贴 根据医嘱(输液卡上的内容)填写输

5、液贴,并将填好的输液贴倒贴于输液瓶上,注意输液贴勿覆盖原有的标签。4. 插输液器 检查输液器是否过期,包装有无破损,质量、型号符合要求后取出输液器,将输液器的插头插入瓶塞直至插头根部,关闭调节器,插输液器时注意无菌操作。5. 核对患者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操作前查对:保证将正确的药物给予正确的患者,避免差错事故发生)。再次洗手。6. 排气 (1)将输液瓶悬挂于输液架上适合的高度,保证液体压力超过静脉压,以促使液体进入静脉。(2)倒置茂菲氏滴管,并挤压滴管使输液瓶内的液体流出,当茂菲氏管内的液面达到滴管的1/2-2/3满时,迅速转正滴管,打开调节器,使液平面缓慢下降,直至排尽导

6、管和针头内的空气(图17-1),排出针头的少许液体弃于弯盘内,如茂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内有小气泡不易排出时,可以轻弹输液管,将气泡弹至茂菲滴管内,防止因空气未排尽发生的空气栓塞给患者造成伤害。 A.倒置茂菲滴管,打开调节器 B.转正滴管图17-1 静脉输液排气法(3)将输液管末端放入输液器包装袋内,置于治疗盘中以保证输液装置无菌。7. 选择穿刺部位 根据选择静脉的原则选择穿刺部位,将小垫枕置于待穿刺肢体下,铺治疗巾,在穿刺点上方6-8cm处扎止血带,注意使止血带的尾端向上避免污染即将消毒的穿刺皮肤,止血带的松紧度以能阻断静脉血流而不阻断动脉血流为宜,如果静脉充盈不良,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按摩血管

7、;嘱患者反复握、松拳几次;用手指轻拍血管等。8. 皮肤消毒 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大于5cm并保持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无菌状态,防止感染,待干,备胶布。9. 二次核对(操作中查对)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所用药液的药名、浓度、剂量及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以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10. 静脉穿刺(1)嘱患者握拳 使静脉充盈。 (2)再次排气于弯盘内 确保穿刺前滴管下端输液管内无气泡。(3)穿刺:旋转松动外套管,取下护针帽,按静脉注射法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与皮肤平行再沿血管走向进入少许,使针头斜面全部进入血管内,但要防止刺破血管。 A.胶布固定 B.输液贴固定 图17-2 胶布固定法11. 固

8、定 用未穿刺的拇指固定好针柄(注意避免污染针梗),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调节器,待液体滴入通畅、患者无不适后,用输液敷贴(或胶布)固定针柄,用带敷料的输液贴覆盖针眼部位,最后将针头附近的输液管环绕后固定防止牵拉输液针头(图17-2)。必要时用夹板固定关节,防止由于患者活动导致针头刺破血管或滑出血管外。12. 调节滴速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液的性质调节输液滴速,通常情况下,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但目前临床常用的输液器的点滴系数是20,因此,成人输液滴数应为55-80滴/分。13. 再次核对(操作后查对) 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药物名称、浓度、剂量,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

9、。14. 操作后处理 (1)安置卧位:撤去治疗巾,取出止血带和小垫枕,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2)将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处。(3)整理用物,洗手。(4)记录 在输液记录单上记录输液开始的时间、滴入药物的种类、滴速、患者的全身及局部状况,并签全名。15. 更换液体 如果多瓶液体连续输入,则在第一瓶液体输尽前开始准备第二瓶液体,持续输液应及时更换输液瓶,以防空气进入导致空气栓塞。(1)更换输液瓶时,注意严格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2)更换输液瓶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具体操作是:除去第二瓶液体铝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如药物需要配制,则按本操作中第2.3进行,配制好的药液常规消

10、毒瓶塞至瓶颈。(3)确认滴管中的液面高度至少1/2满,拔出第一瓶内输液插头,迅速插入第二瓶内。(4)检查滴管液面高度是否合适、输液管中有无气泡,待点滴通畅后方可离去。(5)对需要24小时持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16. 输液完毕后的处理 (1)确认全部液体输入完毕后,关闭输液器,轻揭输液敷贴(或胶布),用无菌干棉签或无菌棉球轻按穿刺点上方,快速拔针,局部按压1-2分钟(至无出血为止)。拔针时勿用力按压局部,以免引起疼痛;按压部位应稍靠皮肤穿刺点以压迫静脉进针点,防止皮下出血;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以防空气进入导致空气栓塞。(2)协助患者适当活动穿刺肢体,并协助取舒适卧位。

11、(3)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4)洗手,记录输液结束的时间,液体和药物滴入的总量,患者有无全身和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可保护静脉,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血管损伤,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利于抢救和治疗。适用于需长期输液、静脉穿刺较困难的患者。1.核对医嘱并检查药物(1)核对医嘱(操作前查对) 根据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液瓶签(药名、浓度、剂量)及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正确,避免差错事故发生。(2)检查药液的质量 检查药液是否过期,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将输液瓶上下摇动,对光检查药液有无浑浊、沉淀及絮状物等。2. 加药(1)套上瓶套。(2)用开瓶器启开输液瓶铝盖的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

12、塞及铝盖下端瓶颈部。(3)按医嘱加入药物,加入的药物应合理分配,并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4)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3. 填写、粘贴输液贴 根据医嘱(输液卡上的内容)填写输液贴,并将填好的输液贴倒贴于输液瓶上,注意输液贴勿覆盖原有的标签。4. 插输液器 检查输液器是否过期,包装有无破损,质量、型号符合要求后取出输液器,将输液器的插头插入瓶塞直至插头根部,关闭调节器,插输液器时注意无菌操作。5. 核对患者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操作前查对:保证将正确的药物给予正确的患者,避免差错事故发生)。再次洗手。6. 排气 (1)将输液瓶悬挂于输液架上适合的高度,保证液体压力超

13、过静脉压,以促使液体进入静脉。(2)倒置茂菲氏滴管,并挤压滴管使输液瓶内的液体流出,当茂菲氏管内的液面达到滴管的1/2-2/3满时,迅速转正滴管,打开调节器,使液平面缓慢下降,直至排尽导管和针头内的空气,排出针头的少许液体弃于弯盘内,如茂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内有小气泡不易排出时,可以轻弹输液管,将气泡弹至茂菲滴管内,防止因空气未排尽发生的空气栓塞给患者造成伤害。(3)将输液管末端放入输液器包装袋内,置于治疗盘中以保证输液装置无菌。7. 连接留置针与输液器(注意严格无菌操作)(1)打开静脉留置针及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外包装,注意检查有效期及有无破损,针头斜面有无倒钩,导管边缘是否粗糙等。(2)手持

14、外包装将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对接在留置针的侧管上。(3)将输液器与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连接。8. 排气 打开调节器,将套管针内的气体排于弯盘中,关闭调节器,将留置针放回留置针盒内。9. 选择穿刺部位 根据选择静脉的原则选择穿刺部位,将小垫枕置于待穿刺肢体下,铺治疗巾,在穿刺点上方8-10cm处扎止血带,注意使止血带的尾端向上避免污染即将消毒的穿刺皮肤,止血带的松紧度以能阻断静脉血流而不阻断动脉血流为宜,如果静脉充盈不良,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按摩血管;嘱患者反复握、松拳几次;用手指轻拍血管等。10.皮肤消毒 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大于5cm并保持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无菌状态,防止感染,待干,

15、备胶布及透明胶布,并在透明胶布上写上日期和时间,为更换套管针提供依据。11.二次核对(操作中查对)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所用药液的药名、浓度、剂量及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以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12. 静脉穿刺(1)取下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转动针芯),防止套管与针芯粘连。(2)右手拇指与示指夹住两翼,再次排气于弯盘中。(3)进针:嘱患者握拳,绷紧皮肤,固定静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右手持留置针,在血管的上方,使针头与皮肤呈15-30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放平针翼),顺静脉走行再继续进针0.2cm,确保外套管在静脉内。(4)送外套管: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避免针芯刺破血管),持针座将针芯与外套管一起送入静脉内。(5)撤针芯:左手固定两翼,避免将外套管带出,右手迅速将针芯抽出,放于锐器收集盒中防止刺破皮肤。13. 固定(1)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嘱患者松拳,使静脉恢复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