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谈生命》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594509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 《谈生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 《谈生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 《谈生命》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 《谈生命》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 《谈生命》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 《谈生命》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 《谈生命》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 ?谈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 ,记重点字词。2.朗读文章 ,揣摩、品味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3.加强生命体验 ,丰富人文素养。教学重点1.朗读文章 ,揣摩、品味文章内容。2.加强生命体验 ,丰富人文素养。教学难点朗读文章 ,揣摩、品味文章内容。教学设想课文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 ,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 ,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 ,也就是说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课前准备1.搜集冰心的相关情况及关于“感悟生命的文章。2.熟读文章 ,识记字词。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生读关于“感悟生命的文章

2、 ,并谈感受。配乐2.师:对学生答复表示肯定、赞扬冰心先生在她的文章?谈生命?中对生命作了形象的比喻 ,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 ,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作者用了怎样的比喻?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生命?下面 ,我们就共同学习冰心的?谈生命?。二、检查预习1.记住以下字词的音、形、义。课件展示以下字词清吟 枭鸟 荫庇 芳馨 怡悦 云翳 一泻千里生读后 ,合作听记;自选3个词语写一段话2.了解作者生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介绍冰心 ,掌握相关内容:冰心 ,原名谢婉莹 ,现代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超人? ,诗集?繁星?春水? ,以宣扬母爱、自然、童心为内容的?悟?寄小读者?等。以上内容由课件展示 ,并

3、展示冰心先生形象。师推荐阅读:?繁星?春水?寄小读者?。三、探索新知师导学:了解了冰心先生的主要情况后 ,我们就来感悟一下这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诠释。一整体感知1.师生合作朗读文章。配乐并播放江流入海、小树成长的画面生思考问题课件展示: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读文后 ,生答复。明确: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第二问生可畅所欲言 ,意思对即可。如:春水和小树的生长过程暗示人的生命历程。2.肯定生答复师:全文可划分几个层次?有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生速读文章 ,划分层次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划法。下面作一种较为粗略的分段:课件出示下面内容第一层:第一句话。全文的领起句 ,也是

4、文章思路的起点第二层:从“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到衰亡的状况第四层:最后结尾。总结上文 ,抒发感想 ,阐发哲理二合作探究 ,揣摩品味1.师:生命如“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春水和“小树在成长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命状态?有怎样的特点?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人生状态?由此你想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情绪状态?生四人一组 ,推选一人读文或齐读 ,读后讨论并推举代表答复。课件展示以上问题。师生共同明确:“春水“小树始而渺小、微弱 ,继而强健、壮大 ,终而归于消

5、亡 ,期间顺利与曲折、幸福与痛苦相生相伴;“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具有曲折和大起大落的特点 ,“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那么显得平静而温柔一些;人生亦是如此 ,出生、成长 ,期间经历无数的幸福、痛苦 ,时而顺利 ,时而曲折 ,直至死亡;在成长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敢于面对困难 ,正视生活中的幸福与不幸 ,快乐时微笑 ,痛苦时亦能微笑 ,不屈不挠 ,奋斗不息。2.读文 ,品味语句师:文章有很多精警语句 ,你感受最深的有哪几句?找出来 ,读后 ,谈谈感受。生速读文章 ,找出感受较深的语句 ,读后 ,随便谈感受 ,师可适时补充。课件出示重点语句:“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 ,也不是永远痛苦 ,快

6、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 ,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 ,苦痛何尝不美丽?;“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 ,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3.说说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课件展示问题生二人一组 ,讨论后答复。师生共同明确: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在于蓬勃成长 ,奋勇前进 ,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它始而渺小、微弱 ,继而强健、壮大 ,终而归于消亡 ,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4.你认为生命像什么?为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表达出来。三质疑 ,解疑生速读 ,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例:1.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层是

7、议论 ,从表达主题方面说 ,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充分描写之后 ,再点明生命的意义、说明文旨、深化主题;从结构方面说 ,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 ,由于文章具有哲理性、议论性的特点 ,所以最后一段具有作结论的性质。2.全文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细说起来 ,随文章的展开 ,感情呈起伏变化。文章描写一江春水是充满激情 ,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语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 ,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 ,表达的心情更是平静的 ,没有快乐 ,也没有悲哀。描写一棵小树那么略有不同 ,一开始充分喜悦 ,充满希望 ,继而是“宁静和喜悦 ,

8、最后冬天来临 ,叶落归根 ,那么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 ,没有快乐 ,也没有悲哀。尽管全文的感情有起伏变化 ,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 ,作者借此文宣示一种健康、进取的人生观。四、拓展延伸课件出示以下问题1.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 ,也不是永远痛苦 ,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 ,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 ,苦痛何尝不美丽?联系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以“生命 ,苦耶?乐耶?为题写一段话。2.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 ,请选自己喜欢的背诵三句以上。五、写作链接师:学了本文 ,同学们对生命有了比拟深刻的认识 ,请写一篇读后感 ,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生课上说思路 ,课下写作。六、小结同学们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珍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珍惜生命所带给我们的一切 ,要知道 ,幸福是人生 ,不幸亦是人生。经历了风雨的洗礼 ,生命方能放出的真正光荣。七、板书设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