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奇特的蒙医灸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59450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疗效奇特的蒙医灸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疗效奇特的蒙医灸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疗效奇特的蒙医灸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疗效奇特的蒙医灸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疗效奇特的蒙医灸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疗效奇特的蒙医灸法【具有蒙古族医学特点】【概述】蒙医灸法是具有蒙古族医学特点的一种传统外治法,由热敷疗法发展而来。早在秦汉之际的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有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此灸法种类较多,可根据不同的材料而采用不同的灸法,其疗效奇特。【功效】调节气血,防治疾病,增强体质。【适应症】用于寒性所致的头疼、四肢黄水症、胃火衰退、消化不良、“巴达干盛型”(寒性)浮肿证、水肿证、癫狂病、痫证、痞瘤病、疖痈、多种皮肤病、炭疽、虚热证、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神经官

2、能症、癫痫、慢性胃炎、结肠炎、胃下垂、骨质增生、胸椎或腰椎结核、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病、一切脉络病以及温病后期等症。【施灸准备】白山蓟草,羊毛毡,木心,卫生香,棉花头,小茴香,黄油,山川柳,金,银,铜,斑蝥,醋,独头蒜,铁线,线香,火柴或打火机,甲紫等。【施灸方法】(1)火灸类:主要借助火的灼热刺激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火炬灸:亦称火把灸。用细小棍一头缠以棉花制成大小不等的火炬形棍(大则如拇指,小则如小指或更小),将棉花头蘸上少许植物油(以不滴油为佳)点燃后,以火苗迅速按灸病灶、此法适用于炭疽或乳腺癌等。香灸:是指日常用的卫生香,视临床需要和香的粗细灵活掌握。一般将1支粗香(直径约0.2cm)或

3、3支细香(直径约0.1cm)捆在一起,点燃后按灸穴位。该法多用于婴幼儿“赫衣偏盛型”(近似风寒)诸证。蓟绒灸:将秋季采集的白山蓟,放在阴凉处阴干后,置于木板上用木棒捣成棉絮状,再经碱水和砖茶水湿透晾干制成白山蓟绒。根据临床需要,制成大小不等四种规格的圆锥形绒炷。此法临床最常用。木心灸:是指取出多年干枯榆树中的软心,代替白山蓟绒作为施灸的材料。艾灸:利用艾条,代替白山蓟绒作为灸材。(2)蒙古族灸类:包括油灸和“苏海灸”两种。油灸:将小茴香研成细末与黄油拌匀,涂于白净的羊毛毡子上加热后敷灸穴位或待施灸的局部。或将一小块白净的羊毛毡子浸泡入黄油中煎煮后取出置于待施灸的部位进行敷灸。主要适用于“赫衣偏

4、盛型”(近似风寒)患者或年迈体弱患者。“苏海灸”:将山川柳加工制成粉笔状的两个细棍(一头略粗一头略细,两头平,长约10cm左右)。将其一头放入植物油里煎之。先在穴位上垫上37层的疏薄黄纸.取出油煎的棍,交替按灸在黄纸上,一般施灸37次。此法主要适用于消化不良、胃脘胀满、食道癌等消化系统的疾病。(3)金属灸类:用金属制成的灸器,称为金属灸。金属灸器由灸器头和灸器座两部分构成。金灸器:是在灸器头上镀一层金而成。施灸时先将灸器头加热,把灸器座圆孔对准穴位施灸处,再用加热的金灸器灸之。该疗法主要适用于毒性肿物、痞块、陈旧性疮疡等。银灸器:是在灸器头上镀一层银而成。其他构造和用法与金灸器相同。该疗法主要

5、适用于“希拉乌素型”(黄水)癣等多种皮肤病。铜灸器:是利用铜类金属,加温后温灸局部病灶。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小儿口角炎等。(4)药物灸:利用某些药物,对局部或穴位施以刺激或使其起泡,从而以达到灸法目的。斑蝥灸:将斑蝥全虫浸泡于食醋中,然后取醋涂于局部。适用于癣等皮肤病。蒜泥灸:将独头蒜切成一分许薄片,用针穿出若干小孔,作施灸垫;或将蒜捣成泥状,涂于穴位或局部使其发泡。主要适用于“赫衣盛型”(近似风寒)痞瘤等。铁线莲灸:在夏季采集新鲜铁线莲捣成泥状,涂于局部,该疗法对某些“黄水型瘙痒”等皮肤病有效。【注意事项】(1)凡属“希拉”偏盛型(热盛证)诸证和“血热”偏盛型诸证,尤其对某一相关脏腑的“伏热证”

6、不宜施灸。(2)对要害器官、筋和肌腱等处,各部孔窍(九窍)、男女生育之脉、大血管等处禁用本灸法。孕妇腹部、腰骶部,应忌灸。(3)施灸时首先对与“赫衣”相关穴位(若干个穴位)施灸,并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4)治疗胃及消化系疾病,饱食及空腹时均不宜施灸。【经验辑要】中国民间奇特灸法:“据古典文献记载,凡属胃火衰退,消化不良,“巴达干盛型”(寒性)浮肿证,水肿证,痞瘤病、寒性“希拉”(寒性热证)所致的头疼,四肢黄水症,疖痈,多种皮肤病、炭疽,虚热证,癫狂病,痫证,一切脉络病以及温病后期等多种疾病均适应本法(即蒙医灸法)。根据临床观察对某些常见病或疑难病,如慢性胃炎、结肠炎、胃下垂、精神分裂症、神经

7、衰弱、神经症、癫痫、骨质增生、胸椎或腰椎结核、风湿或类风湿等骨关节病,该法(即蒙医灸法)常获较满意的效果。”【大医堂】电话:13681280029 QQ:159871518 【灸法备注】蒙医灸法不仅疗效奇特,而且源远流长,早在1000多年前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关于蒙医灸法已有明确的记载。灸法是蒙医传统“五疗”的重要内容之一。蒙医灸法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且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非药物疗法。此灸法与中医学的灸法一样,也是在人体各部相关的固定穴位或阿是穴上通过“灼热”或“温热”刺激从而达到调节气血、防治疾病、增强体质目的。该疗法不仅具有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经济方便等优点,而且还秉承了北方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活环境和民族习俗等特点。蒙医灸法可用于治疗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病证,而且对于“赫衣偏盛型”(近似风寒)、“巴达干偏盛型”(可能近似寒)、“希拉乌素型”(可能近似湿)等疗效尤为显著,并对某些疑难重证的防治有其特殊的临床价值。因此,在现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继承、整理、总结、提高和推广蒙医火灸法很有必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