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59113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讲学稿2无答案语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月考复习 学习目标与要求:1、复习各课生字词及相关文学常识2、复习各课内容及中心3、复习记叙文相关知识记叙文知识链接基本知识点:一、 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二、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三、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四、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五、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

2、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文常规解题步骤:第一步,仔细地阅读全文,认真地想一想,明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情节变化,以及抒发了什么感情,阐释了什么道理等等,对文章的内容、写法,以及作者的思路等有一个全面的感知。第二步,把全部考题快速看一遍,粗略感知所要考查的内容,然后仔细审视题目,由易到难,逐一作答。第三步,重读全文,尤需注意重点段、主旨句、抒情议论段、写作手法等,以便从更高的层次上加深对文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的答案进行认定、补充和纠正偏误。如何概括段意段意的概括要从记叙的人、事

3、、景、物出发,既要准确,又要全面,还要简洁。方法:1. 摘句法。即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2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3.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筒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如何归纳中心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般有: 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 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4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

4、础上归纳中心; 5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人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文章,归纳主题,属于分析、概括、综合的表述能力的考查。切忌脱离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让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据。 中心的表达形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 记学习内容一:给加点字注音:悬念( )笸箩( )酷爱( )消遣( )天罡( ) 地煞( )滑稽( ) 分寸( )撰文( ) 斑驳( )出奇制胜( )六神无主( )煞费苦心( )俗不可耐 ( ) 心血来潮( ) 言简意赅( )刮目相看( )盛气凌人( ) 趾高气扬( )猝不及防( ) 若有所( )

5、 人情世故( )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津津有味( )苦心孤诣 ( ) 学习内容二:解释下列词语 津津有味:若有所失:人情世故:索然无味:风花雪月:恍然大悟:苦心孤诣:为富不仁:蹒跚:憧憬:学习内容三:填空 1、 冰心,我国第一位 。原名 ,诗集有 、 ,儿童作品有 ,解放后又写了 。2、 马克吐温, 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3、 鲁迅 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集: 散文集: 用鲁迅的笔名写了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4、 海伦凯勒,1880-1968, 国作家、 家、 家、 家。5、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 ,伟大的 和

6、无产阶级 家、 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6、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 、丰仁,号 ,浙江桐乡人 。 模块二:交流研讨任务一:忆读书中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好书应当具有什么特征?任务二:写出山中避雨一文中的记叙六要素是哪些。时间: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任务三:风筝一文中,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任务四:海伦凯勒为什么把莎利文老师来到自己身边的那一天看成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任务五:阅读小巷深处说一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要求:用“养母是一个的人”句式来概括母亲的性格。结合材料链接3进行思考。模

7、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 记任务一:请写出记叙文的“六要素”河源中英文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两段五环讲学稿(七上语)第一次月考复习 第1课时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

8、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9、“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文中划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喜”的是: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8个字)。 答:慢下来的原因是:_。 快起来的原因是:_。 3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_、_和_。 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 5文末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 答:_ 6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答:告诉我们: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