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文具》教学反思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59102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买文具》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买文具》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买文具》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买文具》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买文具教学反思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内容,本单元共5课时,本节课买文具为起始课,教学内容是:认识5元以下小面额的人民币,通过买文具的购物,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解决买1元以内物品怎样付钱和找钱的问题。一、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首先,通过谈话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其次,让学生小组交流中认识人民币,加深对人民币的了解。再次,通过“笑笑想买1枝1元钱的钢笔怎样付钱”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付钱方法的多样化,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逐步把数学的问题生活化,抽象出1元=10

2、角,并类推出1角=10分。最后,通过换钱,数钱,找朋友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二、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呈现的知识点看似简单,但教材中人民币的应用、计算人民币和人民币的兑换练习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如: 5角能换( ) 张2角和( )张1角”这样的练习题就是一些具有挑战性或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练习的内容融入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算一算、买一买、换一换等活动中学会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二)挖掘“数学味”:“认识人民币”是一节数学课,而不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我们认为像认识人民币这样已

3、经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作为一节数学课,更应该把立足点放在如何挖掘其中的“数学味”上。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没有“营业员、顾客”之类的真实购物场景,而是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赋予数学思考,注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渗透,让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在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时,我考虑到学生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所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让学生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介绍学习中主动地去认识人民币,而不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三)体现“生活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的情境都是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取材,例如:“买文具” 、“换零钱” 等情境,都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人民币的知识。三、本节课的遗憾之处本节课的教学从整体上看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也有些遗憾之处,比如在人民币的兑换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真实的兑换。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