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58435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西藏拉萨外语学校 卢国伦【摘要】新课程特别指出“教学是生活的内容, 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 生活是教学的源头”, 这些话恰当的说明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生活化”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 在对“生活化” 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生活化” 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与建议。【关键词】思想政治“生活化” 教学模式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 课堂教学概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 是指在政治教学中,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 联系生活讲政治, 把生活问题政治化, 政治问题生活化, 体现“

2、政治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为生活服务” 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政治教学中, 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政治, 体会到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到政治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政治的魅力。通过教学, 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充盈, 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所学的知识由四方面组成: 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书本知识、教师个人世界的知识、学生个人世界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这

3、里所讲的知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书本知识、间接知识, 它包括对人的生命发展有价值的多方面知识。这些知识蕴含着师生双方各自的热情投入、隐性知识、思想意识等, 并在参与意义的创生中获得新的知识, 使知识得以生成。生活课堂的教学过程通过师生双方智慧的碰撞而不断地体验着、升华着情感。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 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是认知范畴, 而是已经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在这种教学生活中, 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的体验、人格的健全与提升的过程。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一) 紧扣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各模块的主题。所选择的事例, 所引用的数据均要围绕该模块的主

4、题, 而且应当精确到所授课内容中的具体主题来进行, 以避免生活化过于发散, 导致主题迷失。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三个必修模块, 按照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主题就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日常授课中, 教师可以将每一课的主题目标具体化。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既可以将不同的生活内容整合到所授主题目标中, 也可以实现散射(即通过各种生活案例来突出主题) 的状态。生活化教学只有紧扣着各个模块固有的主题与每一学时特定的主题, 才能真正做到形散而意不散。(二) 建构真实课堂过去的政治课教师总是过多地关注间接经验、书本世界与科学世界, 漠视了学生的直

5、接经验与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 同时, 在追求政治课德育价值取向的过程中会充斥着大量假命题、假情境、假课堂, 这些均让学生感觉课堂是不真实的。而政治课模块教学走向生活化, 则直接将理论的张力建构在生活世界中。对于学生来说, 模块学习就有了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在生活化的舞台中, 教学由独白走向对话。学生不断选择, 学会判断, 善于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生活中的哲学、经济学, 来辨别国家的大政方针。师生之间成为学习者、合作者、知识的建构者、真实生活的追求者, 一起建构起真实的课堂。(三) 教学内容要能呈现现实生活高中政治新课标指出“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恰当运用各模块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努力

6、将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 结合应用性常识, 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与此相适应,“生活化” 课堂教学要体现出与生活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所有的内容均源自于生活, 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生活是人生的过程和体验。生活世界对人生有着一定的意义, 人在其中体验、理解、感悟世界。教师与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世界, 他们以各自对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体验、理解与感悟使得世界丰富多彩。我们应当以师生的生活世界为根基进行教学, 强化师生对生活世界的关注, 体验生

7、活、感悟生活、完美生活, 使情感得以真切的体验、人格得以升华, 使师生的生命价值得以生成。三、提高思想政治“生活化” 课堂实效性的对策“生活化教学” 课堂教学探索策略的“模式” 就是要创造条件去让学生体验某种事实, 体验某种问题, 体验某一个过程, 体验某一结论, 从而让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回归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一) 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 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 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与合作” 为特征的新的学习

8、方式, 倡导师生之间民主、对话、交流、和谐的平等关系, 就是要从传统的把建立在人的受动性、依赖性、封闭性基础上的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政治课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体验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思想政治课活动课内容设计的基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的设置始终要把握这一宗旨, 主要表现在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知识基础的不同, 对不同年级的设计要有所不同。(二) 教师应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在传统教学观模式下, 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正常发展, 甚至这也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生活化” 课教学中,学

9、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教师充当的只是引导、帮助的角色, 所以面对这样的变化,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观, 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做到因材施教。作为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教师也是课程开发和研究者之一, 因此,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应注意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背景, 让他们在这些背景中经历和体验, 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 让他们从“亲近自然”、“融入社会” 和“认识自我” 的真实生活体验中逐步发展思想道德品质。(三) 保持“生活化” 课堂模式的灵活性要发挥“生活化” 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10、, 需要不断增大“生活化” 的空间, 以及“生活化” 课堂教学模式灵活性。在每一项活动的设计中都有主题, 但不要都设置固定答案, 以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学习空间、发展空间。教师们在设计“生活化” 课堂时, 不必拘泥于课程和课本, 而应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具体条件去寻找更切合实际的生活内容, 亲自设计出符合所教学生现状的活动方式, 对活动内容本身也可以有更好的创意。还可以多鼓励学生亲自设计、组织“生活” 课堂, 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的知识, 学会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四) 坚持循序渐进的引导模

11、式课本中设计的活动课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同时, 加强老师的引导作用。在学科课设计和应用中多有一些“说一说”、“试一试”、“想一想” 的小“活动” 栏目, 从本质上讲, 这些“生活” 是完全服从于和服务于学科课堂教学需要的, 它是学科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设置既增强了学科课的趣味性, 又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 这些“生活” 的内容往往对后面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指示性, 与课本的教学内容一起, 构成了开展“生活课堂” 的基础。【参考文献】1 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 陈建翔, 王松涛.新教育: 为学习服务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 孙宏安.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开明出版社, 2003(12) . 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作者:卢国伦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外语学校刊名:教育界2010.12(总第2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