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危险化学品液体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58359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危险化学品液体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液体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液体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液体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常用危险化学品液体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危险化学品液体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危险化学品液体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硝化纤维素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名称硝化纤维素溶液含氮量12.6%,含硝化纤维素55%危险货物编号32190别名硝化棉溶液;火棉胶溶液;火棉胶;火棉胶剂;胶棉液 危险性类别第3.2类外观与性状为硝化纤维素溶于醚和乙醇的混合液,无色到淡黄色糖浆状液体,有乙醚的气味。 禁忌物强氧化剂、胺类。主要用途粘合剂、溶剂、油漆、鸡眼药水等。熔点()-沸点()34.7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闪点()17.8自燃温度()206爆炸上限(V%)1.7爆炸下限(V%)48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混合易引起燃烧爆炸危险。如果醚溶液蒸发,干燥的硝化纤维素则是一种具有对撞击敏

2、感的爆炸性和着火的危险物质。与空气接触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和爆炸。能积聚静电,引燃其蒸汽。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灭火方法可用的灭火剂为二氧化碳、泡沫、干粉。蒸汽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汽遇火能爆炸。蒸汽能扩散到远处,遇点火源着火,并引起回燃。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分仓间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3、损坏。运输时配齐必要的堵漏和个人防护设施。毒性-健康危害本品对身体有害。可引起头晕,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眼睑,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食入:-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

4、装有机蒸汽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工作服。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并做好标记,等待处理。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引用文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 (1)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名称甲醇危险货物编号32058别名木酒精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

5、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禁忌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等。熔点()-97.8沸点()64.8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11 引燃温度()385爆炸下限(V%)5.5爆炸上限(V%)44.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时无光焰。能积聚静电,引燃其蒸气。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

6、水冷却暴露的容器。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毒性LD50:5628mgkg(大鼠经口);15800mgkg(兔经皮)LC50:64000ppm4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属级危害(中度危害)毒物。对呼吸道及胃肠道粘

7、膜有刺激作用,对血管神经有毒作用,引起血管痉挛,形成瘀血或出血;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使视网膜因缺乏营养而坏死。急性中毒: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酸中毒和视神经炎为主,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病人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狂燥不安、共济失调、眼痛、复视或视物模糊,对光反应迟钝,可因视神经炎的发展而失明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

8、工呼吸。就医。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 食入:误服者用清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9、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引用文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2)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名称乙醇危险货物编号32061别名酒精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熔点()-114.1沸点()78.3燃烧

10、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12引燃温度()363爆炸下限(V%)3.3爆炸上限(V%)19.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

11、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毒性LD50:7060mg/kg(兔经口); LC50:20000ppm 10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人长期口服中毒剂量的乙醇,可见到肝、心肌脂肪浸润,慢性软脑膜炎和慢性胃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先作用于大脑皮质,表现为兴奋,最后由于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受到抑制而死亡,呼吸中枢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急性中毒:表现分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睡期,严重者深度昏迷。血中乙醇浓度过高可致死。慢性影响:可引起头

12、痛、头晕、易激动、乏力、震颤、恶心等,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泄漏应急

13、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引用文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3)丙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中文名丙酮危险货物编号31025别名阿西通、二甲酮、醋酮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禁忌物强氧化剂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

14、极易挥发。有指甲油去除剂的甜味。熔点()-94.6沸点()56.5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20自燃温度()465爆炸下限(V%)2.5爆炸上限(V%)13.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15、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毒性LD50:5800mgkg(大鼠经口) 20000mgkg(兔经皮)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容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