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处禽流感培训材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58266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办事处禽流感培训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街道办事处禽流感培训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街道办事处禽流感培训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街道办事处禽流感培训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街道办事处禽流感培训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办事处禽流感培训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办事处禽流感培训材料 街道办事处禽流感培训材料 一、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nfluea,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干咳、咽喉痛、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流行病毒在病毒分类学上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可分为甲(a)、乙(b)和丙(c)三型。a型和b型流感对人类危险较大,其中型流感抗原变异频繁,可引起世界性大流感,对人类威胁最大。流感被列为我国丙类法定传染病。 (二)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iflu或ainf

2、lenz)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3。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间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

3、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约是60%,家禽鸡感染的死亡率几乎是100%,无一幸免。 (三)什么是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是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猪、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9n、h7n7,其中感染h51的患者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由h5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

4、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四)什么是人禽流感疑似病例。 具有下述任何一项,且无其他明确诊断的肺炎病例。 (1)发病前7天内,接触过病、死禽(包括家禽、野生禽鸟),或其排泄物、分泌物,或暴露于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环境; ()发病前4天内,曾经到过有活禽交易、宰杀的市场; ()发病前14天内,于人禽流感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包括与其共同生活、居住,或护理过病例等; (4)发病前4天内,在出现异常病、死禽的地区居住、生活、工作过; (5)高危职业史。从事饲养、贩卖、屠宰、加工、诊治家禽工作的职业人员;可能暴露于动物和人禽流感病毒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实验室职业人员;未采取严

5、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处置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人员;未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诊治、护理人禽流感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医护人员。 一、诊断、治疗原则 (一)人禽流感临床表现 人禽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至天,通常在天以内。从临床上看,本病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以上,热程1至7天,一般为至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二)禽流感传染源

6、 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染禽流感。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毒禽,包括水禽和飞禽,主要是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研究显示,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克污染的粪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万只禽感染。目前还不能认为人类是禽流感的传染源。当然不排除其他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子、孔雀等多种禽类对禽流感均易感。最敏感的为鸡、火鸡,而鸭、鹅及其他水禽多为隐性感染。水禽与旱禽同场混养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规模饲养的鸡群或鸭群中传播。野生与养殖水禽可通过使用共同水体传播。 (三)避免人禽流感方法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要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

7、禽人禽流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 二、感染控制 病人管理 1、单个不明原因肺炎: 县级以上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应立即将病例收治入院。不具备诊疗条件的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将病人转至县级及以上医院。 2、人禽流感病例: 对人禽流感疑似病例、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采取住院隔离,确诊病例可置同一房间,其余的应置单间隔离。限制病人只在病室内活动,原则上禁止探视、不舍陪护,与病人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第 2 页 共 2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