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57790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选择题1.仔细研读下表,表中反映的经济现象直接造成()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印花布与棉纱的税率类别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印花布匹14.25%4.98%棉纱担6.94%4.86%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B.中国经济命脉为列强所控制C.传统耕织结构开始解体D.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解析:C进口印花布和棉纱税率的下降有利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从而使我国男耕女织的传统耕织结构开始解体,C正确。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故不是材料现象直接造成的结果,故A错误。税率下降不会直接造成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也无法直接造成经济结构的深刻变

2、化,故B、D错误。2.(2019浙江绍兴模拟)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中国的主要出口物中,茶叶由1871年至1873年的722 159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1 055 064公担棉花由1871年至1873年的8 486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290 417公担。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B.马关条约加剧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败D.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D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原料出口数量的增加,其原因是列强的侵略,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A项是现象,

3、不是原因,排除。马关条约签订是在18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3.(2019浙江1月学考)1872年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1873年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上述企业所反映的民族工业产生路径包括()外商投资洋务派创办商人投资手工工场转型A.B.C.D.解析:C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继昌隆缫丝厂是商人陈启源创办的,故选择C。4.(2017浙江11月学考)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

4、发展。这说明()A.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解析:D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问题,且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后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增加,故A错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符合甲午战争后的史实,但是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且材料没有体现贸易中心的转移,故C项错误。从新建工矿企业数量和平均增速可以判断此时民族工业出现高潮,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故选择D。5.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民族工业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

5、0.5万元,主要集中于缫丝、棉纺等行业。鸦片战争后,到1893年,列强在中国的制造业和航运企业合计约有101家,投资额约5 433万元。以上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行业分布不平衡A.B.C.D.解析:D据材料信息民族工业数量多于列强在中国的制造业和航运企业合计数量,但投资额远远小于列强在华的投资额,说明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且这一时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于缫丝、棉纺等行业,说明民族工业行业分布不平衡,正确;技术力量薄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6.(2018浙江6月学考)有学者说:“1895年以后民营工业之所以发展较快,乃外人大

6、量设厂所激起之经济民族主义使然。外人大量设厂之后,一面有民间提倡挽回利权,一面有清廷倡导于上。”该学者认为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实业救国思潮涌现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A.B.C.D.解析: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民国初年,故排除。“一面有民间提倡挽回利权”指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一面有清廷倡导于上”指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7.(2019浙江绍兴期末)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不得不下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这一时期()A.中国贸

7、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B.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C.纺织业由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D.陈启源在南海办起继昌隆缫丝厂解析:B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是在鸦片战争后,A不符合题意,排除;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9世纪70年代,陈启源在南海办起继昌隆缫丝厂,D不符合题意,排除。8.(2017浙江4月学考)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

8、,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解析:C20世纪初叶,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材料强调中国国货优于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反映了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谋求发展,是“实业救国”思潮的体现。A、D两项非材料主旨;B项中“教育救国”与材料不符。二、非选择题9.“风云浙商”在当今媒体频频出现。近代民族企业家里,“宁波帮”曾经叱咤风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通久源纱厂)纺纱机器现经安妥,开工在即,外洋机器

9、厂派洋人二名来甬(宁波),已为该局雇佣。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他们准备暂时雇佣日本工匠这是一个新创举,可使中国在这种一向被外国入口货独占的行业中,今后也可分得一分利润。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文中

10、又点浙江,可见问题较为突出。金普森等编浙江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阻力?(2)从材料可以看出,近代浙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这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吗?为什么?解析:第(1)问,要求回答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结合所学可知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传统观念的束缚等。第(2)问,关于民族工业的分布领域材料中涉及纺织厂和火柴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轻工业部门的发展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因为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技术落后,再加上受到多种因素的迫害和阻碍,无力发展重工业。答案:(1)最大障碍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本国封建势力和一些陋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工业起阻碍作用。(2)主要分布在纺织、火柴等轻工业领域。具有普遍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因此只在轻工业领域有所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工业为外国资本所垄断。-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