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Ⅱ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575545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Ⅱ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Ⅱ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Ⅱ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Ⅱ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Ⅱ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Ⅱ(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单选题1、在当代中国,引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A科学发展观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爱国主义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答案:D解析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故选D。单选题2、党的_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2、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A十五大B十三大C十二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A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十五大的主题,也是十五大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

3、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又一理论成果。单选题3、党的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A十五大B十三大C十二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A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十五大的主题,也是十五大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十五大首次

4、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又一理论成果。单选题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_。A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三个“代表”,科学发展D实事求是,

5、与时俱进答案:C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四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党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项基本内容具有内在的结构关系,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基础理论性内容,党的价值观是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质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是时代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行为规范性内容或操作性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

6、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故选C。单选题5、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命名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A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B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C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邓小平是其主要创立者答案:D解析 考查对邓小平理论科学涵义的掌握。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型。本题是单项选择题,答案只能是一个。 ABCD都能说明为什么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命名的原因,其中D予以概括说明。单选题6、邓小平理论是

7、()。A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B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D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答案:C解析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由此可知,C项是正确的表述。单选题7、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科学发

8、展观B公平正义C核心价值体系D以人为本答案:D解析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互促进、相互修补、自我创新的特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本源。单选题8、20世纪中共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_。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答案:D解析 A、B、C三项分别是在十三大、十二大、十四大上提出的,D项是1997年十六大提出的。单选题9、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创立

9、的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自力更生、依靠群众B继往开来、发展创新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答案:-1暂无解析单选题10、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答案:D解析 ABC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其中A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伟大发现之一;B尽管不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C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但是,马克思变革旧哲学,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使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新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10、关键,是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由此可见,D选项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单选题11、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答案:A暂无解析单选题12、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A理论基础B现实依据C时代背景D历史依据答案:B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1957年至1977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1、的崭新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对当今世界的特征及其主题的观察、分析和科学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根据。故选B。单选题13、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A爱国守法的要求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D团结友善的要求答案:A解析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B,“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选项C,“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选项D,“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

12、互相帮助、与人为善。单选题14、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B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C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D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答案:A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13、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单选题15、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为指导。A党的基本路线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C宪法D初级阶段的理论答案:B解析 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单选题1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能力。A危机管理和控制局势B控制局势和抗风险C危机管理和抗

14、风险D社会管理和抗风险答案:C暂无解析单选题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答案:D暂无解析单选题18、马克思:唯物史观A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B列宁:武装斗争理论C邓小平:改革开放理沦D思格斯:科学发展观答案:C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所创立,改革开放理论为邓小平所创立。单选题19、20世纪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_。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答案:DA、B、C三项分别是在十三大、 十二大、十四大上提出的。单选题20、党的十七大修改了党章,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增加的内容是()。A科学发展观B和谐C建设生态文明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答案:B2007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大会认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