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祝福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572895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鲁迅祝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鲁迅祝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鲁迅祝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鲁迅祝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鲁迅祝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鲁迅祝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鲁迅祝福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1.鲁迅祝福教案1 鲁迅祝福教案祝福 是绍兴传统年俗中的重要部分,祭祖宗、谢神祖、祈福来年,是全年最重要的大典。鲁迅先生笔下多次描述祝福的习俗。这一习俗今天在绍兴依然盛行。八仙桌上,五事烛台指的是福禄寿富贵。烛台之后供的是五牲福礼,分别是煮熟的鸡、鹅、肉、猪头和活 鲤鱼。五牲福礼的后面摆着三茶六酒。祝福仪式开始,祭祀者依次叩拜。叩拜完毕,祭祀者手拿花生等干果散福:吃了散福糕,来年节节高。游客们此刻开始放松,并与家人一起接福。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

2、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 / 18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O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药孔乙己故 乡社戏等皆收于呐喊中,祝福收在彷徨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故乡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收录纪念刘和珍君) 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 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

3、 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二、创作背景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 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 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 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 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2 祝福作于1924年。最新资料推荐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 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揭示 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这一时期的鲁迅基

4、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 还不可能用马 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 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 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 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 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 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三、教学目的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 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2.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

5、形象的方法。3. 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教学时数】四课时 四、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鲁迅的代表作之 一,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留下 一些空白让学生课后自己研读。二、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不用空洞的分析取代学生钻研教材。三、本文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分析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为主, 第二课时以分析社会环境为主,并通过课堂讨论小结全文。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小说结构特点和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一)导入课文 郁达夫曾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 人物而不知

6、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在我们中国,曾经出现过无数的伟大人物,其中包括鲁迅。(投影鲁迅)3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 上只有想做奴隶而做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在许 多文章中还十分深刻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病, 并进行解释和 批判。今天,我们共同研讨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祝福为我们塑 造的病态社会。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已己,其中由活泼 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已己,都给我们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鲁迅的又一篇杰出小说祝福,这

7、篇小说是 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或多种话剧。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请看课文。(二)分析本文的情节结构1.提问:文章是以什么为主体安排结构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各在什么地方?明确:本文的结构是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主体安排的。结构看下图:层次情节内容顺序第一部分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 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第二部分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第三部分发 展祥林嫂被卖改嫁 倒第四部分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不让沾祭 品)叙第五部分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本文以空行的形式自 然地分成五部分,见课文)2.提问:故事的结局早早便告诉大家,这种结构安排叫什么 ?有什么好处

8、? 明确:倒叙。好处:(1)从情节安排看,把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悬 念,使读者有意识追根溯源,探求事情的原委。(2) 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开头便写到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篇祝 福中凄惨死去,而且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突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 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三)人物分析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祥林嫂的人生悲剧。明确:最简洁可用四个动词来概括:问抓撞捐。但是电影祝4福却把逃放在开头,请大家比较小说把问放在 开头有什么区别?(问: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渲染气氛。逃:增加视觉效果,如果把问放在电影里,难免沉闷。) 讨论祥林嫂的人物形象。1. 模样周正、健壮耐劳 模样周正年纪二十六七,脸

9、色虽然青黄, 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儿周正,手脚壮大,顺着眼,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健壮耐劳抵得过一个男子,彻夜的煮福礼,竟没有添短工,从另 一个角度说明了劳动强度大,工作是十分艰辛的,然而她反满足,口 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为什么要这 样写呢? 2.被迫改嫁、强烈反抗 在第二大段第二自然段,文章对祥 林嫂的身世作了初步的交代。她大概也就姓卫,旧社会一个女子姓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事,祥 林嫂姓什么,早被人忘记了,祥林是丈夫的名字,这名字,说明她社 会地位极其低下。第二次婚姻百分之百的包办、不折不扣的欺骗、地地道道的买卖、 野蛮粗暴的强迫,是浸透了劳动妇女血和泪的封建婚

10、姻。作品还描写了那个异乎寻常的婚礼,婚礼,应该是热闹的,喜气 洋洋的,祥林嫂和贺老六的婚礼是一个什么场面呢 ?请看嚎、擒、撞、 大窟窿、用香灰止血、七手八脚、关这些词。你能概括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婚礼吗?明确:是一血淋淋的惨剧、乱七八糟的闹剧、反抗失败的悲剧。3. 家破人亡、走投无路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做工,表现大不如前,手脚不灵,记性不好,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有笑容。鲁四老爷深深地嫌弃她是两次失去丈夫的寡妇。准备福礼,不让她沾手。四婶执行四叔的告诫,她讲的两句话: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这是对祥林嫂精神的莫大的打击。到了此时,祥林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呢?你能谈谈吗?失去了 丈夫、孩子、劳动

11、力、理智、红色、笑容、信任、镇上人的同情, 5 她的精神一步步崩溃。4. 失魂落魄、沦为乞丐。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真实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 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 呢?阎罗大王只好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 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听了柳妈这段话,祥林嫂非常苦闷,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柳 妈的话为什么给了她这样大的精神压力呢 ?这个悲惨的可悲,就在于 柳妈是以好心人的姿态来劝告祥

12、林嫂解脱苦难的。而实际上是柳妈把祥林嫂往死路上用力地推了一把。柳妈认为祥林嫂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认为她有洗不清、赎不回的罪过。柳妈认为,要怎样才能抵罪呢?要让自己像土地庙的门槛一样,被 千人踏,万人跨。你能谈谈这个千人踏,万人跨的含义吗? 5.活不能、死不敢。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祥林嫂为什么要问这样一个问 题?从鲁四老爷家赶出来之后,祥林嫂陷入了彻底的困境,显然是无 法再活下去了。这是,她体力虽已不支,但脑子还是能思考的。面对死亡,面对死后酷刑的恐惧,她回首一生悲苦的经历,终于 不能接受这有罪的宣判了。她想到,鬼神不是以公正、慈悲为怀的吗?为什么对自己是那样不公,那样的残忍无情呢?她

13、从自己切身的痛苦经历中,引申出对鬼神世界的疑惑了。六、分析第一部分内容1.描写祝福氛围的作用。提问:作者对年终祝福的气氛是褒还是贬?从课文中找出语句加以说明。明确:是厌恶、贬抑这种气氛的。(见课文,注意词汇的运用,天气的描写)2.分析鲁四老爷的形象 提问: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作者是怎样揭示他的性格的?明确:(1)直接描写:老监生,讲理学,骂新党(2)侧面描写 6中堂寿字 对联只 剩一边 书籍凌乱,残缺,陈旧(堆,不学无术,装点门面)祥林 嫂死去后的反应:咒骂谬种冷酷无情 鲁四老爷,是一个面目可憎,思想顽固,非常 虚伪的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

14、封建 礼教;政治上迂腐保守,反对革新;为人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厌恶祥 林嫂。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3.文章中作者使用第一人称,以我为叙述者,视角独特,我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成为鲁镇社会与小说人物活动的摄像机。实现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近距离关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4. 分析我的几段心理描写及作用明确:(1)自我解剖,我的形象: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的提问之所以作出 含糊其辞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 (无力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的桎梏,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 问题)。(结构

15、上,我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的遭遇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 我是事件的见证人)(2) 针贬时弊:通过我的议论,抨击了当时的社会。5. 小结提问:这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1. 交代环境,渲染气氛,反衬祥林嫂死的悲凉。2. 引出主要人物鲁四老爷和祥林嫂。3. 以我对鲁四老爷作出评价。4. 设置悬念,引人思考。七、讲读第二部分1.学生默读2.提问:祥林嫂初到鲁家,鲁四老爷和四婶是何态度 ?明确:鲁四老爷皱眉,讨厌 四婶决定试工,雇佣73.提问: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态度如何?可恶然而是什么意思?明确:前一次可恶是说卫老婆子抢人的方式可恶;后一次是说卫老婆子 可恶。前一次然而是说祥林嫂被抢回去又是理所应当的;后一次然而是说要再找一个像祥林嫂这样勤快的人怕是不容易的。八、分析第三部分1.学生快速默读2.提问:为什么只要四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