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措施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57222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村落保护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村落保护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村落保护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村落保护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村落保护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村落保护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村落保护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村落保护措施(全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明 显变化,但在变迁的步伐中,如何保护抢救已经极其有限的古村落 古民居以及周边的环境,也引起了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由于开 发利用不够合理,有的部分遭到损坏,有的则年久失修;有的新旧 相杂、不伦不类,有的因无人居住或产权归属等问题正呈颓败之 势。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也随着经济进展而急剧变迁,生存环境不 断恶化很多古建筑甚至处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境地。因此, 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古村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 对此进行了探讨。1、全面开展历史文化村镇的普查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

2、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心中有数,弄清 农村的文化遗产分布、现状及保护重点。近十年我国城市现代化 建设突飞猛进,人们重建设轻保护,拆掉了很多可以不拆或本不该 拆的古建筑,各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本区域内除文物保护单位 之外的建筑遗产的底数是不清的,或知之不全,甚至一无所知。即 便进行过文物普查,也对农村文化遗产缺乏深入系统的普查,对文 化遗产保护对象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有必要对农 村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并公布保护名单,这样才能进行 很好的保护。古村镇分布地区广,民族与地域条件各具特色,须分 别对待,依据不同的情况、价值的大小、完整的程度采取不同的 措施。通过文化遗产普查,在全面

3、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按照国 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治理的方 针,加强对重要濒危文物的保护和治理,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协调 进展。2、加强法规建设加强法规建设,尽快起草制订专门的保护法规。现有的文物 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全适合乡土建筑保护,为便于各项保护工作的 开展,有必要考虑制定适用于乡土建筑保护的专门法规或政策,并 鼓舞村民自行订立文化遗产保护的乡规民约,重点追究因决策失 误、玩忽职守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 任。乡土建筑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必须逐步纳入法制化、科学化、 规范化的轨道。充实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量,提高执法能力和执 法水平。使相关部门有法可依以尽

4、快制止不加甄别的随意拆除、 改造有历史价值乡土建筑行为的蔓延,引导地方及时调整新农村 建设中只重建设、改造不重保护的政策,制止建设性破坏,引导新 农村建设科学、有序进行。3、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保护意识现在的宣传大都存在着这样一些反差:对外宣传得多,对建设、 旅游等部门宣传得少;对专业人士宣传得多,对群众宣传得少。如 此一来,宣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文 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各级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引导和鼓舞广大民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充分运用各种舆论 手段和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努力 提高全社会的文物

5、保护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化遗产保 护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图书馆、文化馆、博 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 常举办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展示和传播本地有代表性的文 化遗产,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 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 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 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 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 违法行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鼓 舞、支持境内外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开

6、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合作 和交流活动。制定实施有关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社 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4、完善技术规范,确定保护标准GJ文物局已经组织了国内有关专家和相关省份的文物治理 工XX召开专门研讨会,探究和制定乡土建筑的保护标准问题。经 过热烈讨论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已初步制定了新农村建设 中应予以保护的建筑推举标准(初稿)。该推举标准目前尚需进 一步征求其他有关部门的意见。在该保护标准正式出台后,各级 政府可据此在自己辖区内进行全面、广泛的乡土建筑调查,按照 标准甄别有价值的乡土建筑加以保护,以连续地方文化传统,保持 新农村特色。5、探究土地置换、民居产权的新政策配合

7、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探究土地置换、民居产权转移的新 政策,根据各地实际经验,要解决民居保护与改善居民生活的矛盾, 建设新区、保护老村是较好的方法,通过将新申请宅基地的农民 逐步安排到新村,将老村规划治理后,采取各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和可持续进展的方式和运行机制,做到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 改善了居民生活。相关部门应从政策上鼓舞建新不拆旧,适当放 松产权交易,同意集体或个人购买保护建筑,真正做到谁使用,谁 维修。文化遗产是人的,因而应该让群众成为保护、治理的主体。 我们的传统中本来就包含有一种热爱乡土的情感,应该充分发挥 一般群众保护乡土文化的积极性。应该让村民自主保护、治理自 己的村子而政府有关

8、部门则要支持、宣传、帮助不是与民争利 或是包办代替,更不要进行纯粹商业性开发。本文由ZG论文联盟 收集整理。6、明确职责,创新治理体制,把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 和古民宅、保护和进展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更 在保护和治理之列。国务院2021年12月22日向全国发出关 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决定从今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 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十几年来,对建筑遗产(特别是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一些专家学者潜心研究,多方呼呈,开了 不少会议廿了不少专著健设行政主管部门也有所回应和部署。但从全国城市建设进展进程中建筑遗产屡遭摧残

9、的状况看,这项 事业并未受到政府的应有重视,没有把它列上议事日程、明确目 标和责任。即使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也 长期处在城市规划治理的一个从属部分的位置上,而直接关乎建 筑遗产存亡的市政建设、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等部门却没有遗 产保护的职责。城市RM政府及其规划、建设部门内部,也普遍 存在这种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的情况,致使建筑遗产保护工作长 期停留在规划或规划文件中。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因为说的 和干的不是同一个部门、同一个人。由此可见,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内部没有形成共识和合力,是最值得自我反省的要害所在。7、把文化遗产保护和治理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保护古村落并不意味着拒

10、绝进展。规划在社会经济进展全局 中起统领作用。有交攵保护古村落需要法律的保护,也需要规划的 支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在城镇化 过程中,要扎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 化遗产作为城镇化进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历史名城(街区、乡镇) 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按照上述精神新农村建设应将文化遗 产保护治理规划纳入农民新村及村镇建设规划。我市农村众多的 文化遗产有一些本身就是老百姓的住宅,有一些就位于农民群众 集中居住的村镇之中。通过规划,依法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范围和建设操纵地带,制止乱建乱盖和拆除周边的违法建筑,才能 还原和保证这些文化遗产具有良好的周边环境。8

11、、加大农村保护维修资金的投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各级RM 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 产经费投入。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的投资有所增加,但其增加幅度 是远远不够的,它应随着时代和形势的进展相应有较大幅度的增 加;而且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治理的困难更大, 保护级别差距大、数量众多,维修任务重,资金的匮乏,使得许多宝 贵文化遗产都已到了岌岌可危、濒临灭绝的地步,因此要不断增 加农村的资金投入,合理利用民间维修力量与维修传统工艺,以便 于有技术力量的地方工匠从事维修保护工程,及时维护文物建筑 (下转207页)9、加强人才队伍建设ZSJ指出:

12、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人类的任务,是历史给 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世界文明连续和可持续进展的必定要求, 是造福人类的千秋功业。每个古村落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我们对 它却知之甚少,从表面上看,每个村的建筑形式几乎一样,人们很 难分辨出来,所以要真正了解古村落,将它展示给世人,就需要造 就一支高素养、懂专业、会治理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才队伍。 政府要重视人才投资,给予实质性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治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让前人留给我们的珍 宝充分地展示给世人。10、注重民生古村落保护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也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这就 必须把当地人的利益纳入保护开发计划中,注意维护古村落居民 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而不是把他们视为被动的 制约对象。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才能真正 起到保护古村落的作用。总之,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以积极态度的保护古村落,以 可持续进展的眼观去建设新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