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实习心得优秀范文.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571330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实习心得优秀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煤矿实习心得优秀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煤矿实习心得优秀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煤矿实习心得优秀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煤矿实习心得优秀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实习心得优秀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实习心得优秀范文.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实习心得优秀范文煤矿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1一实习目的和任务1.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野外理论,进一步稳固、充实地质学根底知识,开阔眼界,理解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根底。.2.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以地球科学开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加深理解地学知识,启迪科学思维。3.初步培养学生在野外理论中准确、全面的获取第一手地质资料,以进步分析p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才能,为今后从事专业学习打下根底。4.体验煤矿地质工作的特点,理解煤矿地质工作的内容,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工作的事业心,树立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二实习内容1.观察根底地质现象,如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地下水作

2、用及褶曲、断裂、陷落柱等现象;2.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观测、描绘岩层露头;3.认识地层的新老关系、层序、地层的接触关系;认识主要煤层和煤系主要标志层;4.学会采集岩石和化石标本三实习队建制队长:樊行昭徐平副队长:汪振宇冀相宇韦振超付伟队员:采矿09级全体同学四实习地太原西山西铭矿(6月27日雨)踏勘道路:学校南寒斜坡西铭矿七里沟骆驼脖沟原路返回观测内容:太原西山月门沟煤系。no.1点位:西铭矿食堂大烟囱以北50米,电车道旁。点性:c2b/o2f接触关系以及c2b第一段的岩性、岩相特征。内容:回忆华北古生代地层特征。中奥陶世后,华北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成为陆地,遭受剥蚀,历经大约1.5亿年,致使

3、缺失地层o3、S、D、c1,直到中石炭世才又复下沉,再度承受新的沉积。o2主要为灰色、深灰色厚层致密状石灰岩夹白云岩和薄层泥灰岩,顶部夹有两层石膏层,含动物化石头足类珠角石。由于长期风化剥蚀,顶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非常明显,与上覆地层c2b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特征:新老地层平行接触产状一致,但其间存在明显的剥蚀面,说明沉积或长或短有连续,地层或多或少有缺失,剥蚀面上有底砾岩。它说明地壳发生了上升(剥蚀)、下降(沉积)的过程。其意义在于:有助于我们理解该地区地质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时代,是划分地层、建立地层顺序的重要根据;同时,剥蚀面是地质开展阶段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个软弱

4、带,成矿带,并且还是储油储水的良好场所。上覆地层c2b平行不整合于o2灰岩之上,根据沉积特征分为两段:下部铁铝岩段,68米;上部畔沟段,16米。铁铝岩段主要由红褐色、褐黄色的铁铝岩、浅灰白色的铝土岩、灰中带红色的铝土质页岩、细砂岩、粉砂岩和粘土矿组成。铁铝岩工业类型叫山西式铁矿,即褐铁矿。黄褐色,多孔状、块状或土状,硬度随含铁量多少而有所变化,25,含铁量较低。铝土岩灰白色,鲕状、豆状构造,能否成为工业矿床,需看Al2o3的含量,假设大于40%,即为铝土矿;或者铝硅比值大于2.6,称为G层铝土矿。沉积环境为滨海相、泻湖相,由于风化林滤作用,使Fe2o3、Al2o3富集起来,因其胶体带电,与海水

5、发生化学反响,于是沉积下来,鲕状、豆状构造是受到波浪、潮汐的影响所致。此段根本没有化石,至少说没有标准的海生生物化石。点位:食堂对面,仓库后边。点性:本溪组c2b的上部畔沟段岩性及岩相特征。内容;本段厚度16米。主要是一套由海陆交互相的砂岩、页岩、粉砂岩、煤层和灰岩组成的岩系,因为其中既有海生的、又有陆生的动植物化石,故称海陆交互相;且其中含煤,又叫煤系地层。畔沟段自下而上有灰岩三层,且每一层灰岩下都有一层煤,这是太原西山月门沟煤系地层的特点。畔沟段煤层大多不可采。动植物化石有脉羊齿、蜓类、腕足类、牙形刺等。沉积环境为沙坝潮坪沉积。no.3点位:机房背后西侧山坡上。点性:上石炭统太原组c3t晋

6、祠段的岩性及岩相特征。内容:太原组c3t分为三段,晋祠段、毛儿沟段、东大窑段,厚度100米左右。晋祠段因晋祠砂岩发育而得名,厚20米,起于晋祠砂岩底面,止于西铭砂岩底面,整合接触于本溪组之上。本段岩性特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由砂页岩、薄煤层和灰岩组成。晋祠砂岩是由石英、岩屑和火山凝灰物质组成,旧称晋祠杂砂岩,为一标志层,代号K1。标志层是指煤系地层中那些岩性特殊、层位稳定、分布普遍、易于识别的煤岩层。其作用在于划分和比照地层。吴家峪灰岩L0灰色,藕节状,其中含大量的蜓类化石麦粒蜓,是太原组的下部化石带。沉积环境为潮坪沉积,滨岸、海滨环境。煤矿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2我们在老师的带着下,到洞山,罗

7、山,茅仙洞和凤阳韭山洞进展地质实习。目的是让我们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的影响得到初步的理解。我和马纪伦,陈亮,陈文亮,任扬扬一组道路一洞山实习内容:1.观察洞山地区的岩石、地层和古生物,理解其沉积环境;2.练习罗盘的使用,测量岩层产状;3.理解洞山地区的构造特征。7月8日,我们的第一站是淮南洞山。洞山游园是舜耕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舜耕山因上古贤君大舜在此耕耘而得名。山脉横亘在市区,东西走向早上8点,我们就在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门口集合。老师简单的交代了一下今天的实习道路和目的,并且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罗盘有两套测量系统,其中5、6、7为垂直测量系统,用于岩石倾角,山

8、坡坡角等。其余全为程度测量系统,用于程度方向的定向、定位测量。罗盘使用前,首先要校正磁偏角,否那么在工作中要出大问题。淮南地区磁偏角为偏西4。校正时可以用罗盘装备小钥匙或刀片,旋转罗盘外壳合页旁的手动螺旋,让程度刻度盘逆时针旋转4,即以356对准刻度盘上方正北标志点即可定向要确定自己所在位置位于标志物(树、房屋、山顶等)的什么方向时,详细操作如下:1)手持罗盘至腰部,翻开并将瞄准砚板大致对准标志物;2)将罗盘保持程度;3)活动反光镜,让标志物影像出如今反光镜中;4)上下活动瞄准砚板,使之也出如今反光镜中;5)在保持罗盘程度的情况下,转动罗盘,使标志物、砚板和反光镜中线位于一条直线;6)读南针(

9、缠有铜丝者)所指度数,就是所在地方位。假设测量标志物在自己所在点的方位时,只要读北针数据就行了。方位的计量数据来自地理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几何坐标系明显不同,它以纵轴正北方向为0,顺时针方向计量,东为90,南180,西270。依次可划分为北东(ne)、东南(eS)、南西(Sa等。本组底部以灰白色含叠层石白云岩与下伏九里桥组分界,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上覆为下寒_假整合覆盖。主要分布在安徽淮南、凤阳山区及霍丘一带。厚度变化在274321m之间。道路二罗山实习内容:1.观察舜耕山断层;2.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3.观察淮南虫的产出层位,认识叠层石,理解寒武纪前的生物特征;4.观察太古界和上元

10、古界之间的不整合;5.认识岩石风化剖面,理解土壤的形成。7月9日,我们按方案到了罗山。早上8点,大家在罗山油库门口集合。在罗山南侧山余家村北小山岗上,有一个完好的风化剖面(图41),自上而下:A.土壤层:灰褐色,植被茂盛,厚525cm。B.淋滤层:棕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富含Fe3+,板结成块状,垂直节理发育,厚1050cm。c.半风化层:土黄色,暗色矿物已风化,岩石构造尚保存,但已疏松。D.基岩层:深灰色,为上太古界霍邱群角闪斜长片麻岩。基岩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风化过程中在H2o、o2、co2等作用下,矿物被分解,K+、na+、ca2+、mg2+等被淋滤,Al3+、Fe3+不活泼组分残

11、留原地,分别形成粘土矿物和氧化物。如地处热带亚热带雨林气候带,粘土矿物、或图41山余家风化剖面铁的氧化物会进一步被水解,形成铝土矿、褐铁矿等矿产,是提炼铝、铁等金属的重要原料。淮南地处温带,这种情况较难出现。沉积岩除了粘土岩,其它岩类都或多或少含有粘土矿物,它们风化后,也会剩余大量的粘土矿物。八公山、舜耕山的岩石缝隙中、凹地里都可以见到它们。风化作用可以形成许多有用矿产,但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提供了珍贵的土壤资,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程。1cm厚的粘土层的形成可能需要成千上万年,但一阵风,一场洪水就让它们消失。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是世界的1/4,人口增加、水土流失、荒漠化还

12、在使它不断减少。究其原因,还是人类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所致。保护环境,保护耕地,已是刻不容缓,否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何以为生?地层中的古风化面常常当作不整合或假整合的标志,它们代表岩层由沉积转变为风化侵蚀的过程,造成了地层缺失和不连续,多被解释为地壳上升的结果。如淮南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之间的铝土岩和褐铁矿层,就是中奥陶世后华北地区整体上升,经历了志留纪、泥盆纪、早石炭世的长期侵蚀风化的产物,直到晚石炭世才开始承受沉积,形成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道路四茅仙洞韭山洞实习内容:1.观察淮河的地质作用;2.理解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7月10日,由于今天的实习地点较远,我们在早

13、上7点就集合出发了,乘车先到了凤台茅仙洞。目的是观察淮河的地质作用。河流地质作用是陆地上最重要的地质作用之一,通过其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不断改造地表形态,形成各种矿产,孕育着人类文明。淮河发于河南省桐柏山的白山头,目前已无法记录它的原始长度。一一九四年南宋时期,黄河在河南省原阳县决口,汹涌的洪水携带数以万亿吨的泥沙冲入淮河流域,淮河自江苏江阴以下的河道被淤平,从此淮河失去了入海通道,成了名副其实的断头河,只得借助洪泽湖汇入长江。演绎了一幕惨烈的黄河夺淮的历史。于是每每洪水肆虐,危害两岸百姓,成了有名的害河。解放后,人工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引淮入海,淮河才重新有了自己的入海通道。淮河自西向东流经

14、淮南市区。在西部凤台县城附近由于受到八公山的阻挡,迂缭绕行形成几字型。绕行中河曲发育,河道狭窄,水深流急,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在茅仙洞附近,位于河流凹岸的八公山由于快速的侧蚀作用形成了悬崖峭壁。绕过八公山,河流进入淮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减缓,泥沙携带才能降低,沉积作用增强,特别是流经八公山侵蚀、搬运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积,逐渐形成河心滩,导致河流分叉,形成所谓的二道河。河流淤积的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因此建立了二道河农场,每年向国家提供了大量商品粮。茅仙洞风光绮丽,令人心旷神怡,被道家奉为清虚仙境。西汉时茅氏三兄弟在此建观修道,以后是否成仙不得而知。有一点是真实的,是淮河的

15、地质作用造就了这如画的风景。随着侵蚀作用的继续,河道会逐渐北移,茅仙洞会渐渐消失,如此开展下去,也许几万年、几十万年以后,茅仙洞与二道河之间的山体会被侵蚀殆尽,夷为平地,或者形成一个牛轭湖,而河道那么会去弯取直,河水在茅仙洞的位置向东北在八公山镇附近流向二道河。(如图43),那时,八公山的大部分将不复存在。河流既是如画山水的雕塑师,又是移山填海的大力士。淮河河床内沉积物主要是沙,主要由石英碎屑组成,其次为长石、白云母、岩屑、生物介壳碎片等。分选较好,磨圆程度较高,大小一般在0.20.05mm左右,多为细砂。河漫滩主要为粉砂和粘土。地史中的河流沉积由河床沉积及河漫滩沉积组成,碎屑沉积物自下而上由

16、粗变细,形成完好的沉积系列。在河湖密布或河流入海处,河流淤积形成大量肥沃的土地,森林植被茂盛,是煤形成的有利场所。上午十点,我们从茅仙洞出发,经过快4个小时的路程,到达了凤阳韭山洞。目的是理解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也是陆地上重要的地质营力,不断改变地表形态。其形成的岩溶洞穴、石林等亦是重要的旅游资。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也会造成各种地质灾害,如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岩溶陷落、滑坡、泥石流等。八十年代以来黄淮地区普遍发生的煤矿井筒破裂也和地下水有关,它们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韭山洞位于淮南市东南凤阳县宋集乡境内韭菜山。区内出露下寒_地层,为一单斜构造,岩层产状一般为18020。其原为隐于淮北平原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