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567865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单 位:商丘市第九中学姓 名:史 春 杨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商丘市第九中学 史春杨一、教材分析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内容繁杂,概念较多,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情况,准备给学生一些现实的资料和接近他们生活的素材,希望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自主的建构概念。学习本节内容,为使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由于我所教的班级里农村住宿生较多,他们平常和外界交流很少。对于传染病的内涵知之甚少,特别是一些概念像病原体,传染源,传布途径等,更是无从知晓,因此这些概念是所讲重点

2、。八年级学生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所以在设计活动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引导他们对资料进行分析,使课堂体现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新理念。三、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4.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5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四、重点和难点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以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难点:了解和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

3、活,关怀他人的情感。五、教学策略1、让事实说话,充分发挥数据的力量,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传染病知识的重要性。2、精心设计活动,利用活动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六、课前准备教师:PPT课件,常见传染病的数据、挂图或幻灯片。搜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和录像片。学生:预习新课,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七、课时分配 1课时八、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播放h7n9流行及防治情况视频。导入新课观看短片,引发思考,积极讨论,指导学生观看短片、提问,引出主题。一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引导学生列举自己所知的传染病总结传染病的定义开展活动,讨论,交流,归纳提问:传染病有哪些特征?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传染病每个

4、活动小组的桌子上放一杯面粉,有小组长记录,记录本上写好第一轮握手,第二轮握手。每个学生在和同学握手之前需抓一些面粉在手里。用样的活动让学生感知传染病的传播速度。调查学生对传染病的了解情况,引出问题:给传染病下定义分析、讨论、交流、归纳出传染病的特征。提问:传染病的特征二传染病的病因: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交流课前调查的传染病及生活中采取的应对措施。观察课本上常见的几种病原体图片,说出这些病原体分别引起的疾病以及传播途径。列举身边常见的传染病,并分析其病因。增强感性认识。归纳出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件展示图片。提示、补

5、充、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出传染病的类型。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分析资料:(1)流行性感冒的起因、特点、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的途径。(2)肝炎的传播途径、采取的预防措施。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学生在阅读课本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身边的实例,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的感性认识。 分析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进一步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了解艾滋病的几种传播途径。出示事例,补充、引导学生分析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想像、创新。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观察分析课本的图

6、片资料,归纳出几种常见的预防措施。 结合身边的实例,分析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观看并归纳出预防的措施,进行自我教育。 观看并充分认识到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预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分析出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针对图片提出问题。结合“非典”等疾病对学生进行教育。播放各类传染病的录像。提供给学生一些艾滋病的资料(最新报道)和播放艾滋病的宣传短片,对学生进行教育五传染病流行现状原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有死灰复燃,卷土重来。20世纪80年代后,又相继出现了艾滋病(1981)疯牛病(1985年)SARS(2003)H7N9禽流感等新型传染病。疫病的爆发越来越频繁,原来

7、是几十年一次,后来是几年一次。现在是几乎每年一次。这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了解传染病流行现状,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了解传染病流行现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六课堂测评学生积极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七课堂小结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想到的问题,以及今后注意的方面。指导学生间的补充和交流,并鼓励他们把所说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七、板书设计: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二、传染病的特征:传染性、流行性三、病原体:这些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四、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五、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六、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八、教学反思:这节课的知识面较多,包括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等。在教学过程中,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讲不完的现象,所以要注重节奏。还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用一些鲜活的事例,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真正达到以兴趣为前提来主动学习的目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