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3-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同(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564064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3-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同(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3-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同(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3-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同(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3-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同(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3-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同(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3-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同(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3-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同(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3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 2一、选择题1有些学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 ) 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 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 加以改进和补充。 ”对上述评语中的关键词语的 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不应消灭”指的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B. “经济的营运”指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C. “改进和补充”指的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D. “福利国家”指的是政治民主化资本主义国家【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

2、息的能力, 由材料中的信息“这种经济的营运, 并不 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 “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可知“经济的 营运”是指国家尚未干预之前的资本主义,也就是私人资本主义。220世纪 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 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梯子”是指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 “安全网”是指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保障政策C. “梯子”有利于避免经济危机,促进社会稳定D. “安全网”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答案】 B【解析】 本题涉及到了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

3、 是时政热点问题, 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能力。 “梯子”是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避免经济危机, 排 除 A、C 两项;“安全网”指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保障政策,但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措 施也造成了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3有人曾把 20世纪 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 美国人民在物质满足的同时, 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 因有 () 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改变 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 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A. B.C.D.【答案】 D【解析】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

4、流价值观仍是西方的价值观, 并没有发生改变, 排除含 的选项。4. 在德国,俾斯麦任首相期间, 1882 年德国议会通过疾病保险法 , 1883 年开始实 施强制疾病保险,疾病保险基金由雇主承担30%,雇工承担 70%。1884 年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6 年此法应用于农业工人。 1899年德国议会通过了老年保障法 。这三项社 会保险法的实施 ( )A. 有利于构筑德国近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B. 是俾斯麦为了完成德国的统一而采取的重要措施C. 对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了推动作用D. 体现了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德国社会

5、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对当时和以后资 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的示范作用。三项社会保险法是德国完成统一后采取的措 施,排除B项;当时没有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 D项所述,排除D项。5. 有人认为, 20 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经济使漫无限制的自由与残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的矛盾得以解决, 从而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到了一条健全的中间 道路。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A. B.C.D.【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1973 年,发达国家

6、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结束, 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为了走出困境, 这些国家 纷纷调整政策,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故不 正确,符合题意。6.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 1/5 ,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A. 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 美国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C. 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兀贬值加剧D. 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答案】 A【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 美国政府的做法,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体现了二战 后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7、。7. 世界史现代卷指出:“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 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 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 主义国家 ()A. 普遍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B. 企业所有权发生本质性变化C. 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D. 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答案】 C【解析】 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企业, 这体现了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 西方国家在二战后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政策,排除A项;企业所有权在实际上仍然属于少数

8、资本家,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排除B项;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8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 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劳资关系C.缓和社会矛盾D.重塑政府形象【答案】 C【解析】福利制度的实施主要是针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富分化引起的阶级矛盾而采取的 措施,这些措施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刺激社会消费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目的。9. (2012 临沂)到现在为止,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正 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下面对“新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国家对

9、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预B. 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C. 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福利国家”D. 新经济出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答案】 B【解析】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干预, 但政府实行的是指导性的管理, 并 没有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10. (2012 苏北四市)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 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 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C. 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D. 开创国家垄断

10、资本主义模式【答案】D【解析】A项符合荷兰,B、C两项符合英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的是美国罗 斯福新政,所以选 D项。11. 下面是1983年美国家庭股票持有情况统计表超级富户非常富户一般富户其他户户数比重0.5%0.5%9%90%股票比重46.5%13.5%29.3%10.7%该表反映出美国社会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A.对企业控制力下降B.贫富分化严重C.劳资矛盾尖锐D.工人阶级日益贫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从表格来看,占户数比重很小的富户拥有全部股票的89.3%,而占总户数90%勺其他家庭所持股票仅占全部股票的10.7%,这充分体现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其

11、他三项材料未体现。12. 有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的过程。你认为这只“看得见的手”是指( )A.混合经济B.国家干预经济C. “新经济”D.福利经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材料强调的是“ 20世纪30年代”,而A、C D三项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B项符合题二、非选择题13. (2012 江苏 23)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 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

12、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

13、,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 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

14、;保障儿童利益。(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 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获取信息阐释问题的能力。第(1)问背景主要从经济危机发生上分析;措施据所学归结出三大措施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数据内容从缩小差距和儿童利益上分析。第(3)问原因主要从福利制度的弊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归结。第 (4)问主要从政策决策、协调、资金来源上分析政府的角色。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

15、济工作, 通过了社会保障法 , 采取社会保障措施, 对失业者、 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 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 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材料二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一个叫汉斯的德国公民, 现年 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 他一家 5 口人, 每月可以从社会保障局领到 1255 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 750 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 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 2000 欧元。目前,德国职 工月平均工资是 2800 欧元,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多多少。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