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55972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1=1按省就业服务局关于在重点监控乡镇开展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北湖区石盖塘镇采取据实 填写“重点监控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与 村干部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 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 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收入等作了一系列调查,掌握了 第一手资料,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 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石盖塘镇位于郴州市南郊,是北湖区“城郊新镇、工业 重镇、经济强镇”,镇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市经济

2、十强 乡镇行列。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有总人口 11950人,其中农村人口 9406人,城镇人口 2544人,有农 村富余劳动力2343人;劳动力年龄结构为:16-20岁之间的 劳动力180人,占%;21-40岁之间的劳动力1506人, 占%;41-60岁之间的劳动力657人,占%。知识结构为:初中 及以下文化1533人,占;高中、中专以上文化800人,占。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个特点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 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 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 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

3、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 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 3%左右。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北湖区石盖塘镇农村外出务工 人员遍及全国各地,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珠江三角洲及 郴州市区等地区。随着北湖区石盖塘镇镇域经济的加强,宇 腾化工、裕湘面业等企业扩产,在镇区就业的农民工有增加 趋势。3、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 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 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 属亦工亦农性转移。4、依然以从事纯体力劳动为主。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 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 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

4、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 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 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5、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 务工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种 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蓄了一定资金,积累了一定 的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便充分利用自 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从而真正发家致富。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仍存在盲目性。改革开 放以来,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最主要的方式, 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 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

5、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 农村劳动力无序化流动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 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 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同时也给输入地的 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 些负面影响。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相对偏低。据调查,外出 务工劳动力整体收入偏低,其中月收入800元以下的有572 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800-1500元的有1480人, 占%;1500元以上的有284人,占。同时,他们工作存在不 稳定性,据调查,长期在一个地方务工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 的38%,两个以上地方的占62%。3、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

6、的保障。由于长期 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 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机会上, 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 限制;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 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 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外出务工人员中与 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其中一部分合 同签订不规范;参加养老保险人员64%,少数参加了工伤保险。 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 律法规,但完全落实到位仍需要一段时间。4、较低的素质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 动力

7、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 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 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受农村劳动力素 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较高层次 的产业,转移领域也越来越窄。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1、健全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采 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 软件建设和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及村级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 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 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有效地促 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 创造良好

8、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 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 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积极探索农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 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 保障制度。2、抓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首先要进行 思想引导。引导农村劳动力不要盲目地挤大学这张门,要认 识职业技能教育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路。其次,要加大培 训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 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培训机构 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 础上,建

9、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 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 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3、筑巢引凤,努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近年来,北湖区石盖塘镇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引来了一 批企业落户北湖区石盖塘镇,吸纳了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 移就业。如宇腾化工公司共安置农村劳动力561余人,裕湘 面业共安置农村劳动力519余人,全镇约有1080余人被园 区企业吸纳安置。今后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 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

10、引资,努力拓展二、 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 就业转移,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同时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给予返 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 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4、搞好服务,切实维护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首先, 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 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 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 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 或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 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 活上所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 事件处理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