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术后腹胀的护理进展林丽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55960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部术后腹胀的护理进展林丽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腹部术后腹胀的护理进展林丽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腹部术后腹胀的护理进展林丽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腹部术后腹胀的护理进展林丽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腹部术后腹胀的护理进展林丽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部术后腹胀的护理进展林丽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部术后腹胀的护理进展林丽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腹部术后腹胀的护理进展【关键词】 腹部手术;腹胀;护理腹部手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可分为开腹和腹腔镜两种。术后并发腹胀是临床上常见且棘手的护理问题。重度腹胀不仅会引起病人的不适,而且会影响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来减轻患者的腹胀情况,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关于腹胀的原因,治疗方法及其护理措施进行综述。1 造成腹胀的原因 1.1 手术种类 有研究表明,同样是腹部手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较妇产科手术患者要长,说明手术种类是影响肠蠕动恢复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1。手术中对肠管的刺激或腹膜撕裂破损,加上腹腔开放使热

2、量散发及放置腹腔引流管等因素,引起自主神经反射,导致肠壁肌肉舒缩功能紊乱2。1.2 麻醉方式 腹部手术常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或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术后肠蠕动恢复1。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时,由于胃肠道蠕动受抑制,肠腔内积气不能排出,且术前未插胃管,麻醉时气体吸入,术中见胃比较胀,术后出现腹胀。有资料表明,术中接受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的结肠切除术病人,其术后肠麻痹发生率比全麻下施行手术的病人低3。1.3 电解质紊乱 手术前后常规禁食水,导致低血钾,使胃肠肌肉张力降低,胃肠蠕动减慢,因此易造成腹胀。手术时间长可造成CO2吸收增多,造成高碳酸血症,增加肾脏

3、分泌H+与重吸收HCO3-,导致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又可引起低血钾,从而引起或加重腹胀4。1.4 术后镇痛 阿片类药对肠功能的抑制作用早已为人们所知,吗啡可作用于脊髓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直接通过外周神经作用于小肠,抑制肠蠕动。2 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法2.1 心理护理心理学家潘菽教授说5:不仅药物能治疗疾病,良好的心理因素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身体和精神疾病也常常起到治疗或有助于康复的作用。术前与患者多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减轻患者的焦虑,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手术,术后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2.2 饮食护理 患者术前l d进低渣易消化的软食,当晚进食

4、量减半,在术后6 小时常可开始经口饮食,这样可促进患者肠功能和食欲的及早恢复。王小兰6等报道,术后麻醉清醒后1小时开始咀嚼口香糖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腹胀,消除术后口干、口臭。腹部非消化道手术后6小时给予少量流质饮食,有利于肠功能恢复,缩短肠道排气时间,同时减少痛苦,防止肠粘连,对治疗和预防腹部手术并发症有较好的作用,而饮用番泻叶代替流质饮食效果更佳7。同时有报道认为8术后6 小时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萝卜汤或桔皮水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腹胀。也有文献显示9对于胃肠手术病人,于术后20小时给予病人少量肠内营养(10葡萄糖或能全素),可使肠蠕动恢复时间提前。同时适当地增加青菜、水果等

5、纤维素的摄入量,可避免术后腹胀的发生;禁食牛奶、甜食、鸡蛋等,以免引起肠胀气。所以对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者,要进行饮食宣教及鼓励进食,并向病人讲明早期有计划地进食对胃肠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2.3 早期活动与功能锻炼 早期采取活动干预措施,促使肠蠕动功能尽快恢复,促进肛门排气,可有效预防和减轻术后腹胀症状。腹部手术后的病人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活动时间与排气呈正相关,即活动越早排气越早10。 陈永彤等11通过对照研究发现,术后6h开始活动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术后早期锻炼分3个阶段。第1阶段(术后624 h) 可进行呼吸运动、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第2阶段(术后2472h)可在第1阶段的基础上加

6、大病人的活动量,并增加活动项目,即下床洗脸、刷牙、穿衣、上厕所,在病房走廊行走,加上脐周自我按摩等。第3阶段(术后72 h),在第2阶段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病人的运动强度,以病人能够站立完成各项运动,并逐步提高步行的速度和距离为主要目标。谭美娟12通过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对自创恢复操的应用效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缩短首次排气时间,尽早恢复肠蠕动,是促进病人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术后进行早期活动锻炼,随着气血的运行,促进了全身血液循环,使肠运加快,促进肛门排气,排便,减轻腹胀。2.4 吸氧 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腹胀及肩背酸胀13,持续氧气吸人可加速CO2

7、代谢,故为了减轻腹胀和肩背酸胀感,术中可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100,术后继续吸氧且持续6 h以上;手术结束时协助医生使用吸引器吸净腹腔内残余气体,防止加重腹胀。2.5 术后按摩 术后按顺时针、逆时针依次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缩短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根据血液循环原理、反射原理、经络原理和生物全息论,用大拇指以适度的压力局部按摩双侧足三里及内庭穴,使病人有酸、麻、胀、痛的感觉, 促使肠管蠕动增加,使胃肠功能提前恢复14。而背部按摩即脊椎、腰背至双肩穴按摩可疏通经络气血,是一种十分广泛的物理疗法,术后按摩腰背部穴位,通过刺激体表的特定部位,可对内脏的功能活动起到一定的气血调理作用,

8、从而促进术后病人肠蠕动尽早恢复,肛门尽早排气15。2.6 热敷 资青兰16认为,采用湿热毛巾热敷加薄荷膏涂搽并按摩腹部的方法,可促使肠蠕动恢复。小茴香热敷腹部促进腹部手术后肛门排气的疗效,王丽、冉小燕17观察发现肠癌术后用小茴香热敷腹部能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气体排出,减轻肠腔膨胀,并且利用热传导及辐射作用,促进肠腔的血液循环重新分配,从而改善肠腔膨胀,缓解肠壁充血、水肿及通透性,术后早期给予小茴香热敷腹部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而无副作用。温远辉、朱蕊18观察发现用中药大黄,枳实、芒硝、厚朴、陈皮、木香各等份研成细末,用开水、蜂蜜调成糊状,贴敷穴位(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24h一换,

9、连续敷贴2天能使妇科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有报道认为,通过穴位按摩配合芒硝外敷的方法,有效地促进了产妇胃肠功能的恢复19。2.7 理疗中医认为足三里是阳明胃经之大穴,针刺足三里可调理胃肠气机,调和气血。张力等20发现针刺足三里和内关不但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还可防治术后胃肠痉挛性腹痛。而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或生脉更是融针刺、营养、代谢于一体,既能增加脏腑血流量,提高神经敏感性,又能使脏腑代谢加强,促进胃肠蠕动21。张敏丽23等人通过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认为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能快速,安全,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另有报道采用电脑中频多功能治疗仪2

10、4,直流电的中波频率,取穴:双侧足三里和双侧三阴交穴可防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陆金英25通过对照观察发现,选择合谷,足三里、上巨虚穴位按摩联合足浴能有效地促进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2.8 术后有效镇痛 合理有效的术后镇痛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余奇劲、罗涛1等人研究认为用吗啡、芬太尼分别与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行PCEA(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在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也能缩短肠蠕动的恢复时间,其作用机理是椎管内注人局麻药可使脊髓交感神经传出的冲动被阻滞,而自颅脑发出的副交感神经传出的冲动仍存在,从而使肠蠕动增强。静脉输注普鲁卡因26可使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用5%葡

11、萄糖液加普鲁卡因1g 4 h内匀速静脉输注,每日1次,患者术后基本不用镇痛,且肛门排气时间快于对照组约20 h。术后有效镇痛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因疼痛呻吟吞下过多气体而加重腹胀。2.9 药物应用2.9.1 开塞露纳肛与灌肠 术后6h给予开塞露20ml纳肛,利用开塞露高渗作用吸收水分,使肠内压力增高,刺激直肠壁感受器,镁离子等大部分离子不被重吸收,通过激动M胆碱受体,引起直肠平滑肌收缩加强,肛门括约肌松弛。在无禁忌症的前提下,灌肠可以改善腹胀。术后12h开始给予党参、茯苓、赤芍、丹参、生大黄等27,者复方大承气汤28或者通腑合剂29中药高位保留灌肠。但也有研究发现30预防性术前灌肠者腹胀出现及持续

12、的时间与未灌肠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肛管排气也可以减轻胃肠胀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胀。2.9.2 口服药物 中药方面:口服四磨汤31、参朴汤、肠复宁口服液和番泻叶浸剂等可促进结肠直肠收缩,引起排便反射,使排气时间提前。西药方面:(1)吗叮宁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和腹部手术后肠蠕动减弱或肠麻痹,效果显著。(2)多潘立酮,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增加胃肠蠕动。(3)西沙必利,是一种新型的全胃肠动力药,通过选择性增加肠肌层神经丛节后处乙酰胆碱的释放而加强胃肠运动。2.9.3 静脉给药 (1) 有研究表明32,小剂量红霉素直接作用于胃肠平滑肌产生收缩效应,

13、促进小肠动力。可用红霉素0.3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2)静脉补钾。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减轻腹胀。张卫华等33报道术后早期补钾,使血钾保证在正常范围内,是术后肠蠕动早日恢复的关键。3 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术后胃肠道处于暂时性麻痹状态,肠蠕动减弱或消失,会引起患者腹胀。重度腹胀患者极度不适,膈肌上升致运动受限引起呼吸困难,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同时腹胀不利于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34。故早期促进患者排气是腹部手术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的关键。因此,缩短术后第员次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正常的肠蠕动是术后患者恢复过程中非常重要且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已有较多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促

14、进腹部术后胃肠蠕动恢复,如术后麻醉清醒后咀嚼口香糖,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活动, 术后有效地镇痛,术后按摩、热敷和理疗等。护理应该尽可能结合病人具体情况联合应用各种方法,缩短治疗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1 余奇劲,罗涛,蔡忠香,等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肠蠕动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3):442-4442 蒋俊梅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研究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7-83 Aitkenhead ARAnaesthes in and bowel surgerBr J Anaesth,1984,56(1):95.4 李向荣,彭顺秀,覃丽华,等.腹

15、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7,5(11):21-23.5 牛腊红,刘涛.情绪与健康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3):544-545.6 王小兰,廖慧敏,高丽莲,等.咀嚼口香糖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938-939.7 司荣吉,张秀伟,刘玉芬,等.番泻叶代茶饮用对肛门排气的促进作用.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3,26(3):212-213.8 腾爽.桔皮、萝卜汁对妇科手术后患者排气时间的影响.山西护理杂志,2000,14:1219 徐鹏远,谭晶,许世才,等.腹部手术病人早期少量肠道喂养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0,8(2):107-108 .10 霍雅丽,孙心宁,王伟,等.腹部术后病人下床活动时间对肛门排气的影响.护理研究,2001,15(4):217-218. 11 陈永彤,方文,诸蕊玉,等.腹部术后早期锻炼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34-835.12 谭美娟.自创恢复体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