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分式恒等变形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55881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1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数-分式恒等变形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奥数-分式恒等变形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奥数-分式恒等变形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奥数-分式恒等变形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奥数-分式恒等变形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数-分式恒等变形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数-分式恒等变形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式恒等变形方法一、通分:直接通分;逐步通分;移项通分;分组通分;分母因式分解再通分。例1. 若,且,求的值。(1/8)例2. 若,求的值。(3)例3. 求证:例4. 设正数x,y,z满足不等式+1,求证x,y,z是某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析与证明】原不等式可变形为z(x2+y2-z2)+x(y2+z2-x2)+y(x2+z2-y2)-2xyz0因式分解得(x+y-z)(y+z-x)(z+x-y)0所以三个括号内的数全正或者1正2负,因为x,y,z全正,所以不可能1正2负(证明略)所以三个括号内均为正数,所以x,y,z是某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例5. 求分式,当时的值【解析】 先化简再求值直接通分较复

2、杂,注意到平方差公式:,可将分式分步通分,每一步只通分左边两项原式例6. 若实数a,b,c满足,求证:.【证明】:由已知得到,有,则a,b,c中一定有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例7. 化简:【解析】 原式例8. 计算:【解析】 设+解之得同理:,原式+用因式分解再通分法比较好补充:化简分式: 例9. 化简【解析】 按照分式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化简:例10. 化简:【解析】 原式 例11. 已知,求证例12. 已知,求的值【解答】:由;可得;答案为1;例13. 已知,求代数式的值。()方法二、约分:分子、分母先因式分解再约分例14. 已知分式(1) 在什么条件下此分式有意义?(2) 在什么条件下分式的值为正

3、、为负?(此问要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超纲)(3) 分式的值能否为0?【分析与解答】:(1)x,y的绝对值都不是1(2)原式=(1+x)(1-x)/(x+1)(x-1)(y+1)(y-1)=1/(1-y2) 所以当y的绝对值小于1且x的绝对值不等于1时,分式为正 当y的绝对值大于1且x的绝对值不等于1时,分式为负。(3)不能例15. 化简:【解析】 原式 例16. 化简:【解析】 原式 例17. 化简:【解析】 原式补充:化简【解析】 按照分式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化简:补充:化简:【解析】 原式例18. 化简: . (a+b+c)方法三、倒数法例19. 若,则=_【解析】 解析: 由,故例20. 已知

4、,则=_. 若,则=_. 若,则=_【解析】 本小题是一个简单题,也是这类题的一个最基本、最原始的模型!,本题在例题的基础上,对已知条件稍作变形,待求式也稍作变形本题在上个例题的已知条件上稍作变形,实质是一样的!点评:倒数法是指利用已知条件中隐含的倒数关系,或者对已知条件、待求式作倒数变形,以便快速、准确地求解问题的一种方法,对于本题而言,已知条件中存在(或隐含)倒数关系,这类题目比较简单补充:已知,求分式的值 如果,那么的值是_【解析】 () 由, 故例21. 若,则_【解析】 由,故原式例22. 设,则的值是( )A. 1 B. C. D. 【解析】 由可知,原式例23. 己知 ,求的值。

5、 补充:已知,求的值例24. 设,求的值.【解】:两边同除以,因式分解得到;答案为2或3;例25. 已知,且,求x的值。例26. 已知,求下列的值方法四、等比定理、设k法例27. 已知:,求k;例28. 如果,求的值。例29. 若,则的值是_或_.【解答】:0或2;例30. 若,且,求的值。(8或-1)例31. 若,且,求的值;【分析】等比性质;x=y=z或x+y+z=0;原式=8或-1例32. 已知,求证。补充:已知,且,求的值。(9)例33. 已知,且,求.(0)例34. 已知,且,求证或。例35. 已知,求的值。(1)方法五、巧变“1”例36. 若,求证:【解析】 解法1:因为,故,则,

6、注意到,故上式解法2:因为,故,.则解法3:由可得,则点评:使用各种各样的代入方法进行化简,题目赋予的信息要充分利用.三种解法的思想是一样的,但是细微之处需要大家用心揣摩,尤其是“”在其中的使用,更是值得细细品味.当然,我们也可以通分后再代入计算,但是存在一个问题过于烦琐,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思路例37. 已知,求证:【解析】 ,即,故,则,故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可得,进而,则,故,从而故,展开并化简,可得,即,从而故点评:本题的证明过程非常复杂,其中有一个步骤很关键,就是拆分部分分式的时候,我们从左边的式子里面提出两个,从而让整个式子得到简化补充:若,求证:例38. 若,解关于x的方程

7、例39. 已知,求的值。 答案:1例40. 设a、b、c均为正数,且a+b+c=1,求证。(结合均值不等式) 方法六、换元法例41. 化简分式:【解析】 原式中只出现了和的形式,而且,因此可用换元法。令,则原式例42. 计算【分析与解答】换元法;(n2+m2)/(n2-m2)例43. 化简+【分析与解答】利用换元,令x-y=a,y-z=b,z-x=c 得原式=1例44. 设a,b,c是实数,且,求分式的值;【解答】:令,xyz0,由已知得到,化简得到;又由;两式相加得到,则ab,bc,ca;得证。例45. 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是,求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根?例46. 若,求的值。(36)例47. 已

8、知,求证:.【证明】:; 换元:令,则,故例48. 设x、y、z都是正数,求证。证明:令,则,则原不等式变为例40.方法七、巧解方程组:消元思想;整体相加(减);整体相乘;两两相加(减);倒数例49. 已知三个不全为零的数x、y、z满足,。求的值。(1)例50. 已知,求的值。(2)例51. 已知,其中x,y,z互不相等,求证:.【证明】:易得到,得到;得证;例52. 已知,其中x,y,z互不相等,求t的值。(1或-1).【证明】:易得到,得到;得证;例53. 已知,求的值。(1)例54. 解方程组: (x=y=z=0或者x=y=z=1/2)例55. 解方程组: (x=23/10; y=23/

9、6; z=23/2)先通分,再取倒数,整体相加,然后用这个和分别减以上三式,然后相除,得出x、y、z之比,按比例设未知数,带入原方程即可。例56. 已知,求证:【证明】:;补充:已知,求证:例57. 已知,且,求证:,且.【证明】略。方法八、降次思想例58. 已知,求的值。(1)例59. 已知,求的值。(2005)例60. 已知,求的值。(5.1,先倒数,再升次)方法九、裂项:因式分解再裂相例61. 计算:例62. 化简【分析与解答】拆项法;例63.例64. 化简:例65. 求证:例66. 化简【分析与解答】拆项法;原式=2/(b-c)例67. 化简分式:【解析】 三个分式一齐通分运算量大,可

10、先将每个分式的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再化简原式例68. 化简:.【解析】 本题涉及因式分解的一些技巧:我们发现,故同理,故点评:本题以及下面两道题目的基本模型都是,三个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对技巧的考查和要求越来越高也可先因式分解后再通分。例69. 化简:.【解析】同理,故例70. 化简:【解析】同理,故例71. 若,且,求的值【解析】 由题意可知,故 例72. 设正整数m、n满足,且,则的值是多少?方法十、化为真分式:部分分式化,求最值或整数解例73. 将化为部分分式【解析】 ,故设比较两边分子对应项的系数,得 解之得【变式】 化为部分分式【解析】 设,通分后比较对应项的系数,得解得:【变式】

11、将下列分式写成部分分式的和的形式:【解析】 因为,所以我们假设其具有的形式.两边同时乘,得:比较同次幂的系数可得解得,从而例74. 将下列分式写成部分分式的和的形式:【解析】 因为,故可假设其具有的形式,则有:比较和的系数,可得方程组从而因此例75. 将下列分式写成部分分式的和的形式:【解析】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分母的结构,根据前面所提及的知识,此处可以设部分分式的和的形式为通分之后,两边的分子应该相等:令,得到;令,得到;令,得到;比较的系数,得到于是:点评:请注意,除非万不得已,要尽量避免将右边的式子全部展开之后再与左边的式子比较系数,这种方法会占用大家不少时间,并且可能会造成错误【变式】

12、将下列分式写成部分分式的和的形式:【解析】 观察分母的结构,我们可以设通分之后比较分子,可得:令,得到,即;令,得到,即;令,得到,即;令,得到,即;令,得到,即;由此解得 从而例76. 若,。求证:。例77. 已知x为整数,且为整数,则所有符合条件的x的值的和为多少?例78. 求最大正整数n,使得能被整除。(890)例79. 求方程的整数解。(分离变量,化为真分式)例80. 求方程的正整数解。(分离变量,化为真分式(x,y)=(2,2008),(6,412),(402,809),(2006,4013)例81. 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解答】:当x1时,原分式有最小值4。例82. 当x为何值时,分式可取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x=-1, 最小为4;部分分式化、配方,或用判别式法)例83. 已知,是否有最值,最值时多少?(x=2,取最大值2)十一、杂题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