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学生逆反心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55615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学生逆反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学生逆反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学生逆反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学生逆反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学生逆反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学生逆反心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学生逆反心理 哈尔滨市第四十中学 张洪平 健康是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世界卫生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诸多国际关系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培养人才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逆反心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中存在的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 逆反心理,在中外传统心理学概念中没有提及,然而,却是我国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其实质在于突

2、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非我)的不尊从(或抗拒)。“逆反心理”,与西方心理学讲述的“违谬”、“心理感应抗拒”,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它是集正确逆反与错误逆反于一体,逆反与认同相伴行的复杂心理现象;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二、逆反心理在中学生中的表现 第一、超限逆反。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如家长总要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其它毛病,而不给予理解或帮助;教育者不分对象的觉悟层次或问题性质,一概过高的“上纲上线”、批评指责),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既主体执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让他东、他偏

3、西,叫他打狗他骂鸡”。 第二、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自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主体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说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以示不满。 第三、信度逆反。表现为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虚假产生怀疑。如教育者所谈及的内容无可非议,而本人的人格却不端正;或本人的人格无可非议,而传播的内容却是虚假的(或含虚假的成分);再则,其人格及传播的内容无可非议,可对内容的表达分析不能(或不能充分)说服学生。这样,都会引起受教育者对施教者本人或传播的内容(甚至对其本人连同内容)产生怀疑,拒不遵从。 第四

4、、禁果逆反。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往往成年人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他们反而越想接触。如玩电子游戏、交异性朋友、晚自习偷看电视球赛、甚至喝酒、吸烟、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等,实属禁果逆反。 第五、自主逆反。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如家长或老师动机良好,却用喝斥、讽刺、打骂、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或从相反的角度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等等,都会引起主体对施教者的不满、抵触,如双方互相喝斥、打骂,或互不理睬等。 第六、归因逆反。即他人的说教、做法并无错处,而动机不良引的逆反心理。如教育者无意表扬了一位做了好事而动机不良的人、或尽管他人的言行有助于主体,但其动机不良,

5、就会引起这种归因逆反。 第七、失衡逆反。信息传播者的言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如教育者的言教无误,而身教差矣;学校说教与社会实际相差甚远等。其说教内容就可能被学生“反其道而行之”。 此外,在教育实践中还有一种人格型逆反。即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执拗、怪僻、暴燥、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主要是老师、父母或同学)。这种人格型逆反的学生多见于男生,而且他们的家长(特别是父亲)多有同样倾向。我校各个年级都发现过类似的学生。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要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

6、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首先,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不端的人格、虚假的内容、粗暴的手段、片面的思想方法等的不满、抵触),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时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第三、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错误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如主体连同不端的人格与正确的信息、或良好的动机与生硬的

7、态度一并逆反),教育者本身并引导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发展的看待自我与非我(他人、社会),从而不断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四、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我们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更应重视这一点。 1、学生心理获得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不断启发学生自己

8、的心理力量,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引导和激励学生了解自我,改善自我,并不断地调整和提高心理素质,进而成为适应环境,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受社会欢迎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学生的启发、帮助、引导、激励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这些工作的最终的还是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成为一名身心健康发展的人。只有学生在认识和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才能起到完善自我和教育自我的目的,这个过程是教师不能替代的,只有学生自己亲自体会才能得到,不能用是否做了这方面的教育为目标,而是学生是否接受了,并起做用了为目标。 2、学生始终是心理健康教学过程的主体心理健康教育不论用什

9、么样的形势或手段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认识自我方面、价值取向方面等等。我们在接触到学生的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去作判断和下结论,也不是将自己的个人愿望直接变成学生的要求和愿望,而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沟通,平等看待学生的问题,也就是平时我们所提倡的“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学生才会坦诚他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想法和要求的由来,以及需要关心和支持在哪方面。在此基础上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提出供学生采纳的建议和方法,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认真的思考,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及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条件采纳有关建

10、议,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同是考试焦虑的心理反应,但不同的的学生是因不同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必须由学生自己谈出来,自己借助老师的帮助去认识自己的问题,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心理教育过程学生成为主动者,是主体而不是被动者,才能有实效。 3、教育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是学生要认识、理解、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也是问题所在,这种需要同时又是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我们有中学生心理导向课教材,教材内容、形式很适合于学生,但是因为这不是一种知识传授课本,而是心理成长的指导课本,我在给高一各班上时,尽量做到先听班主任和班干部分析班上的问题和需要,不是单纯按教学

11、计划进行,而是根据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给学生一个有想法、有问题,能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和机会表达出来的形式,增加实效性。因为找到了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他们急切要认识了解的问题,或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心理课上会很关注你提出来的问题又是他们关注的问题,表现出主动参与和积极探讨的热情。在老师因势利导组织下进行深入的开放式的讨论,学生在受尊重,被理解,平等和谐的气氛中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如果单纯把心理教育课变成知识传授课,或思想教育课,学生的需要没有得到老师积极的关注和理解,形成师生没想到一起,两个频道不同步,自然不能形成信息沟通而起不到指导的作

12、用。对个别寻求帮助的学生更要从他的需要出发,针对个体发展需要问题,进行工作。引导学生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理解他人,悦纳他人;适应环境、悦纳现实,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好,作用就好,效果就明显。 4、教育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育形式是为教育内容服务的,教育形式必须适合于学生主体的年龄特点,高中学生生性好动,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参与意识强,在同一问题上关注同伴的观点、态度和经验。 所以心理课的主要形式,应是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在互相倾诉中,在角色扮演中,在情景体验中,在小品表演中总的是在学生亲自参加的活动中得到心理体验,这些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可以保证教育内容的贯彻和教育效果的实现。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