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555713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2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且三地距离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25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参考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不同

2、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26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参考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来看,由于国家统一,南茶北运,北方对喝茶习俗认识得以改变。27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

3、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参考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越来越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才有对于宦官在读书学习方面看法的改变。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专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L改变了不索取原价分文”的做法,说明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成为商品进入市场

4、的趋势明显。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参考答案:D解析:广告号召“思想日新”“谋卫生”,追求国家进步,反映出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

5、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参考答案:D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的增加,说明通过抗日战争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

6、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参考答案:C解析: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32.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参考答案:D解析: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下场往往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不是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

7、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发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参考答案:D解析:“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说明教会认识到民众作为“人”的利益和要求,宗教理论开始变化。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驶了宪法赋予

8、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由于时代的不同而对历史著作的内容进行取舍,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9、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

10、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参考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严禁地方开矿,政府严加控制矿产;19世纪70年代政府允许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开采矿产。原因:受西方生产方式的影响,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对维护统治的方式认识有所变化,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2)特点:优先

11、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有计划地开展矿业普查和勘探工作,重视对特缺乏资源的普查和勘探。意义:有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支持。解析:(1)政策的差异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等信息归纳出雍正年间的严禁地方开矿,政府严加控制矿产的措施;根据材料中的“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归纳出19世纪70年代的政府允许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开采矿产的措施。(2)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12、”“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其意义应当联系教材,从这种政策对“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影响来回答。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世纪末期机撬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tf时和创.近我早期在伽利喀等人研究的忠础上,发明了群丝,钟的林确度提高.轲越出怀表.在很畏一段时间内.仲表价格昂青.屋于杳侈品.1850年前后英现社会各不阶层都拥有了骨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怖品的手表逐渐为男电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就汽身都可佩氏.20世纪50年代根据

13、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是1秒._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旦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科也能的智能手盘出现.A1钟灰狗演变日举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技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古代据I英)约翰哈萨捷时间社会学等(要求:明确写出所拟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论题:科技的发展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钟表最早的功能就是计时,随着科技的发展,钟表的功能逐渐多样化。从伽利略时代力学物理学取得的成就,到原子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均推动了钟表功能的多样。从简单的计时到成为装饰品,一直到具有计时、信

14、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反映了在科技影响下钟表功能的变化。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伽利略”原子物理技术”、“信息技术”,可以看到科技进步对钟表功能多样化的第响,联系有关史实来说明。也可拟定“社会生活的需要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匕并进行阐述,如材料反映的“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屋匕二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I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等信息,说明钟表功能的多样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45.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

15、”,“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材料二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分)参考答案:(1)原因:河道管理混乱,环境污染严重,政府出资修缮没有效果。(2)困难:措施过于简单,造成群众生活不便;不能得到官民的支持。启示:改革过程在除旧的同时,必须提出新的合理的措施来取代;改革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