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55558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司法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司法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司法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司法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库(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试题库一、判断题1.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实施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公务员。 2.如果行政机关所设的派出机构行使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被诉时,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3.谁主张、的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行政诉讼也不例外。 4.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但不排除对某些事项应当由原告提供证据。 5.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律师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6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的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7.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 8.维持判决意味着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确认。 9.对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

2、机关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 10.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11.行政诉讼费用由原、的被告双方分担。 12.就某一具体行政案件而言,司法裁判优于行政裁决。 13. 内部行政行为可以适用行政复议,但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14.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实施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公务员。 15.如果行政机关所设的派出机构行使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被诉时,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16. 谁主张、的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行政诉讼也不例外。 17.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但不排除对某些事项应当由原告提供证据。 18.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律师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

3、集证据。 19.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 20.维持判决意味着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确认。 21.对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 22.对于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23.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法院判决的可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50元至100元的罚款。 2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收诉讼费用。 25.行政诉讼费用由原、被告双方分担。 26.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27.违反法定程序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标准之一。 28.行政行为在复议或诉讼期间,原则上要停止执行

4、。 2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要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权,就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30.行政机关的一切行为都在可诉范围之内。3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既审查合法性,又审查合理性。3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是被告。33.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34.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35.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收集证据。36.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不能进行审理。37.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即使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也不能因此作出判决。38.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其上诉期是十日。

5、39.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变更仅限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40.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判决、裁定停止执行。41.行政诉讼是行政复议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42.没有及时足额缴纳或解缴税款的当事人,又不提供担保可以申请税务行政复议,不服复议决定,还可以提起税务行政诉讼。43.税务行政处罚在诉讼期间应当停止执行。44.税务行政诉讼的管辖,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45.在税务行政诉讼中,税务机关享有起诉权,又有应诉权。46.当事人对

6、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可以再提起行政诉讼。4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48.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4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与其权利义务不产生直接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50.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申请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5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52.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作为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但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

7、诉讼。55、行政诉讼中,非行政机关不能当被告。56、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未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安机关与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57.当事人对行政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58.行政机关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5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 60.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律应当公开进行。61.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自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处以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6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适用调解。63.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法院可以

8、判决撤销。64.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不可以撤销、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65.行政诉讼中,受害人不可以当原告。66.税务行政诉讼的一审判决中撤销判决是指全部撤销。67.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审理。68.行政证据不能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69.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70.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的诉讼代理人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71.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交换证据之日起提供证据,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供。72.原告或者第三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但能提供确切线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73.

9、行政诉讼案件一般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7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定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75.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交答辩状。76.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理。 77.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78.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原告所在地”是指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7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对行政未予处罚的人

10、直接给予行政处罚。80.行政诉讼中,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原告不同意的,裁定驳回起诉。81.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可以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82.对行政指导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83.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84.人民法院以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判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85.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法院不予准许的,以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

11、审判。86.当事人申请再审行政案件,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87.行政诉讼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其诉讼代理人是可以的。88.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错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责令复议机关重新作出复议决定。89.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提起的诉讼。90.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其他人不可以代为提起诉讼。91.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92.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93.代理行政诉讼的律

12、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本案有关材料,但不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94.行政诉讼期间,一般情况下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9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在诉讼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调解。96.在行政赔偿诉讼中,被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97.行政机关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9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查。99.行政诉讼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100.行政诉讼中,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二、

13、单项选择题1. 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原告特有的诉讼权利之一是 ( B )。 A.委托诉讼代理人 B.撤诉 C.申请回避 D.提起上诉 2.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 D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3.行政诉讼的举证期间是 ( B )。A.第一审过程中 B.第一审庭审结束之前C.第二审之前 D.第二审庭审结束之前4.下列行为中,不可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 B )。A.罚款 B.国防行为 C.没收 D.强行摊派5.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遇到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规定不一致时,由(D)报请国务院裁决 A.当事人 B.受理

14、案件的法院 C.审理案件的法官 D.最高人民法院6.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既申请行政复议,又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C)A.由复议机关先行处理,因为先复议后诉讼是复议与诉讼关系的一般原则B.由法院处理,因为复议与诉讼之间的关系遵循的是司法最终裁决原则C.按照管辖的先占原则处理,由最先收到诉状的机关管辖 D.应当由复议机关与法院双方协商解决7.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调解问题的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B)A.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审理行政案件B.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结案C.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D.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涉及民事争议同样不可调解8. 关于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改变所作具体行政行为问题,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A.被告行政机关在诉讼期间不得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B.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其改变要取得原告的同意C.被告在一审期间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二审期间不得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