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难点习题优秀名师资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55443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难点习题优秀名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难点习题优秀名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难点习题优秀名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难点习题优秀名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难点习题优秀名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难点习题优秀名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难点习题优秀名师资料(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难点习题高一化学必修1重点难点习题 (图象题) 32、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到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mol/L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原合金中Mg、Al质量各多少克, (2)HCl的物质的量浓度。(4.8g 2.7g 8mol/L) 3+33、向含0.02molAl的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Ba(OH)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y(g) 2与Ba(OH)溶液的体积x(m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求图中:V= ;V= ;m= ;m= 。 1212(300

2、mL 400mL 8.55g 9.32g) 34、向100mL1mol/L硫酸铝铵NHAl(SO)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Ba(OH)溶液。 4422(1)直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达最大值,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是: 。 (2)随着Ba(OH)溶液加入,沉淀总的物质的量(y轴)与Ba(OH)溶液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C22两点对应的Ba(OH)溶液体积为:A mL;C mL 23+-2+2-2Al+3SO+6OH+3Ba=2Al(OH)?+3BaSO? 4343+2+-+2-NH+Al+2SO+2Ba+4OH=2BaSO?+NH?HO+Al(OH)? 344423150

3、 250 35、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每份50mL。向其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气体,随后各取溶液10mL,2并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分别向稀溶液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产生CO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2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a)(b)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a)情况下,溶质为(写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标准状况下CO气体的体积2为 。 (2)在(b)情况下,溶质为(写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标准状况下CO气体的体积2为 。 NaOH NaCO 1:1 0.056L NaHCO NaCO 1:1 0.112L 23323(

4、填空题) 36、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己知它们可能是AlCl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以下实验。 3?取440mL甲溶液与120mL乙溶液反应,生成1.56g沉淀 ?取120mL甲溶液与440mL乙溶液反应,生成1.56g沉淀 ?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生成3.12g沉淀 (1)甲溶液为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乙溶液为 溶液,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写出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 (AlCl 0.5 NaOH 0.5 ) 3+37、把NaCO?10HO和NaHCO的混合物4.54g溶于水,得100mL溶液,其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2

5、323+溶液中共含Na的物质的量为 mol。如果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 。其中含Na的物质的量共有 mol。 (0.04 NaCO 0.04) 2338、锌酸(HZnO)盐不同于铝酸(HAlO)盐,锌酸盐能稳定存在,如锌酸钠:NaZnO,铝酸盐则不稳定,极易转化223322为偏铝酸盐,如铝酸对应的钠盐是偏铝酸钠(NaAlO),而非铝酸钠(NaAlO)。 233(1)ZnO类似于AlO,也是两性氧化物,试完成: 23AlO与NaOH(aq)的反应: ; 23ZnO与NaOH(aq)的反应: 。 (2)Zn(OH)类似于Al(OH),也是两性氢氧化物,试完成:

6、 23Al(OH)与NaOH(aq)的反应: ; 3Zn(OH)与NaOH(aq)的反应: 。 2+2+3+3+2+2-2-39、有一透明溶液,可能含有较大量的NH、Mg、Fe、Al、Cu、Na、H、SO、CO 44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此溶液做下列实验: ?取少量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取少量溶液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并逸出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入过氧化 钠的物质的量与析出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推断: (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2)溶液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 (3)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3+2+3+2+2-+2-(H、Al、Mg、SO

7、) (NH、Fe、Cu、CO) (Na) 44340、将铁粉、铜粉、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3+2+(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Fe 、Cu) 3+(2)若氯化铜和铜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Fe、Fe ) 2+(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一定有 ;(Fe、Cu ,Fe) (4)若氯化铁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 。(Fe、Cu) 41、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 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气球膨胀且溶液变为红色,冷却 后恢复无色,则

8、此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 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 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 (溶有SO的品红溶液 溶有NH的酚酞) 2342、将一充满NO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然后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O,试管中恰好充满水时,则通入的O与原22NO气体的体积比为 。若假设生成的溶质不向外扩散,且为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 。 (3:4 1/22.4mol/L) 43、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饱

9、和氯水的方法是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 ; ? 。 (3)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或者?, 。 (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氯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碱性减弱;过量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溶液变成无色;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若再出现红色,则为原因?。) 44、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氯水,为了除去废水中的游离氯, 而且使废水变为中性,有人提出如图所示方案。在废水排 出管的A、B处分别注入一定流量的废烧碱溶液和足量亚硫 酸钠溶液。试写出: (1)A、B处应加入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 。

10、 (2)A、B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 (NaSO NaOH) 23(推断题) 45、A为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试填写以下空白: (1)合金A由 和 组成 (2)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C?E 。 D?F 。 答案:Al 和Fe 46、下列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C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则火焰呈黄色。在反应中产生的水均未在图中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M ,H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 G?H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C 。 D?K 。 答案:Na、AlO、F

11、e(OH) 233 47、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图所示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 请回答: (1)A是 ,B是 ,C是 。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Fe Cl H 2248、下图A、B、C、D、E、F六种物质中除D为单质外其余均是常见的化合物,E和F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D的化学式A ,B ,D 。 (2)E和F可相互转化,图中己标明F向E转化的关系,请写出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HO CO

12、 NaO 222249、下图中每一方格表示的有关的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知B是一种单质,其余物质都是含有B元素的化合物;C是一种钠盐;E是C对应的酸;B和D的晶体都是高熔点、坚硬的固体,且D为B的氧化物(其它不含B元素的反应物及各步添加的必要试剂和反应条件均己略去)。 (1)写出A、D、E的化学式:A ;D ;E 。 (2)在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D的方法可制得含少量杂质的B,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A和B的互变在工业上的实际意义是 。 (3)写出D?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SiCl SiO HSiO 粗硅提纯 422350、从物质A(某正盐)的水溶液出发有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写出

13、A、B、C、D、E、F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 答案:(NH)SO、(NH)SO、SO、NH、KSO、KSO423424232324 51、下图所示的每一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X是 ,C是 ,F是 。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X为 (NH)CO 或NHHCO 4234352、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 (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 (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Cl SO HSO

14、 HCl BaSO BaSO AgCl 22243453、下面框图中各单质和化合物间有以下转化关系,且组成各单质和化合物的元素为核电荷数是118的元素。请根据框图关系判断。 (1)单质A是 ,单质B一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 (2)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甲 ,乙 ,丙 ,丁 。 答案:硅 非金属 SiO NaSiO HO HSiO 22322354、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1)A的化学式为 ,最高化合价为 。 (2)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的化学式为

15、 ,D的化学式为 。 答案:A为Si B为SiO C为CaSiO D为NaSiO2323 (实验题) 55、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3+(1)提出问题:Fe、Br谁的氧化性强, 23+(2)猜想:?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Br,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2致。 3+?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 Fe,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所致。 2(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 b.CCl c.无水酒精 d.KSCN溶液 4请你在下表中写出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4)结论 3+氧化性:Br Fe。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