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系列之一:招聘工作实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549704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系列之一:招聘工作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系列之一:招聘工作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系列之一:招聘工作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系列之一:招聘工作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系列之一:招聘工作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系列之一:招聘工作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系列之一:招聘工作实践(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招聘工作实践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当中,选人是最重要的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有它的管理成本,通过各个职能的成本比例,可以反映更关注哪个。根据美国的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里面,管理成本比重最多的还是选崔 勋人的成本,占19%,福利管理15%,雇佣关系13%,培训开发11%,薪酬管理9%,所以能看出来在人力资源管理里面非常关注选人。如果选对了人,会给组织带来巨大收益;如果选错了,则是巨大损失。都说要选对人,那选对人的标准是什么?我想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选的人是否符合组织的要求。组织有组织的经营理念,有它的价值观,有它的文化。每个人有他的理念,也有他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要看个人的价值观和组织的价值观是

2、否契合。这是选好人的一个要求。 第二,要符合岗位的要求。每个人都在组织里面通过岗位完成组织的具体目标,他是否具有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能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所以一个是人和组织的契合,一个是人和工作的契合。 第三,所选的人是一个人来完成组织目标,还是跟其他的人合作完成?通常是合作完成。所以还要有和团队的契合,和组织内其他同事的契合。 一般在实际选人的时候,前两个方面看的多一些,主要看组织和岗位。如果我们选择的人适合组织和岗位的要求,他会产生一种对组织的认同,能够胜任工作,这样他能够在组织中渡过一个比较平安的职业生涯,能够敬业。如果不适合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他和组织价值观冲突,这种情况也比

3、较多的,他不认同这个组织,同时如果他不胜任岗位的工作,肯定是产生工作的倦怠、工作的压力,这样就不可能在组织里渡过一个比较平安的职业生涯。进一步说,如果不适合组织和岗位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两种。一个是离开,一个是虽然不离开,但是他肯定降低投入。他不认可组织的话,他具有一个小时生产200个产品的能力,但是他不会发挥出来。之所以不离开,是因为离开成本非常高,有直接成本,也有间接成本。对企业也一样,也会给企业带来成本,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员工离职的成本,1972年的时候,一个销售经理的离职带来的损失是185100美金,到了1986年的时候成本更高了,是418500美金。所以我们如果选错了损失很大,

4、选人是很重要的。 除了考虑是以组织为中心还是以岗位为中心外,还要考虑雇佣形式,是临时员工还是固定员工,现在雇佣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发展,常常是多种雇佣形式。哪种雇佣形式对我们是有益的?这也是一种判断和选择。再有一个是有了招聘需求之后,选人是考虑外部还是内部?内部有内部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外部也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另外是什么时候招聘?在多大范围内招聘?这些都是要考虑的,这就牵涉到人力资源规划的问题,在这里我就不细讲了。我主要讲讲具体实施选人。首先我先要说说招聘的规范性。我经常参加企业的面试,因为到学校来面试的特别多,有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整个甄选的过程也是非常规范,比如说招聘信息的发布,

5、还有整个企业发展情况的说明。通过招聘过程来吸引适合组织和岗位要求的更多应聘者,然后通过严格的筛选过程来判断在申请人当中,哪些人是更适合我们要求的。但是我们有些企业的面试是非常不规范的,有些企业在大学整个招聘过程中,由于招聘过程的控制不好,反而给企业的形象带来负面的效果,甚至有的企业在招聘过程当中没有控制好面试的过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说,有一次一家公司来南开大学做宣讲会,你既然来了,就应该要认真地做这项工作,就算你这次不打算在南开招多少人,但至少应该做好企业形象的宣传工作,结果他在宣讲的时候说:“我们刚从北大、清华过来,应聘者很多,原定在南开是有招聘计划的,但是现在看来没有多大意义了。

6、”弄了半天,来的目的就是对付。学生听了宣讲非常生气,那你做这个宣讲会干什么呢? 另外一种情况,很多面试考官的素质比较低,没有控制好面试的过程,比如说我们面试有集体面试,采取应聘者互相讨论的方式。过去是一个一个面试,现在是集体面试,因为这样能发现他们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结果两个同学当时冲突地很厉害,一个同学刚说,另外一个同学就否定他的观点,只要是这个同学发言,所有的不管是好是坏全部否定,最后他说我参加面试的目的不是就业,是为了不让你成功。面试考官一句话都没说,没有控制这种局面,好像是打擂台,让两个人打起来,他在当观众。这些事情对公司的形象确实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控制好这个过程。在选人的方

7、法里面,有直觉式和结构式两种甄选战略。直觉式的甄选战略是凭主观来的,最典型的就是通过面试做出决定,所以选错人的概率是最高的。但是为什么现在还是有很多企业用这种方式呢?因为它的成本是最低的。跟它相对的是结构式的甄选战略,直觉式的甄选战略没有分析各个岗位具体的胜任标准,而结构式的甄选战略是强调通过正式的工作分析,指出从事这个岗位的人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其他特征,所有的判断和最后决策都有客观的标准,主要是以岗位作为标准的。这是一个明显的对比选择,直觉式主要是主观的标准,结构式是至少有一些客观的标准。 我们在甄选的过程中,强调的是所谓的情景式的甄选战略,什么叫情景式的甄选战略呢?我们所选择的人,他的价值

8、观,他的个人特色,他的成长背景跟组织情景是否契合的问题。组织情景有组织的制度或结构,高级领导者等等。选人像选儿媳妇一样。有时候,儿子是满意的,但是儿媳妇的成长背景不一样,来了以后可能生活方式跟这个家庭产生冲突了。最典型的是婆媳关系,所以我们过去传统婚姻里面为什么强调门当户对呢?就是强调情景的契合。在组织当中,也是一样的。一个新员工招聘进来之后,他是否适合我们组织的情景,是否认同我们组织的理念、价值观,以及组织能够给他提供的资源、制度、工作环境等等,甚至是一个团队成员之间的人格、性格特征方面的契合,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以前我们想到门当户对是不是有点太封建了?是不是互相比条件呢?实际后来仔细考虑一下

9、,实际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一个情景契合的问题。 当然有些所谓的门当户对是为了利益的整合。比如说有很多财阀的子女结婚,很多是跟政界人士形成亲家。比如说韩国的SK,是做通讯的。SK现在的总裁可以说是财阀里面的第二代,原来他的父亲是创办人。现在SK的总裁夫人是总统的女儿,这种门当户对是另一回事。在一般家庭里面,所讲的门当户对不是这个意思,更多是强调情景的契合。 还有一种契合,是个人的需求与团队的资源相契合。比如说个人期望很高,要年薪20万,当我的支付能力有限,没法满足你的时候,就没法契合。两种办法,要么你降低期望值,要么组织提高资源。我面试了一个年轻的博士,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剑桥大学是国际名牌学校,一

10、开始我们的期望值也很高,结果面试之后很多老师失望了。为什么?跟他学校的品牌相比较,他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从这个角度讲,他跟岗位不契合。但是我考虑到:第一,不管怎么样,一个年轻博士,才29岁,肯定是有发展潜力的;第二,不管怎么样他是受过国际一流教育的;第三,我们学校跟英国的高校需要加强联系合作,他来了对于这块是有帮助的。同时他也是很看重我们的氛围,也很希望能够到我们这里来。所以我当时就决定要了!我们想方设法,给了他很多特殊的政策,比如说他的科研能力绝对达不到一个副教授的水平,但我们不算名额给他解决了一个副教授。他原定是这学期毕了业过来,下学期安排他的课。后来他发邮件过来,说答辩的时间延期了,原来0

11、8年10月份答辩变成了09年1月份答辩。另外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他说某某学校从国外引进人才年薪给30万,不管怎么样我是剑桥的博士,我不能贬低剑桥的品牌价值,所以我要提出年薪30万,安家费20万,科研启动费10万。我根本没有想到!我就跟他讲:待遇的问题你不要考虑,我们这儿完全是能力导向,高校现在双轨运行,国家给的工资和年薪制的部分完全不一样,年薪制是完全能力导向的。如果你有能力,国家给的工资还不到整个收入的1/5,如果发展的好,今后最终应该得到的报酬肯定会有的,但是刚进来我们学校给你提供的条件只能是国家工资,一个月2800块钱。结果他坚持要30万年薪。我已经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我都拿不到30万年薪

12、,我们还有国外回来的很多博士,他们20万都没有,你要30万,一个刚刚毕业的,我们确实没法。这就是团队资源和个人的期望值没法契合,最终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如果我们给了30万会怎么样?不仅仅是他的问题,影响我们团队其他成员的情绪了。谁愿意啊?刚刚来的,我们都不知道他的投入会怎么样,他能够产出多少东西,我们都不知道。很多团队成员会感到不公平、不服气。 另外一个是个人与团体相融,有人来了之后跟团队之间的同事不契合,也有很多人走的。另外还有个人跟主管的契合,在一个组织当中,人际冲突发生的频率最高的层次是在哪个层次上?在高级管理人员跟员工之间吗?不是。最多的还是在员工跟主管之间发生的。还有一个是个人特性与

13、组织制度或结构相配合的问题。能不能认同,不认同就会产生冲突。再有就是个人与组织最高领导者间的配合问题,这种配合不是直接的,是间接的。这些我们就不细讲了。 我重点讲一下价值观的问题,这个跟企业文化有关系。就是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要匹配。比如一个刚招聘过来的员工,他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的重要组织,它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它有义务保护环境。结果到了企业之后发现企业为了短期利益,有很多破坏环境的行为,那能认可组织吗?不会的。 现实当中我们也会发现由于价值观的冲突而离开组织的情况,有一些个性比较强的,价值导向比较明显的员工,跟组织价值观不契合的时候,不管你的条件、资源怎么样,我就不干这个工作,我就走。比如

14、说有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分到出版社,他就选择某一个出版社,认为这个出版社的价值观跟他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出版社的工作就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做贡献,它不能是完全经济效益导向的。有的书现在只要市场有需求,不管是对人类的精神健康有益无益的都出版。有的书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它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就不给出版。现在的出版社很明显,学术专著没有人给你印,你要印自己拿钱。但是写教材,不用自己拿钱,为什么?它给你带来很多的利益啊。我们写一个教材,学生多少啊?学生用得多,它利益也大啊,所以所有成本都出版社承担。这个学生认为出版社应该是不能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结果他选择了所谓比较健康的,适合自己价值观的一家出版社。过几年这个

15、出版社换了一个老板,他说出版社也是一个经济主体,它要生存没有利益能生存吗?所以不管什么书,该出还是要出,就跟他的价值观冲突了,他就不干了,走了。 员工有员工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影响他对组织的选择,对职业的选择,对工作的态度等等;组织有组织的价值观,也影响对员工的选择。我们所选择的人至少要认同我们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在企业的价值观里面,CEO的价值观对企业价值观的影响很大,某种意义上很多企业的文化反映CEO的价值观。还有一个是创办人的价值观,有的创办人在创办初期的一些经营理念和价值观,逐步延伸发展成现在的企业文化。 举一个韩国的例子,比如说LG,LOGO也是最近改的,花钱改的,L代

16、表Luck,G代表金星。它的创办跟现代、大宇都不一样的,韩国的企业很明显的特征是家族财阀。日本当时的索尼、松下、日立,起家都是家族财阀。但是二战之后,美军执政时期强行解散财阀,所以日本不存在财阀。但是韩国在60年代推行政府主导的经济成长战略,因为工业基础薄弱,要扶持重工业,出口导向,所以当时的背景下不能解散财阀,只能扶持财阀来抓一些重工业,像造船之类的,大宇就是造船的。这样靠政府的扶持,不但没有解散,而且力量越来越强大。家族企业的特点是家族传承,所以韩国好几个系列的大集团公司都是儿子继承。三星也一样,是李秉哲的儿子,现在打官司,李秉哲准备把所有经营权交给他的儿子,这块有很多的争议。 LG跟他们不一样,是两家合伙创建的公司,合伙创业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信任、合作、和睦相处。所以一个姓许,另外一家是姓具,当时提出的理念是和睦相处,所以它的经营理念是“人和”。人和意味着利益相关者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