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骨折及脱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543822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寰枢椎骨折及脱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寰枢椎骨折及脱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寰枢椎骨折及脱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寰枢椎骨折及脱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寰枢椎骨折及脱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寰枢椎骨折及脱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寰枢椎骨折及脱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寰枢椎骨折及脱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安徽医药AnhuiMedicalandPharmaceuticalJournal2021Jul;15(7)?919?寰枢椎骨折及脱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祁金梅,童纪文,杨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三病区,安徽合肥230022)关键词:寰枢椎脱位;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寰枢椎骨折及脱位在临床并不少见,因其解剖位置险要,临近延髓生命中枢,该部位脱位与骨折可造成寰枢椎不稳和脊髓压迫,轻者可有轻度肢体感觉运动障碍,重者出现高位截瘫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我科自2006年3月一2021年12月共对1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加强术前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周密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

2、,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348岁,平均31.6岁.其中陈旧性外伤导致寰枢椎不稳2例,新鲜齿状突骨折伴寰枢不稳9例,枢椎囊性病变病理性骨折1例.本组病例均有颈部疼痛伴僵硬,旋转屈伸活动受限,1例病例有头痛眩晕,伴有肢体麻木无力6例.1.2术前准备术前常规颅骨牵引,行颈椎开口位及侧位x线片,以了解复位情况;并行CT三维扫描及颈椎MRI,测量所需螺钉长度及直径;术前加强护理,防止头枕部及其它部位压疮形成.1.3手术方法6例患者行后入路寰枢椎经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植骨术,5例行颈前路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1例枢椎囊性病变

3、行前人路病灶刮除髂骨植骨术+后入路寰枢椎经椎弓螺钉内固定术.1.4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25个月,平均7.7个月.临床病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神经系统并发症.x线,CT复查螺钉位置良好,无骨不连及内固定断裂,颈椎旋转及屈伸,侧屈功能根本正常.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患者人院时均精神紧张,颈部主动活动,被动活动均明显受限,局部患者躯体感觉运动障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手术平安性,治疗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担忧.因此需对患者和家属加强健康教育,介绍牵引和手术治疗的目的,考前须知及必要性,交待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的配合,让医生,护士,

4、患者共同参与治疗和护理方案的拟定J,列举以往一些手术效果显着的病例,或请同病房同类术后恢复期的患者介绍如何配合手术的经验,以增强病人的信心,消除其顾虑,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使其接受手术.2.1.2体位训练为适应颈椎后人路手术的要求,术前3d开始让病人练习俯卧位,具体方法如下:将被褥与枕头垫起,放置于床的中间,病人俯卧其上,头颈前倾,双上肢自然后伸,从最初每次2030min,逐渐增加到23h.搬动病人时保持颈部中立位,使颈部的肌肉充分放松,仰卧时颈部两侧给予沙袋制动.翻身时正确应用轴线翻身法,一人固定头部,动作要协调,保证搬动时头,颈,胸保持一致,防止旋转及摆动.2.1.3气管食管牵拉训练前入路

5、手术者因牵拉食管,气管,喉返神经等可致术后吞咽障碍,声音嘶哑,呛咳等病症,术前35d让病人练习用手自右向左牵拉气管,食管,以便能够耐受手术的牵拉刺激.具体方法:用2,3,4手指指端从颈部右侧将气管,食管向左侧牵拉推移,或用另一只手协助牵拉,幅度必须超过中线,34次?d,每次持续510min,逐渐增加至每次3040min.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给予雾化吸入,以减轻呼吸道病症.2.1.4排泄的护理患者因术后体位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加之术后切口疼痛,情绪紧张等因素,引起排便困难,甚至尿潴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3结果见表1.表1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时及手术当日焦虑值比拟(n,s)4结论在临床

6、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再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变化,确定其不良的思维方式和信念,并运用心理护理知识和相应的心理护理技巧,教会其各种心理调适方法,缓解焦虑情绪,积极配合,使其树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态,以便更好地应对手术.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接受术前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手术前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边爱平,赵倩.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近期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5):

7、6568.2吴明,陆敏敏.护士非言语沟通能力的研究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21,23(4):60810.3周丽梅.浅谈护患关系与沟通技巧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6(5):767.4李小妹.心理护理(续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4):3149.5张作纪主编.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4901.6程明涵,高玲.子宫全切除患者术后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药,2021,14(9):10901.(收稿日期:20211230)?920?安徽医药AnhuiMedicalandPharmaceuticalJournal2021Jul;15(7

8、)留.因此术前训练正确的床上大小便方法,可减少术后尿潴留和便秘的发生率,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2.1.5饮食护理嘱患者卧床进食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进食的种类,卧床期间进食流质一半流质一普食,进食速度易慢,防止发生呛咳.嘱少量多餐,预防消化道并发症.2.1.6呼吸道管理吸烟患者要求术前2周忌烟.深呼吸练习的具体方法:吸气时双肩放松,气体由鼻吸人,然后屏住2S左右,呼气时慢慢呼出.每日两组,每组1020个.有效咳嗽练习的方法:先深吸气,然后连续小声咳嗽,将痰液咳至支气管口,然后用力咳嗽,将痰咳出.术前呼吸功能的训练可增加肺活量,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促进痰液排出.术后严密观察呼吸情况,正确的体

9、位引流以及加强翻身拍背,配合补充水分及雾化吸入等措施,12例患者均无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2.2术后护理2.2.1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因上颈椎手术可影响延髓呼吸中枢,易引起呼吸功能减弱,故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注意呼吸频率,深浅,呼吸方式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有无憋气及呼吸困难,必要时吸氧,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深呼吸,并备好吸痰装置及气管切开包,当出现明显呼吸抑制时立即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术.2.2.2体位与活动术后24h内应尽可能减少颈部的活动次数及幅度.局部制动不仅可以减少出血,还可以防止植骨块滑脱.由于全麻术后肌肉处于松弛,麻痹及受压状态,所以应定时

10、为病人做被动活动,保护肌肉和关节的活动性,骶尾部应作减压处理,适当做皮肤及肌肉的按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可以有效防止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体方法:术后当日开始按摩双下肢腓肠肌,由下至上,23次?d,30rain?次.术后24h每2h检查皮肤一次,给予两侧腰骶部轮流加枕贴减压贴.术后第一天开始,佩戴颈托,将床头渐进式摇起,平卧时垫34cm薄枕,以保持颈椎正常前凸位.鼓励患者在颈托保护下早期离床活动,按照床上90度坐一床边站一病室内慢走的顺序进行.佩戴颈托时必须松紧合宜,既要到达固定效果,又要防止皮肤受压.护士教会患者家属正确的佩戴方法.本组患者术后37d均在颈托保护下下床活动.1例患者出

11、现体位性低血压,因护理人员在旁及时处理,未造成不良后果.下床活动时要采取措施防止跌伤.2.2.3切口护理术后3d内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渗液,肿胀等情况,前入路手术渗血多时有发生颈深部血肿的可能,血肿压迫脊髓可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而后入路手术因术后长时间仰卧,局部潮湿不透气,切口渗血多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易导致切口感染的发生,因此,需加强切口周围的观察及护理,保持局部清洁枯燥及时更换敷料,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脱出,确保引流通畅.注意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重视患者疼痛的主诉根据情况合理应对.2.2.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神经功能障碍:由于手术中的牵拉刺激,在颈髓周围减压咬骨的操作以及周围血

12、肿的压迫均可造成或加重脊髓和神经的损伤,病人可出现声音嘶哑,术前病症加重,甚至出现四肢感觉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或瘫痪.所以,术后麻醉消退后立即检查患者双手握力,四肢感觉运动功能,有无麻木感,能否自主运动.可嘱患者握拳,抬腿,每2h检查1次,连续检查3d,并将四肢的感觉,运动,肌力与术前相比拟,重点预防脊髓创伤性水肿,血压增高,呼吸减慢的脊髓危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大部分损伤是可逆的,渐进的,及早发现,及时处理至关重要.(2)脑脊液漏:一旦发现引流物颜色淡红色或洗肉水样,24h引流液大于500ml,应考虑脑脊液漏,可将负压引流改为普通引流,必要时拔除引流管.本组患者出现脑脊液漏1例,

13、给予对症处理后自行愈合.(3)防止压疮及感染:定时更换体位,注意翻身时戴好颈托,并采取轴线翻身法,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术后严密观察呼吸情况,正确的体位引流以及加强翻身拍背,配合补充水分及雾化吸入等措施,12例患者均无压疮及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加强伤口和留置尿管的护理.徐敏等认为随着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增长,菌尿发生率也随着提高.本组患者术后留置尿管均不超过72h,无尿路感染的发生.2.2.5康复锻炼从患者入院开始,康复锻炼必须积极科学地进行,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告诉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和重建与其锻炼情况有直接关系,以增强患者锻炼的意识.患者牵引期间鼓励四肢活动,术后麻醉清醒即可进行主动的股四

14、头肌肌肉收缩练习及踝泵锻炼,做向心性按摩,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废用性萎缩,双手进行握力练习及手指屈伸练习.术后留置尿管定时开放,训练膀胱舒缩功能,尽快拔除尿管一般12d拔除.本组患者37d下床活动,视病情遵医嘱选择下床时间,不可千篇一律.加强出院指导,嘱术后继续佩戴颈托3个月,防止颈部活动,坚持功能锻炼,坚持复诊.3小结外科手术是寰枢椎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由于该病损伤部位的特殊性,因此对于护士业务水平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护士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通过本组12例病人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充分做好术前教育及准备,认真实施整体护理,术

15、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防止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地促进病人康复.参考文献:1李家顺,贾连顺.当代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91.2伊红.巨大骶骨肿瘤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21,13(12):15867.3林芬,汪四花,盛少英.16例后路寰枢融合术治疗外伤性寰枢椎脱位与不稳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7912.4胡玉梅,许艳春,吴秀荣.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701.5李红霞,浦培双,杨建芳.上颈椎经口咽寰枢椎松解复位颈后路融合术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2021,15(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