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教师版-_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543585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教师版-_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教师版-_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教师版-_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教师版-_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教师版-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教师版-_(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三复习导学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推断【考纲要求】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考查形式】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复习要求】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是做好此类题的关键;但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可以做到由已知推断未知,由课内推断课外。【学习目标】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 2.突破方法,掌握技巧,加强训练。【探究案】【课堂探究】 (一)字形分析法常见偏旁部首类推规律:“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2、 “隹”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有关;“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索);“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 “王”与玉石有关; “目”与眼有关。(补充)“阝”与土地、地形、地名有关:“阶”“除” “陵”、“陡”、“险”、“陆” “阳”“阴”“ 邓”“郑”“郭”“邢”。练一练: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会意字, “买入”“卖出”)2辽人常越境而汲 (形声字,从“氵”,打水。 )3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眇:会意字,失明。生而眇:生来就失明)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贿赂,用财物等讨好)5夜缒而出,见秦伯 ( 用绳子吊着 )6旦日飨士卒,为击破

3、沛公军 ( 用食物犒劳 )(二)通假推断法。例题引路: 1(课文孔雀东南飞)“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分析:“取”,会意字,从手,从耳,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割左耳作为记功凭据。引申为“拿取”“夺取”等,在此都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通假。练一练: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 通“背”,意为“背叛,违背(项王的恩德)”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见项王 (通“早”,意为“早早地” ) 3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意为“邀请” ) 4以身徇国 (通“殉”,意为“为献出生命” ) 5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顾”和“雇”同音,通“雇”,意为“雇佣” ) 6风吹草低见牛羊 (通“现”

4、,意为“现出” )7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通“蓄”,意为“蓄积,收集” )(三)结构推断法例题引路:1 (2012年高考天津卷C项) 貌袭之,道艺两失。 袭:承袭。分析: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的结构相似,而两句的谓语却意思相反。“貌”是“表面上”,而实际上“道”和“艺”两者都丢失了,“袭”应解释成“承袭”。练一练:1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北”和“亡”对称出现,败亡的士兵 ) 2文过饰非 (“饰”和“文”对称出现,掩盖 )3通五经,贯六艺 (“贯”和“通”对称出现,通晓,贯通 ) 4攘除奸凶 (“攘” “除” 对称出现,排斥;驱除 ) 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用

5、,任用。 )6变姓名,诡踪迹 (“变”为“改变”,“ 诡”与之对称,动词,“隐蔽”。 )7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馀财 )8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占领 ) 9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使亡族 )10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 敬:慎 )1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 同“取”,攻取、攻占)1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 同“愈”,更加 )13头童齿豁(“豁”,缺口,指牙齿稀了,人衰老了。童:山无草木,比喻秃顶。)(四)语法推断法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

6、当定语多是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多是由副词、形容词充当例题引路:1(2013湖南卷第5题A项)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分析。解释错误。结合上下文翻译, “次”应该充当“当受敌”的状语,为“按顺次”。翻译成“驻军”作谓语,造成句子矛盾。练一练: 1烟涛微茫信难求( 处副词位,实在) 楚王贪而信张仪(处动词位,信任)2左右欲刃相如 (处“欲”后,动词,砍杀 )3拜住(人名)袖其疏入谏 (处两名词间,动词,笼在袖子里 )4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羊续,人名)深疾之 (嫉恨,憎恨 )5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宫殿 )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观看 )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的

7、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横渡 ) 7范增数目项王 ( 用眼神示意 )8公仰视木顾使者曰 (回头看 )(五)成语推断法例题引路:1.(2006湖南卷)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分析:有成语 “日薄西山”,“薄”译为“靠近”。2.(2013湖北卷)诸贵假以劲弓,三发连中,诸贵惊服。分析:有成语“久假不归”, “假”前为名词“诸贵”,后有介宾短语“以劲弓”,当为动词“借”。练一练:1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严惩不贷 。 贷:宽容。)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短兵相接。兵:武器 )3善才绳之。 (绳之以法。绳:制裁。 )4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

8、坐 (敝帚自珍 。敝:破败的。 )5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望而却步。却:后退。 )6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前倨后恭。倨:傲慢。 )7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望风披靡。靡:倒,后退。 )8举类迩而见义远 (闻名遐迩. 迩:与“遐”相对,近。 )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殚:用尽,耗尽。 )10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睚眦必报睚眦: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 )11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和衷共济.济:渡水。 )【补充:联系课文推断法】例题引路:(2013北京卷A项)遂受而籍之以归。 籍:登记造册。 分析:课文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中的“籍”即登记。现有“户

9、籍”一词。(六)语境分析推断法例题引路:1.(2013重庆卷第8题C项)见一丈人,刺小船 刺:用篙撑解析:联系整句“过于荆,至江上,欲涉,方将渔,从而请焉”可知。2.(2013广东卷第5题C项) 不痛绳之 绳:捆绑 分析:错误。回归原文“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可知,“绳”当为“约束”。练一练:1(曹植)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倩人”一词,从上下文意推敲,其意应为:( A )(A)请人代笔 (B)模拟他人名作 (C)文章讲求漂亮辞藻 (D)文章有女性阴柔之美2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 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绐: ( 欺骗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