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庙供参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54259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下第一庙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下第一庙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下第一庙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下第一庙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下第一庙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下第一庙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下第一庙供参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下第一庙曲阜孔庙曲阜孔庙始建于战国公元前478年,此后经历两千多年,一直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像孔子像明孔子访道图北宋孝子送终俑群。“ 孝” 是孔子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庙是中国古代朝廷为了纪念孔子,推崇儒学而建立起来的建筑。它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号称“天下第一庙”。孔庙与北京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建筑群”)具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庙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庙宇。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巨人。他所创立的以仁政、德治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具有最持久和最深厚的

2、影响力,在中国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推崇儒学,尊称孔子为圣人,称其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19世纪,孔子思想传入欧洲,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也产生很大影响。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公元5世纪(前478年),在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他生前所在的鲁国国君鲁哀公下令将孔子故居改作庙宇,以供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陈放他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物品。到了汉代,朝廷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被尊至空前的地位。祭祀孔子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的祀典

3、,孔庙也得到了大规模的翻修,并由国家进行定期的维护。此后,汉朝之后的历代王朝都对孔庙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到唐代,孔庙已初具规模,不再只是小小的庭院而是包括有庙门、正殿、两庑、寝殿等在内的多间建筑。至宋朝的天禧五年(1021)年,孔庙又扩大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庭廊庑316间。五代的金明昌五年(1194)年厅堂、廓舍、门庑又增至400余间。而明代经永乐、成化、弘治三朝扩建,终奠定了现有的庞大规模。除曲阜外,在中国其他地方以及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共建有2000多座孔子庙以及200多所孔子学院。它们都以曲阜的孔庙作为范本。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城的中央,从公元5世纪开始,历经

4、2400多年从未放弃过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孔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长145米,面积约8万多平方米,有5座大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整个建筑庞大宏伟,号称“天下第一庙”。孔庙的总体设计及其总体风格孔庙的总体设计是颇为讲究的。全庙由南而北,以垣墙廊庑分为九进,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严谨。空间由窄而宽、建筑由少而多,追求温良、浑厚、凝重、和谐的整体风格。前三进:引导性院落高耸挺拔的苍松古柏的象征作用前三进为引导性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较小的门坊,里面耸立着牌坊和棂星门,门坊高揭的额匾上,极力赞颂着孔

5、子的功绩,给人以强烈的印象。院内遍植成行的松柏,浓荫蔽日,创造出使人清心涤念的环境,而高耸挺拔的苍松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使人既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子思想的深奥。庄严肃穆的气氛,让人敬仰之情不觉油然而生。孔庙的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包括有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及其两庑的历代碑刻。孔庙前奏由棂星门至大中门,为孔庙前奏;大中门起开始有长方形的院墙,四角都置有角楼,近似于皇宫的建筑形制。其建筑雄伟壮观,殿堂的黄瓦与红墙、绿树,交相辉映,喻示出孔子思想的博大高深和功绩的丰伟。供奉儒家贤达的东西两墙,长达166米,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奎文阁大成门大成殿御碑亭再进为宏伟的奎文

6、阁,阁后即为孔庙主体建筑:大成门和大成殿。奎文阁至大成门间,隔一横街,东西有门,其间有碑亭十三座,皆重檐高阁,形体特别宏大,有金、元碑各一,余为明清所建,碑体硕大,为历代帝王所立。奎文阁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阁之首”。“奎”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后人将奎星演化为文官之首。奎文阁原来是孔庙藏书的地方,后用来珍藏孔子遗著和皇帝御赐书籍,是中国最早的大型图书馆之一。这座古阁始建于宋代,金代重修,700多年来,一直巍然屹立。仰圣门孔庙四周用高大庄严的红色围墙围绕,南门外有仰圣门,上面篆刻着清朝乾隆皇帝御笔“万仞宫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碑仰圣门后、孔庙门前有金声玉振坊,象征孔子是古圣先贤的集大成者

7、。坊后有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后东西两侧各立一座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俗称“下马碑”。无论官员还是平民经此都得下马下轿,皇帝也不能例外,由此可见孔庙的尊严。大成殿孔庙大成殿穿过层层院落,迎面可见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建筑。在唐朝时称为文宣王殿,一共有5间。宋天禧五年大修时,移到现在所在的地址并扩建为7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四书”之一孟子中“孔子之谓集大成”的语义,下诏将其更名为“大成殿”。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重建。大成殿高24.8米,为全庙最高建筑。它坐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长45.69米,正面宽46米,有九间;深

8、25米,有5间,正中高悬的竖匾上刻着清雍正皇帝亲笔御书的“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正中为像龛,龛内供奉着孔子像,其余房间供奉的是小一号的诸贤像位。大殿采用重檐歇山式屋顶,黄瓦覆顶,金碧辉煌、气势宏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可与故宫的太和殿媲美。站在殿前,一种庄严崇高的感受油然而生。大成殿梁柱大成殿构架简洁质朴,环绕大殿的梁柱却平生奇景,它们共有三周,从内至外,分别被称为内金柱、外金柱和檐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正面的檐柱,均以整石刻成。每根柱上都雕刻有两条飞龙,两龙之间雕有宝珠,四周云蒸霞蔚、下端波涛翻滚。柱脚上还有石山,山下是片片莲瓣,造型优美,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据说,石柱之精美连皇宫里的都不如

9、,所以每当皇帝来这里朝圣时,当地官员总是用红绫把石柱包起来,以免皇帝见了心里嫉妒。其余石柱也是各不相同,柱柱生姿。所谓内外金柱,虽称其为金,实际上还是以木头制成,外面裹以金属,是以金光闪烁。孔庙大成殿的雕龙梁柱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的杏坛,传说是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松,据说是孔子当年亲手栽种的。杏坛周围是朱红的栏杆,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 其中还有清朝乾隆所题的“杏坛赞” 御碑。亭前有一个石制的大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孔庙的历代碑刻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 孔庙保存汉代以来历代碑刻1044块,有封建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

10、建孔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谒庙的诗文题记,文字有汉文、蒙文、八思巴文、满文,书体有真草隶篆,是研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碑刻中有汉碑和汉代刻字20余块,是中国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方。乙瑛碑、礼器碑、孔器碑、史晨碑是汉隶的代表作,张猛龙碑、贾使君碑是魏体的楷模。此外还有米芾、李东阳、董其昌、翁方钢等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法书,元好问、郭子敬等人的题名。孔庙碑刻真可谓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石刻艺术品孔庙著名的石刻艺术品有“汉画像石”、明清雕镌石柱和明刻圣迹图等。“汉画像石”有90余块,题材丰富广泛,既有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录,也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反映。明清雕刻石柱共有7

11、4根,石柱雕刻技法多样,浮雕有深有浅,风格或严谨精细,或豪放粗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而圣迹图为明万历二十年间(1592)年. 根据孔庙宋金木刻增补而成的,一共有120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迹,是我国较早的大型连环画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先师手植松孔庙内有多株古树和名树,其中孔庙的“先师手植松”树龄已有2000多年。此外,孔庙的汉柏也都是树中的珍宝。孔庙内殿宇庄严肃穆,楼阁典雅素美,牌坊高挺巍峨,宅堂庭房古朴大方,具有典型的东方色彩和格调。两千多年来,曲阜孔庙旋毁旋修,从未废弃,在历代王朝的保护下,它由一座私人宅邸发展成为规模形制与帝王宫殿相类似的雄伟壮丽的庞大建筑群。延续的时间之久,史料记载之丰,可以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范例,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零壹孔庙棂星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