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谍4观后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54249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碟中谍4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碟中谍4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碟中谍4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碟中谍4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碟中谍4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碟中谍4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碟中谍4观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碟中谍4观后感篇一:碟中谍4观后感托朋友的福,最近看了不少的好电影,心想着也该写些什么来纪念一下,加深 记忆,省的以后和人讨论时记忆一下子短路了。多年不写观后感,落笔的时候顿感 生疏,感想很多却难以练成通顺的语句表达出来,所以这篇观后感的质量也可想而 知了。但既然决定了,就还是写吧,贻笑四方也当做自娱自乐吧。这次看的是碟中谍4,地点是上海国金百丽宫影院,大场子,屏幕超大无比, 可惜位子稍微靠前,一开始还想着过会要仰着头看电影好累啊,没想到一进入电影 就立马被他的情节、场面、人物吸引住了。故事情节就不多累述了,总之就是超级特工阿汤哥为了阻止想要引起美俄大战 的恐怖分子而踏上了惊险刺激的旅程。这种

2、故事情节非常正统,编剧的逻辑思路非 常清晰,比一般的故事流畅许多。精彩的点是观众可以跟着阿汤哥游遍全球从“世 界第八奇景”的克里姆林宫,到全世界第一高的迪拜塔到印度的孟买,通过不同角 度的拍摄,见识到了不一般的美景,让我这种几乎连上海的边界都不怎么跨出去的 宅女大开眼界、当然,整部电影跟着阿汤哥的还有每一部特务片里面必不可少的超级 无敌的跑车,可惜我对车子知之甚少,无法作详细的介绍。除了剧情,再来讲讲电影中的场面,那叫一个宏大、一个惊险、一个刺激呀, 爆炸、追车等惊险的要素是基本每一部商业大片中不可或缺的卖点,观众也看腻了 各式各样的噱头,但碟中谍4是在拍摄上节奏感把握的相当出色,明明知道要爆

3、炸 了起烟了主角要跟着飞出去了,但却仍然不由自主在心中默念:阿汤哥!快跑。我觉得这种拍摄的节奏就是说虽然作为电影中很关键、很火爆的一场戏,但是 导演不会特意把它通过放大或者慢镜头或拍的特别细腻等形式特别强调出来,反而 感觉是很恰当的很普通的出现了,让观众就感觉随着阿汤哥一同冒险,一同经历这 些,没有出戏的感觉。最经典的一场戏就是在迪拜塔上的阿汤哥身无防护的飞檐走壁,我的心一直悬 空着,就怕他一不小心就掉了下去,其实想想人是主角,当然能够化险为夷啦,但 是整个电影的拍摄节奏、拍摄角度就是让人忍不住的身临其境陷进去。我看的是普 通2D版的,如果有3D的或者Imax版的一定更加刺激!美国大片中少不了

4、个人英雄主义,一般而言,我挺反感这个的,一个人能成多 大事呀?当然碟中谍4中阿汤哥也不例外,但让我欣慰的是整部影片,虽然阿汤哥 的经验最丰富、能力最强、是团队的主心骨,但由始至终,始终强调TEAM的作用, 只要强大的团队支持,阿汤哥才能成功。发挥关键核心作用的也许是那个最不起眼 的人。由于我没有看过前面三部,所以也无法做个比较。但就个人而言,碟中谍4真 的不错,值得去电影院看。有些片子适合窝在家里细细品味,而有些片子只能在大 屏幕上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能量。碟中谍4就是后者,只要去过电影院,才知道他 的精彩之处!篇二:碟中谍四影评(观后感)碟中谍4观后感学院:*学院 班级:*111姓名:* 学号

5、:*毫无疑问,碟中谍4的精彩程度足以秒杀任何一部动作大片。真刀真枪的 实景拍摄,老中青俊男美女的绝色混搭,身临其境的冒险桥段,高潮迭起的动作场 面和无所不能的高科技都让人血脉喷张,欲罢不能。这是部真正意义上的大片一部 有着时代先锋气质的动作大片。该片算不上完美,但非常过瘾。碟中谍4的最 大看点和亮点是异常生猛的动作戏。动画导演出身的布拉德-伯德更加擅长把握节 奏,这让碟中谍4避免了被诸多导演用滥的慢镜。片中惊险镜头接二连三,危 机此起彼伏,导演却并未刻意卖弄动作,即时画面带来的快节奏真实可信,紧张无 比。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场面比比皆是。影片开场时特工哈纳韦的矫健身手和 流畅动作让人想起伯德

6、此前执导的动画电影超人特攻队。用高科技武装到眼球的 特工哈纳韦最终失手,这一桥段完好定位了本片任务难度,将影片预热。伊森-汉特 的越狱桥段尽管老套,三下五除二的几段打斗却让大家重新见识了传说中的“哥”。 随后一场克里姆林宫的爆炸惨案和轿车遇袭坠河桥段让影片渐入佳境。迪拜阿利法塔的动作戏是该系列电影中难得一见的亮点,其紧张刺激程度丝毫 不亚于当年碟中谍里伊森-汉特潜入IMF总部窃取特工名单那场戏。这段采用 IMAX设备拍摄的动作戏没有华丽的爆破,没有子弹横飞,没有电光火石,但紧迫的 时间,扑面而来的沙暴,八白米多的阿利法塔和生猛的伊森让这段戏成了影片的标 志和高潮。伊森从阿利法塔上不慎滑落的桥段

7、,纵身而下的桥段,以及人肉抛物线 的戏都让影片紧张至极。这段戏的摄像景深极深,高细节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八 百米的画面景深让人叹为观止,真刀真枪的实景拍摄让这段戏倍加真实。这一桥段 重新确立了动作大片的标杆,把诸多同类影片远远甩在身后。导演布拉德-伯德除 在动作戏上下足功夫外,他擅长发挥的喜剧桥段也为影片增色良多。一如此前伯德 执导的超人总动员中诸多拿超人行头和各种高科技开涮的喜剧桥段,碟中谍4 也有着无数对高科技进行的揶揄与思考,这些喜剧桥段充满惊喜和妙趣。影片开场后,向第一集针孔设备高度致敬的电子美瞳帮助特工哈纳韦顺利拿 到密码后,却因人机配合慢了半拍当场毙命。随后高科技产品带来的段子更多

8、: 黑客入侵电子系统会因延时造成尴尬,不够成熟的裸眼3D最终导致一场混乱,本该 自毁的磁碟卡壳失灵,火车外用来验证特工身份的眼部扫描系统造成诸多困扰,高 科技蜘蛛人手套突然断电,悬浮电子设备会因温度失灵?诸多桥段在彰显次世代高 科技迷人魅力的同时.,警醒世人过分依赖科技的悲壮下场。喜剧桥段传达出科技并非无所不能的观点,让人能从心底得到认同。结语大概由于碟中谍过于完美,编导未在剧情上向前作看齐。但不得不承认, 碟中谍4是近年来难能一见的火爆大片,导演煞费苦心营造的娱乐性、趣味性 和可看性在同类影片中堪称翘楚。片中主角个个身怀绝技,不论怎样摸爬滚打,上 天入地,照样满血,神采奕奕。正如滚石杂志给出

9、的评语一样一一“本片可信 度基本为零,但却妙趣横生”。篇三:分析碟中谍4的完美特技碟中谍4的完美特技碟中谍系列电影横跨15年时间,拍到第4部,作为男一号“伊森亨特” 扮演者的汤姆克鲁斯这次强势回归向全球观众力证了一件事:虽已是50知天命的 年纪,但阿汤哥仍旧身手不凡。这部票房大卖的好莱坞电影确实给人带来了各种层 面的讨论空间,从电影制作角度看也绝不例外。虽然碟中谍4放弃了火爆的3D特效,但影片选取了 IMAX格式拍摄,让片 中特色异国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银幕最大化的拍摄让电影特技的制作 变得难上加难。其实好莱坞从2020年开始,已经有大量的影片放弃传统的CG打天 下的局面,而是改真实

10、拍摄为主、数字特效为辅的方式,使电影更加炫目真实。如 盗梦空间、蝙蝠侠前传,而这部碟中谍4也是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影片炫 目的视觉效果正是由“现场特效”和“数字特效”微妙的组合在一起。在影片开始第一场动作戏,IMF特工从容的从房顶跳下,这里并不是一个镜头 拍摄完成的,而是由多个分镜组成,而其中跳落的面部特写是由演员在绿幕面前拍 摄完成的,并不是真的坠落。通过真实拍摄以及少量的数字特效,达到特工跳下的 错觉。之后的一个精彩的动作戏中,伊森从四楼的窗户溜出,俄国探员在一旁等着 他放弃,他抽出腰间皮带,从大楼边缘跳出,利用电线从屋顶滑到一辆移动中的厢 型车,然后安全地滚到街上。剧组先在摄影棚内排练了很

11、多遍,在实际拍摄的时候, 阿汤哥在充分的安全措施下,完成了拍摄,一镜到底,经过后期修饰,完成了精彩 的动作戏。说起碟中谍4的最大看点,非阿汤哥在“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哈利法塔上 徒手攀爬的那段惊险镜头莫属。原以为影片会敷衍的用绿幕和CG背景来做出攀爬的 片段,但是这些镜头竟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完成了实拍。要知道,世界第一高塔可是 有169层,828米高,别说拍摄了,就连站在上面也觉得头晕目眩了。影片中,阿 汤哥从118层爬到130层至今让我们心惊胆战,可事实上,出于安全和制作难度的 考虑,一些关于伊森爬到更高楼层的俯视镜头并未在实际楼层上拍摄,而是由摄制 组在原基础上对画面的背景进行数字修改,让高度

12、“升高”,而令我们惊吓不已的 手套出现故障的镜头,则是在绿幕前拍摄,再将背景合成的。汤姆克鲁斯以惊人 的表现完成了所有动作场面并没有运用任何的替身。后期特技制作内容也就更加简 单了,主要包括画面调色、抹去威亚和摄像机支架。最终呈献给观众一种“头晕目 眩的兴奋感”,乂是“现场特效”和“数字特效”的完美结合。而另外一段吸引人眼球的片段是电影中的那场沙尘暴飙车戏。体会过沙尘暴的 人都知道,这样的天气下连走路都很困难了,拍摄起来就更没那么轻松了。实际上, 碟中谍实拍时只携带了少量沙尘,主要是用来制造沙子落到汽车和演员身上的效果。 而大量的黄沙则使用CG制作。不过即使是那些少量的沙子,也已经导致车辆无法快 速行驶了。当然,运用特技也是很困难实现沙尘暴的天气的,因为黄沙太多则看不 到任何动感和层次感:黄沙太少乂会暴露实际的场景,运用数字特效也不是一件简 单的事情。当然在最后的影片中,我们仿佛再真实不过的沙尘暴其至产生了 “阿汤 哥是超人居然能在这么恶劣天气下仍保持帅气”的错觉。据媒体报道,碟中谍4中总计有700余个特效镜头,不过其中绝大部分只 是基于实拍的修补,而绿幕运用也很少,全CG镜头更是基本没有。而这部电影却在 带给观众现代感和科技感的同时,给予观众无限的真实感。对电影特技出神入化的 运用才能制作出如此成功的效果,成为2020年票房赢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