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541858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班级:(时间:60 分钟 姓名:分数:100 分) 分数: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2、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3、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A B C D4、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眼睛

2、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1 / 9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5、如图,AB 和 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 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U UABBCI IABBCBU UABBCI IABBCCU UABBCI IABBCDU UABBCI IABBC6、如图所示,在“”处可以连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为使 L1 与 L2 串联,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a 为电流表,b 为电压表,c 为电流表Ba 为电压表,b

3、为电压表,c 为电流表Ca 为电流表,b 为电流表,c 为电压表Da 为电流表,b 为电流表,c 为电流表7、把 0的水和5的一块冰混合后,放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里,那么 过一段时间后,可能的状态是( )冰;水;冰水混合物A或 B或 C或 D或8、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9、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

4、发生了凝华2 / 9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10、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 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 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 眼镜片(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12、如图所示,弹簧秤和

5、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 G1N,则弹簧秤 A 和 B 的示数分别为( )A1N,0 B0,1N C2N,1N D1N,1N13、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 6N 的 物体 2s 内匀速上升 0.1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3 / 9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2.4N B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0.05m/s 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 0.12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 83.3 14、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 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A手不能传播声音C手使鼓面

6、停止了振动B手吸收了声波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15、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 IU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 2 V 时,R 0.4 甲C如图 2 所示,当开关 S 闭合,电路电流为 0.2 A 时,电路总电阻是 15 D如图 3 所示,当开关 S 闭合,电源电压为 2 V 时,电路总电流为 0.4 A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 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 增大二胡发声的_特征2、公路上,路灯的连接方式是_联;回到家中,按下开关,电灯亮了

7、, 开关与电灯的连接方式是_联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图乙是小灯泡 L 和定值电阻 R14 / 9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当只闭合 S1、S2 时,电压表示数为 2V;当只闭合 S2、S3 时,电压表示数为 4V则电源电压 U=_V,R2=_4、一台起重机在 10 s 内将重为 3 600 N 的货物匀速提高了 4 m,起重机做的 有用功是_J若起重机做的额外功是 9 600 J,则机械效率是_, 起重机的功率是_W5、木块在大小为 5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 10s 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 2m, 拉力做功为_J,功率为_W,若木块重 15N,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 块做功为_J

8、三、作图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1、图中,入射光线 AO 与镜面的夹角为 60,请在图中画出的反射光线,并标明 反射角的大小。2、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个静止在墙角的球所受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5 / 9“)(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 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形成的 (4)撒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

9、其原因是_2、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 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玻 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 h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N(2)BC 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_(选填“有关”、“无 关)(3)在第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

10、到的浮力为_N(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 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_(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100cm2,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又对容 器底的压强增加了_Pa(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 100ml 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 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 簧测力计示数为 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_kg/m36 / 9五、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超声波测速仪是有效地监控汽车行驶速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 小汽车进入监控区域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

11、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 测速仪接收已知测速仪每隔 1s 发出一次信号,当一辆匀速行驶的小汽车进入 测控区时,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 0.4s,第二从 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 0.3s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 340 m s求:(1)当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少米?(2)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多少 m/s?2、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通过滑轮组拉着重 G=9104N 的货物 A 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货物 A 的速度为 v=2m/s,经过 t=10s,货物 A 竖直升高 h=10m已知汽车对绳的拉力 F 的功率 P=120kW,不计绳、滑轮的质量和摩

12、擦, 求:(1)t时间内汽车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2)汽车对绳的拉力大小; (3)斜面的机械效率7 / 9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C2、B3、C4、A5、A6、B7、C8、C9、C10、B11、D12、D13、C14、C15、C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音调 响度2、并 串3、8 54、1.4410460% 24005、10 1 0三、作图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1、8 / 92、四、实验探究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自下而上 92 89 水蒸气液化 还会继续吸热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2、1.6 无关 1.6 F G 160 810浮3五、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1)68m;(2)17.9m/s2、(1)1.2106J;(2)20000N;(3)75%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