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汇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54027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56 大小:7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汇总(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迅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病毒性心肌炎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基本病因和诱因病理生理临床分型心力衰竭分期及心功能分级 基本病因和诱因 病理生理 临床分型 1.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缓急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2根据心力衰竭的重要部位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3.根据心室舒缩功能障碍不同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4.根据心排血量的量分为低排血量性心力衰竭和高排血量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分期及心功能分级 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平常活动

2、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浮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不不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浮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西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体现诊断西医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acue art falre,F)指急性的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少,或心室负荷急性加重而导致心排量明显、急剧减少,体循环、肺循环压力忽然增高,导致组织灌注局限性和/或急性体、肺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

3、。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用,急性右心衰竭则较少见。 临床体现 初期体现本来心功能正常的患者浮现因素不明的疲乏或运动耐力明显减低以及心率增长5次分,也许是左心功能减少的最初期征兆。继续发展可浮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觉需用枕头抬高头部等;检查可发现左心室增大、闻及舒张初期或中期奔马律、P亢进、两肺特别肺底部有湿啰音,还可有干湿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已有左心功能障碍。 急性肺水肿 起病急骤,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 .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惊感,呼吸频率可达305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血痰;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神志模糊。 2急性肺水肿初

4、期可因交感神经激活,血压一过性升高;随病情持续,血管反映削弱,血压下降。急性肺水肿如不能及时纠正,严重者可浮现心源性休克。 3体征体现为心率增快,心尖区第一心音削弱,心尖部常可闻及舒张初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源性休克 1.持续低血压 收缩压降至0mmg如下,或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减少6mH,且持续3分钟以上。2.组织低灌注状态 皮肤湿冷、苍白和紫绀,浮现紫色条纹。心动过速(H110次/分)。尿量明显减少(0/h),甚至无尿。意识障碍,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急、恐惊和濒死感;收缩压70mHg,可浮现克制症状如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反映迟钝,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

5、迷。3血流动力学障碍 PCP18mH,心脏排血指数(CI)3l/sm2(2L/inm2)。4.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诊断 急性心衰诊断.急性左心衰竭 常用临床体现是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呼吸困难,系由肺淤血所致,严重患者可浮现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BN/N-roBP作为心衰的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左心衰竭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肯定价值,对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急性右心衰竭 重要常用病由于右心室梗死和急性大块肺栓塞。根据病史及临床体现如突发的呼吸困难、低血压、颈静脉怒张等,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做出诊断。 急性左心衰竭严重限度分级 分级措施有如下几种,Kiip法合用于基本病

6、由于AMI的患者;Forrester法多用于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及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的场合;临床限度分级则可用于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临床限度分级分级皮肤肺部啰音级干、暖无级湿、暖有级干、冷无有级湿、冷有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因病机临床体现实验室检查及其她检查诊断鉴别诊断西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crnic heart failre,CHF)是由于任何因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引起心肌构造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临床综合征。重要体现是呼吸困难和疲乏引起的活动耐力减少,和(或)液体潴留导致的肺淤血与外周

7、性水肿。CHF是一种症状性疾病,它的特点是病史中有特殊的症状(呼吸困难和疲乏),体检有特殊体征(水肿和肺部啰音)。 中医病因病机 心衰病位在心,但其发生发展与肾、肺、脾、肝密切有关。基本病机是心肾阳气虚衰,饮停血瘀。 临床体现(一)左心衰竭 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减少致器官低灌注体现为主。 1.症状 ()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浮现的症状。患者卧位呼吸困难加重,坐位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患者常在熟睡后忽然憋醒,可伴阵咳,呼吸急促,咯泡沫样痰或呈哮喘状态,又称为“心源性哮喘”(轻者坐起数分钟即缓和,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 (2)咳嗽、咳痰、咯血 (3)其她 2.体征 (1)肺部体征

8、:两肺底湿性啰音与体位变化有关;心源性哮喘时两肺可闻及哮鸣音;胸腔积液时有相应体征。 ()心脏体征: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一般均心脏扩大、心率加快,并有肺动脉瓣区第二音(P)亢进、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和/或收缩期杂音、交替脉等。 (二)右心衰竭 以体循环静脉淤血的体现为主。 1.症状 由于内脏淤血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少尿等。 2.体征 (1)静脉淤血体征:颈静脉怒张和/或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黄疸、肝肿大伴压痛;周边性紫绀;下垂部位凹陷性水肿;胸水和/或腹水。(2)心脏体征: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右心室明显扩大,有三尖瓣收缩期杂音。 (三)全心衰竭 左、右心衰竭均存在,有肺淤血、

9、心排血量减少和体循环淤血的有关症状和体征。当由左心衰发展为全心衰时,因右心排血量减少,呼吸困难可因肺淤血改善而有不同限度的减轻。 【例题】 左心衰竭时最早浮现的症状是 呼吸困难 B.咳嗽、咯痰、咯血 .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D.急性肺水肿E.少尿对的答案A 中医辨证论治心肺气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肢倦乏力,动则加剧,神疲咳喘,面色苍白,舌淡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虚数。治法:补益心肺。 方药:养心汤合补肺汤加减。 气阴亏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动辄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面颧暗红,夜寐不安,口干,舌质红或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或结或代。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酸枣仁汤

10、加味。 气虚血瘀证 证候:心悸气短,胸胁满闷或作痛,胁下痞块或颈部青筋显露,面色晦暗,唇青甲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治法:益气活血,疏肝通络。 方药: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阳虚饮停证证候:心悸,喘息不能卧,颜面及肢体浮肿,或伴胸水、腹水,脘痞腹胀,形寒肢冷,大便溏泄,小便短少,舌淡胖或暗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或结、代。治法:益气温阳,蠲饮平喘。 方药:真武汤加减。如喘促明显,加参蛤散。心肾阳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气喘,身寒肢冷,尿少浮肿,腹胀便溏,面颧暗红,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肾。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痰饮阻肺证证

11、候:咳喘痰多,或发热形寒,倚息不得平卧;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尿少肢肿,或静脉显露。舌淡或略青,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宣肺化痰,蠲饮平喘。方药:三子养亲汤合真武汤加减。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心律失常的分类常用心律失常的药物 心律失常(cardic arrhythmi)是指心脏激动的频率、节律、来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顺序的异常。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等。此外,还涉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药物及中枢神经疾病等。 迅速性心律失常迅速心律失常西医病因中医病因病机临床体现心电图诊断西医治疗中医辨

12、证论治 中医病因病机迅速性心律失常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肺诸脏腑密切有关。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临床体现(略) 心电图诊断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率快而规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多在6022次/分(pm),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在7010bpm。波形态与窦性不同,出目前QR波群之后则为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当心率过快时,波往往与前面的T波重叠,无法辨认,故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RS波群形态一般为室上型,亦可增宽、畸形(室内差别性传导、束支阻滞或预激综合征)。ST-T波无变化,发作中也可以倒置(频率过快而引起的相对性心肌供血局限性)。 2过早搏动

13、 (1)房性早搏:提早浮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12秒;R形态正常,亦可增宽(室内差别性传导)或未下传;代偿间歇不完全。 ()房室交界性早搏:提前浮现的QS波,而其前无有关P波,如有逆行波,可出目前QRS之前、之中或之后;QRS形态正常,也可因发生差别性传导而增宽;代偿间歇多完全。 (3)室性早搏:QS提早浮现,宽敞、畸形或有切迹,时间达0.2秒;波亦宽敞,其方向与QS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 3室性心动过速3个或以上的室早连发;常没有P波或P波与QR无固定关系,且P波频率比R波频率缓慢;频率多数为每分钟1502次,室律略有不齐;偶有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4房颤与房扑 ()

14、房颤: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间隔不等的f波,频率为30600次分;QS波、波形态为室上性,但QRS可增宽畸形(室内差别传导);大多数病例,房颤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多在每分钟16018次之间;当心室率极快而无法辨别波时,重要根据心室率完全不规则及QRS与波形状变异诊断。 (2)房扑:P波消失,代之以持续性锯齿样F波(各波大小、形态相似,频率规则,为250350次/分);QRS波群及T波均呈正常形态,但偶尔可因室内差别性传导、合并预激症候群,或伴束支传导阻滞,使其增宽畸形;未经治疗的心房扑动,常呈2:1房室传导。【例题】.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D.心房扑动 E.心房颤抖 R波增宽,频率190次/分,律稍不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