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住院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540130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医院住院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中医医院住院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中医医院住院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中医医院住院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中医医院住院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医院住院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医院住院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XX县中医院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医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GS省XX县中医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二、项目主管单位:XX县卫生局三,项目实施单位:XX县中医医院四、项目负责人:AAAA五、项目性质:社会公益事业六、建设性质:新建七、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16000八、项目背景使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族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卫生事业,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有

2、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卫生队伍己具规模,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药生产供给能力显著改善,中医药事业得到继承发扬。卫生改革取得成效并逐步深化,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部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已得到控制或基著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71.40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为31.4。五十多年来,卫生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卫生人员为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同时应该看到,当前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医疗基础设施薄弱,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同人民群众

3、的要求还有差距,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卫生工作尚未得到全社会的充分重视。为此温家宝总理就树立科学发展观时指出,“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应加强对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设施。医院的服务设施应以人为本,满足各项医疗功能的基本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就医条件。医院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社会效益,但也面临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新矛盾,发展机遇与需求压力并存,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审时度势,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可持续的发

4、展。在GS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省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充实提高,目前GS省医院总床位数达5737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2.34张,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每千人2.38张和西北五省平均每千人2.84张的水平。XX县位于GS省中部,地处渭河上游,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东接TW县,南连WS、漳县,西邻WY,北靠定西市安定区。全县辖17个乡镇,215个行政村,总人口5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4万人。 近年来,全县经济虽有较快发展,但由于基础差,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群众生活水平较低,2011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1.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

5、5.5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3.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6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2.69亿元和42.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5元。九、项目概况为了充分发挥XX县中医医院专业技术力量,合理利用资源条件,满足医院服务覆盖区疾病患者求医需要,使其最大限度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计划在XX县巩昌镇滨河路南侧、威远路东侧,新建XX县中医医院住院楼。XX县中医院住院楼按照国家中医院建设标准,依据GS省卫生厅批复的编制床位400张规模进行设计建设,总建筑面积16000,概算投资3400万元。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医院占地1

6、00亩。用地东侧长约155.9米、西侧长约265.6米,南侧长约279.3米、北侧长约304.4米。根据建设方构想,拟建成现代化、园林化综合性中医医院住院楼。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将极大地改善医院医疗服务设施落后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医院的预防、保健及疾病治疗等服务功能,对提高当地医疗水平,扩大服务范围,改变XX县及周边县区“看病难”的局面,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巨大的现实意义。第二节 医院概况一.承办单位概况XX县中医医院创建于1984年,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定西市首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工伤医院,

7、是GS中医学院、GS省中医学校教学医院。中医老年病专科2009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糖尿病专科2008年被列为“国家天使工程项目办糖尿病专科”建设单位,2010年针灸康复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针灸康复科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中风病专科为定西市重点中医专科。医院原占地面积7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有1800平方米的门诊楼,“5.12”地震后有危房面积2046平方米,住院部设有内科、妇产科、儿科、外科、骨科、针灸康复科、急诊科七个病区,GS省卫生厅审批编制床位400张,实际开设病床200张,门诊部设有急诊科、内、外、妇、儿、骨伤、针灸、皮肤、五官、痔瘘、糖

8、尿病、心脑血管病、胃肠道病等22个临床科室;医技功能科室有核磁共振、CT、放射、检验、彩超、心电、毫特、胃镜、经颅多普勒等十余个;拥有磁共振、螺旋CT、彩超、经颅多普勒、毫特、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尿十一项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台、放免计数仪、500mAX光机、CR成像系统、C型臂、狼牌电视腹腔镜、宫腔镜、妇科电切镜、前列腺气化电切镜、救护车等100多台件,价值3000多万元的现代化检查设备;目前有职工210人,卫生技术人员187人,其中,副高20人、中级59人、助理级43人、员士级70人,工勤技术人员18人,2012年医院有2人被评为GS省名中医

9、,9人被评为“定西市名中医”。 2011年各项经济指标:全年业务收入30464万元,比上年度增长率为38.1%。门诊量17.5万人次,住院病人6312人次,增长率为21.60%,病床使用率113.95%。手术人次1600人次,增长率为15.72%。担负着为当地群众提供中医医疗服务与保健、康复服务、院前急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手术、治疗和护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实施,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卫生监督与信息管理等任务。2011年被中国初级卫生基金会评为“爱心医院”先进集体,2010年XX中医院被市、县评为卫生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文明标兵单位,县级平安医院,2010年

10、3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诚信建设示范单位。二、项目法人(业务领头人)业绩简介李政,现任XX县中医医院院长,内科副主任医师,1983年参加工作,1989年担任住院部主任,1993年担任副院长,2002年任院长至今。李院长在长期的内科临床工作中,以其良好的医德医风、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医疗技术,带领全院职工艰苦创业,使XX县中医医院全方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院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220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0464万元,固定资产由2002年的220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400万元。特别是在内科的诊治方面,从仅能做普通诊治到发展到目前疾病预防、保健科研、教学指导等全方位疾病的治疗和学术交流

11、。李院长先后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周文泉主任医师治疗自发性心绞痛临床经验、慢性鼻窦炎效方鼻渊汤治验等论文多篇,主持完成的“针刺配合药物治疗中风病100例临床疗效观察”获得定西市科技进步二等奖,XX县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医务工作者”,定西市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多次被XX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GS省名中医”。第三节 编制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文件及资料如下:1、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2、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3、XX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4、XX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5、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2、;6、目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营理办法;7、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法规和设计标准;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9、卫生部关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10、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及与该项目建设有关的文件、证明、协议等。11、国家发布的有关行业规范,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12、本项目委托书。第四节 研究范围及内容一、研究范围根据业主委托,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为GS省XX县中医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二、研究内容依照有关规定及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评价的要求,对GS省XX县中医医院的现状、未来发展进行

13、研究,确定本项目的建设内电、规模及投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项目建设条件3、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4、节能节水5、环境影响评价6、劳动安全卫生7、安全保卫及消防8、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l、研究结论第五节 主要结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相对而言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相对落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需求,特别是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应通过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建设

14、,改善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软、硬件条件,从而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族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的战略目标。本报告通过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后,认为XX县中医医院现有规模和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新时期医院发展的需要,急需进行新建。在建设条件方面,GS省XX县中医医院住院楼建设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现有医院医疗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在建设规模方面,本报告以国家行业标准中有关指标和地方有关规定为主要依据,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确保科学、合理、经济的建设规模。通过对本项目的深入研究,本报告认为:本项目建成后,将为XX县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硬件设施和整体环境,为省、市卫生事业的可持续

15、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定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综上所述,GS省XX县中医医院住院楼的建设十分必要,建设规模经济合理,建设场地落实,各方面技术条件具备,建设方案可行,故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建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5-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5-1序号项目单位建设方案备注1场地总用地666072住院楼160003总投资万元34004建筑密度%13.55容积率%0.676绿地率%46.2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 我国及GS省医疗设施及工作现状一、全国卫生发展状况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工作,到1984年基本实现了县县设立中医医院的要求,随着国家综合目力的增强,提出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为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事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了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各级政府对农村建立县、乡、村三级初级卫生保健网工作更是倾注了全力。2009年国务院作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