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购物差异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537932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购物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美购物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美购物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美购物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购物差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购物消费习惯差异:美国人比较习惯于先看免费寄到家里的各大商店的广告,然后再根据广告出去到价格比较便宜的商店买回家里需要的东西中国习惯于直接购物,现场比价格,消费差异故事例子:在美国,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人喜好挖空心思地想点子玩,比如,开着自家车,有的车后还拖着一辆水上摩托艇或小游艇,从洛杉矶岀发,冒着加州的炎炎烈日,驱车行驶四五百公里,到科罗拉多州的拉福林去度周末,而在美国的中国人则仍旧忙忙碌碌地奔波着,周末最多是全家一起在家吃顿饭或看电视。笔者好奇地请教了美国友人安德逊,为什么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追求生活的享受上存在着如此大的反差呢?安沉思了片刻说,这主要是两国文化习俗传统方面存在着差异

2、所致。他说:中国人是为他人生活,而美国人是为自己活着。如何解释这个说法呢?友人安是这样说的,中国人到美国后首先是为自己的身份而奋斗,有了身份后就拼命挣钱,当然挣钱不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是为了后人:儿子女儿,甚至孙辈。中国人挣的钱自己舍不得花,都一点点地积攒起来准备在将来为下一代办点事或养老用。尽管在美国已获得身份的中国人无需再为自己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担忧,但他们仍过得很累,他们一直希望自己的银行存款每年有新的增长,今年有几万,明年希望挣几十万,后年则企盼上百万。安说,中国人的兴趣似乎是喜欢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在增大,因而他们花岀去的钱很少。许多在美国已经扎根的中国人应该属于创业奋斗的一代,他们已经

3、在美国获得了立足之本,但他们仍保留着中国人节俭的作风,舍不得花钱,不过也有例外,他们在孩子身上花钱却很大方。不少中国人有这样的心态,自己这一代创业时吃尽了苦,因此,应该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些。所以,在美国小学里,人们可以看到那些穿得最好的,口袋里零花钱最多的是中国人的小孩,而正宗的美国孩子穿着是很普通的,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零花钱。曾有个传说,美国著名童装品牌TOMMY的老板对中国人有歧见,请的模特儿都不用黄皮肤的。但是当他看到美国的小学生穿TOMMY牌子最多的竟是中国人的孩子,这让他气不打一处来。洋人孩子的境况竟不如中国人的孩子。尽管如此,孩子的父母仍过得很辛苦,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很少有时间自己享受

4、生活的。与中国人”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不同,美国人信奉的是为自己而活,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因此,美国人挣钱的动力是为了享受生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至于自己的父母或孩子,则不是自己关心的问题。父母有自己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而孩子18岁就独立生活了。所以他们挣的钱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花在自己身上。那么,美国人有钱是怎么花的呢?安介绍说,实际上,吃、穿花不了多少。穷人、富人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差别,花钱最多处当属购置住宅、购买游艇、汽车这些奢华生活用品以及海外旅行,在这些方面的花销是没有底的;住宅有公寓,有别墅,甚至有带私家游泳池的顶级别墅;而汽车有一般的,也有好的,林肯、卡迪拉克、凌志、宝

5、马等。旅游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这方面花销同样也无止境,再多的钱也可以不够用,因此,美国人挣钱通常都是花销在上述享受项目上,而银行存款少得可怜,许多人几乎没有。在大街上行走,中国人口袋里要掏个三四百美元并不稀奇,但美国人就难说了。在夏威夷海边,曾遇到一对来自加州的老夫妇,他们有6个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有一位是在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计算机部任主管,年薪有百万美元,买了自己的别墅。他们老两口有养老金、医疗保险还有存款,不用管孩子,而孩子也无需资助自己。他们老两口口袋里的钱就是每年用于外出旅行,他们说,他们一年大约3次外岀,可是令他们遗憾的是还没有到过中国。听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打算找

6、个时间去亲眼看一看。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不同,造成了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消费观念大不相同,最后引发了婚姻和家庭破裂的事时有发生。例如,一位中国女孩嫁给美国人之后,一般都希望结婚几年后能生个孩子,稳定婚姻和家庭关系,同时,也希望结婚几年后,家庭的存款能有一个可喜的数字。而美国有些男人对生孩子、存款根本没有兴趣,他们认为只要两人过得自在,何必为婚姻那张纸去烦恼呢?孩子只是一个羁绊,他会捆住自己手脚,令人根本受不了;至于存款,对美国人来说,这种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的钱,若没有花掉,那到底还算不算你本人的钱?还不如买条游艇乐一乐。就是这种文化观念导致的消费观念上的差异,使得最终中国女人无法忍受美国

7、丈夫的无家庭责任心而离婚的事例不胜枚举。美国人通常不会想得那么多,我自己幸福就行了,为何要自寻烦恼活得那么累呢?这两种文化差异的冲突,导致了一些中美婚姻破裂的悲剧。消费购物理念的差异:在美国,人人都重视自我意识,过度享受生活,超前消费意识深入到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且办理信用卡方便,刷卡消费盛行而中国,由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人们偏爱储蓄而不敢消费,有多钱办多少事,提前消费的这种心理大多只存在于年轻人中,且习惯用现金消费中美购物消费对象差异:中国求稳,重群体,轻个人,将家庭看做一个整体,注重产品对维持家庭正常稳定运作的重要,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需要,往往还要考虑整个家庭的需要美

8、国文化强调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认为每个人均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往往考虑自己,更强调独立与自由购物品牌的选择差异:中国在消费品牌的选择倾向于一些常用的,多数人使用的,美国人讲求竞争,追求创新,所以对新奇的,富有创意的品牌更为青睐购物消费理念差异:从中国消费者所处的市场环境来看,信息的不发达,造成消费者对商业性来源的依赖,商业性来源中又以广告为主。据调查,2005年我国城市消费者购物受广告影响的群体超过80%,我国消费者目前对广告信息依赖程度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非广告信息,尤其是个人来源信息、大众来源信息和经验来源信息不足,而且我国消费者普遍缺乏评价各种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另外

9、从中国文化特点来看,中国消费者更易于相信广告而不是很信任自己对商品的判断。美国由于市场经济发达,信息发达,消费者了解商品的信息来源手段很多,广告不是唯一的方法,非广告信息充分,广告只是很普通的一种的信息来源;另外美国消费者文化素质较高,具有足够的自我评价各种信息的知识和能力;从美国文化看,美国人推崇个性,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对广告所传授的信息则持有批判的态度,因而对广告的依赖程度不高。消费购物心理:中国崇洋媚外则是认为洋的代表更好品质,在同等价位下倾向于购买国际品牌,消费者对外来产品具有很大的热忱,如认为欧美产品必定质量好,即使价格比国货贵些,也更倾向于买外来产品;极端的性价比则是表现为想买

10、最好的同时又希望给出最低的价格。这两个特点和美国消费者正好构成了鲜明对比。美国文化有自己明确的价值核心和追求,因此美国对外来商品并没很大的热情,消费者不排斥外来产品消费者,但也刻意的倾向于购买外来产品。在产品与品牌分层很清晰的前提下,美国人更乐于接受明确的价格体系,不喜欢大幅度的讨价还价。这种确定性和美国人喜欢稳定的工作、稳定的社区、稳定的人际关系的价值观一脉相承。购物文化差异:如中国传统观念主张“谦、良、恭、俭、让”,在其影响下,勤俭消费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所奉行的消费观念,这一观念虽然在现在受到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但它依然是中国消费者所普遍持有和坚持的观念。在勤俭节约的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下,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高档奢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及其增长会相对受到限制,消费者在购买中也会更多地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效用和价值,反对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而美国消费者具有很强的自我观念,信奉的是为自己而活,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因此,美国人挣钱的动力是为了享受生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美国消费者的观念中并不存在勤俭这一意识。因此美国消费者的收入大部分都是用于消费,储存的比例小,消费倾向高,甚至有时通过借贷提前消费,花将来的钱来满足现在的消费需要和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