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与安全管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537164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控制与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过程控制与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过程控制与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过程控制与安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过程控制与安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与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与安全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程控制与安全管理 20XX-04-28T4:28,胶济线“淄博周村段发生相向行驶的T195次列车与5034次列车相撞事故,导致72 人死亡,416 人受伤。事故调查说明:T195次列车在本应限速80 km/h 的路段以131 km/h 时速运行,严重超速导致尾部第917 节车厢在铁路弯道处脱轨,冲向上行线路基,与正常运行的5034次列车相撞。经查:20XX-04-23,济南局“因胶济线施工自28 日0 时起限速的通知在“局网上发布并用一般信件方式抄送北京局,而北京局在事故前没有接到此通知;20XX-04-26,济南局发布了“取消包括事故段在内的限速条件的调度命令,北京局据此修改了T195 列

2、车“运行监控器的数据;20XX-04-28T04:02,济南局调度员依据运行列车的报告,了解到“运行监控器数据与现场实际状况不符的状况后,发出了事故段限速的调度令,但漏发了“告知T195 次机车乘务员的命令。济南局施工文件、调度命令管理混乱造成了这起特大责任事故。 这起事故涉及行政法规、行业标准、安全管理及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内容。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训是:上网(含内部网)发送文件后如何实现全面闭环控制;采纳“运行监控器后如何安全地实现“控制参数临时修订的信息传递。同时,事故说明通常意义的“安全管理所涉及的范围必须要开拓。 1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程度不断提升火力发电厂是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3、的企业,其电能输出的数量和质量由调度控制,虽然暂时未发现类似“调度命令管理混乱的案例,但生产过程控制方式的改变从未停止。从人工控制转变为自动控制,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机组容量扩展,参数变化速度已经不是人力所能控制;另一方面是由于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其控制质量优于人力。当前火力发电厂生产系统的热工自动控制所涉及的项目,特别是故障状况下控制与保护的功能已相当齐全。近期事故暴露的相应安全管理问题包括:手动/ 自动方式互相切换的管理;自动控制系统检修维护工作的协调;控制目标参数的管理;热工控制系统本身的缺陷或不够;传统安全管理模式适应性调整等。众所周知,火力发电厂的各生产系统并入供电系统后,生产设备存

4、在运行(试运)、冷(热)备用、检修及过渡状态等各种工作方式。安装、检修过程主要由人工控制,因此,安全问题包括人身和设备安全,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降低人身与设备的风险。此外,电力生产过程的控制方式除了手操控制外还大量采纳自动控制,安全管理的内容与方式必须调整并与此相适应。 2 火电厂安全管理的内容与特点所有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都是降低风险、消灭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物)的不安全状况以及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通常意义的3个事故致因,因此人、物、环境就是安全管理的3 个方面。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事故调查、统计分析,责任追究,奖惩等事后管理工作;人员资质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安全教育、防范措施(反事故技术

5、措施与安全技术与劳作保护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应急救援预案与规章制度的编修与落实等事前预防工作。工作中心是事故调查分析内容必须兼顾责任分析与防范对策确实立与实施两方面,以实现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的3 种手段包括:法律、经济和技术(软件和硬件)。作为企业,法律手段是必须运用但是比较被动的;经济手段要研究和掌握安全措施的投资策略,建立保险与事故预防机制,推行安全经济奖惩方法等;技术手段包括:排除、替换、降低、隔离、程序控制、保护和纪律等7 个方面,按风险控制原理,其控制效果依次递减。实现“本质安全就是要按企业的能力与效益,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级的风险控制方法,降低风险。火电厂安全管理的特

6、点是:(1) 电能生产与使用的同时性,使确保供电连续可靠成为火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强化供电可靠性的安全管理;(2) 电力生产过程的安全是建立在生产系统中“各部件都处于有效、协调工作状态的基础之上。系统及其部件都存在运行、冷备用、检修(修理)、调试(试运)等工作状态;状态确实定及状态间切换、协调与系统工作安全密切相关。因此,除了通常意义的作业事故,即与系统状态变化关系较弱的常规事故外,还有系统状态事故椣低衬诟鞑考刺黄湟氖鹿省?这些事故与纯粹的人、物、环境不安全导致的事故有一定区别,涉及系统中各部件的状态与其切换过程是否安全可靠,带有跨部门、跨专业的特点。虽然他们也可以归入“操作事故,

7、即误操作、不操作、调整不当等引发的事故;但假设不加单列,有可能掩盖安全管理方面的疏漏、削弱其整改力度。目前,相当多的电力企业推行的是以安全责任制为中心的目标管理,并建立健全安全监督与安全确保两个体系。在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执行操作票、操作卡,开展标准化作业、危险点分析和反习惯性违章等活动,以强化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现场运行规程和运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重点是登高、起重、电工、焊工作业、车辆驾驶、密闭容器与危险品作业、潜水和锅炉清焦等作业的安全。在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执行技术监督、寿命管理、状态分析与设备异动管理,重点是巡回检查、设备检验与定期试验(切换)、缺陷管理工作。在作业环境方面,推行生产安

8、全设施配置标准,强化劳作安全及安全工器具的管理,针对系统状态事故推行工作票制度,配置各式闭锁装置。 3 安全管理的假设干问题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中包括了热工信号、装置、设备与系统的检修项目、校验方法、技术标准,控制系统的质量要求与投运条件。热工控制成为火电厂的重要专业部门。由于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工作状态与电力生产主系统的安全密切相关,其部件、子系统的维护、退(复)役、工作品质与火电厂主设备间存在诸多工作联系,为此提出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1) 分析研究相关故障信息。一些电厂在异常处理时常会解除自动控制或连锁保护装置,此类做法有时可以维持设备运行,但假设不对装置

9、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便失去了改善装置功能的机会与进一步综合研究的可能。 (2) 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中规定的,防止热工检修维护人员伤害,热控装置对工作环境要求,信号强制或解除强制审批单、热工连锁保护试验操作卡等内容纳进全厂性规章制度之中。将控制系统、热控信号“复(退)役条件以及必须要在机组启动中加以实施的检查试验项目,凡必须“主控运行人员确认或实施的要求,凡必须要公众执行的都纳进“厂热机工作票工作制度与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同时,必须采用措施防止控制系统投运时对主系统正常运行的冲击。 (3) 近年来,许多机组都进行了烟气脱硫改造,因此要特别关注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与炉本体风烟系统

10、之间在调节、连锁保护方面互相干扰的问题,并研究推广改善措施。(4) 连锁、保护装置动作的基础源于热工信号,信号的迟发、错发将影响装置的工作质量。 汽包水位指示值因压力温度修正错误而拒发缺水保护动作信号,导致水冷壁大面积损坏的案例,已列入“25 项重点反措内容。 水内冷发电机因“水路堵塞,导致定子绝缘严重烧损事故。事故前定子绕组温度反应缓慢,测定温度刚达到报警值的案例说明信号迟发,超前功能不够。“25项重点反措中关于锅炉尾部再燃烧事故判别依据是,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道的烟温超过限制值,其中也存在信号迟发的问题。现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完全能实现参数的趋势分析,可以参照国内外经验,将目标参数报警改为趋势

11、报警,实现超前控制。为了保证重要保护动作的可靠性,DL/T774 规定:机组启动前必须进行的实际传动试验的项目包括:“汽包水位保护、“锅炉燃油泄漏试验、“发电机断水保护、“汽机顶轴油盘车系统控制连锁试验、“仪用空压气系统控制连锁试验、MFT 动作条件与联动功能试验等。鉴于“厂用电中断循环水泵、凝结水泵同时停运时,高温蒸汽进汽机低压缸,导致低压缸变形事故案例,建议规定:进行起动前低压旁路阀在失电状况下的快关试验,并测定快关时间。此类试验事关故障状态下设备安全,宜强化安全监督与安全管理。(5) 热工保护连锁装置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设备在故障状态下免遭损坏或者避免事故扩展,但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例

12、外,如: 有些电站锅炉,包括自然循环锅炉与直流锅炉的水冷壁在缺水故障后发生变形,影响炉体正常膨胀; 一些定期排污扩容器在事故放水时超压; 各别电厂发生了制粉系统二次爆炸; 各别电厂在备用后启动时,发电机内氢气不纯,导致发生发电机“机内氢爆损坏事故; 主汽、再热蒸汽温度下降过快或过热度不够导致汽机大轴弯曲,说明汽机防进水保护及过热度监测功能不够; 某些故障缘于自动控制目标参数、保护定值不配套,如旁路减温器后温度设置不当,炉膛负压保护定值不当,以及不适当的设置延滞时间,使自动控制、保护动作不正常等。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调整保护动作参数(含延滞时间),提升设备的结构强度,改善备用或事故处理过程中对设

13、备状态的控制方式以及增加保护装置功能等。所有这些将涉及机务、热控几个专业,与制定与制造标准也有关联。 4 火电厂安全管理的几点改善建议火力发电行业属传统行业,积存了很多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规章制度,基础工作是事故教训的总结,及其全方位防范措施的落实。近来推行OHSMS 、NOSA 的基础也是依据全行业曾经发生过的事故教训,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而进行的。由于种种原因,如机组参数的改变、检修工作的外包、控制方式的改变以及行业管理方式的改变等,调整修改现有的规章制度与相关的技术措施十分重要。(1) 事故调查分析必须进入规章制度与标准领域。要查明事故是由于现有规章制度、制定标准要求

14、偏低、缺乏规定、不够具体而造成的,还是由于未执行相关规定或标准而造成的。“本质安全要涉及装置的改善及制定标准与设备制造标准的提升。事故信息的全面反馈将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2) 习惯性违章要追究责任,但同时也要深入研究防范措施,并开展案例教育。例如在煤粉管道内施焊,违反规定用氧气通风,其切实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通风面罩。(3) 系统状态事故要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是不具备切换条件、切换操作不完全、信息传递与互相间的配合有问题,置换工作不对,还是制度有问题。有些电厂采纳“系统隔离工作票制度,在局部设施复役时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火电厂工作票制度是解决作业中不同工种协调配合的组织措施,是靠工作纪律落实作业内容的分工与程序,规定作业条件。按海因里希理论,一旦由此原因发生事故,说明同样的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已反复出现过多次。因此,必须仔细分析事故中工作票制度执行的全过程,并研究防范对策,以提升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与完整性。 第 1 页 共 1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