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53321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的使用第一节:心理测验基本知识 第二节:常用心理测验 第一节: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心理测验所谓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 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 的一种科学手段。心理测验是判定个别差异的工具,个别差异包括很多方面,并可在不同的目的与 不同的情境下去研究,这就使测验具有了不同的类别和功用。二、心理测验的种类 心理测验的分类随采用的标准不同而有所不同。(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1能力测验能力一词,其含义颇为笼统。从心理测验的观点看,可将其分为实际能力与潜在 能力。实际能力是指个人当前“

2、所能为者” ,即代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是 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或训练的结果。潜在能力指个人将来,严可能为者” ,是在给予一定 的学习机会时,某种行为可能达到的水平。有人只把测量实际能力的测验称作能力测 验,而把测量潜在能力的测验称作能力倾向测验。实际上二者很难分清。能力测验又 可进一步分为普通能力测验与特殊能力测验。前者即通常说的智力测验,后者多用于 测量个人在音乐、美术、体育、机械、飞行等方面的特殊才能。2学绩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 程度。因为所测得的主要是学习成绩,所以称作学绩测验。最常见的是学校中的学科 测验。无论学绩测验还是能力

3、测验(包括能力倾向测验) ,所测得的都是个人在其先天条件下 经由后天学习的结果。不过学习成绩测验多是测量有计划的或比较确知的情境(如学 校)下学习的结果,而能力测验,特别是能力倾向测验则是测量较少控制的或不大确知的情境中学得的结果,也就是在个人生活中经验累积的结果。3人格测验人格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性可知、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等 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亦即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二)按测验的对象分类1个别测验个别测验每次仅以一位受测者为对象,通常是由一位主测者与一位受测者在面对 面的情形下举行。此类测验的优点在于主测者对受测者的行为反应有较多的观察与控 制机会尤其对某些人(如幼

4、儿及文盲)不能使用文字而只能由主试者记录其反应时, 就非采用面对面的个别测验不可。个别测验的主要缺点是时间不经济,不能在短时间 内经由测验收集到大量的资料,而且个别测验手续复杂,主持者需要较高的训练与素 养,一般人不易掌握。2团体测验团体测验是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测者(必要时可配几名助手)短时间内收集到 大量资料,因此在教育上被广泛采用。团体测验的缺点是是受测者的行为不易控制, 容易产生测量误差。(三)按测验材料分类1文字测验文字测验所用的是文字材料,受测者用文字作答,所以也称其缺点是容易受被测 者文化的影响,因而对不同教育背景下的人使用时,其有效性将降低,甚至无法使用 2非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5、也称操作测验。测验题目属于对图形、实物、工具、摸型的辨认和操 作,无需使用文字作答,所以不受文化因素的限制,可用于学前儿童和不识字的成人 此种测验的缺点是大多不宜团体实施,在时间上不经济。(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1描述性测验测验的目的在于对个人或团体的能力、性格、兴趣、知识水平等进行描述。2诊断性测验目的在于对个人或团体的某种行为问题进行诊断。3预示性测验目的在于从测验分数预示一个人将来的表现和所能达到的水平。(五)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1速度测验 题目数量多,并严格限制时间,主要测量反应速度。此种测验题目较为容易,一 般都没有超出被试的能力水平,但因时限较短,几乎每个被试都不能做完所有题目。

6、 在纯粹的速度测验中,分数完全依赖于工作的速度。2难度测验 包含各种不同难度的题目,由易到难排列,其中有一些极难的题目,几乎所有被 试都解答不了。但作答时间较为充裕,使每个受测者都有机会做所有的题目,并在规 定时间内做完会做的题目,因此测量的是解答难题的最高能力。(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1最高行为测验 此种测验要求受测者尽可能做出最好的回答,主要与认知过程有关,有正确答案。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均属最高行为测验。2典型行为测验 此种测验要求受测者按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反应,没有正确答案。一般说来,人 格测验测量的均属典型行为。三、心理测验的功能 心理测验的基本功能是测量个体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场合下的

7、反应。测验在实 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测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1选材 在教育、工业、军事、艺术、体育等部门,人们经常面临着选材问题,根据对各 种活动的分析,找出各种活动所要求的心理模式,然后根据这些特征设计出各种能力、 人格和学绩测验,预测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适宜性,可以提高人才选拔和职业训练的 效率。2安置 在学校对学生如何按能力分班以做到因材施教、早出人才;在工厂和部队如何根 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工作和兵种,以做到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部队战斗力。借助于心理测验,可以使我们在人和工作之间做出较好的匹配。3诊断对于智力落后者的鉴别是促进心理测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直到今天 ,

8、 在临床上对 各种智能缺陷、精神疾病和脑功能障碍的诊断仍是某些心理测验的主要用途。测验的诊断功能不只限于临床,在教育工作中还可以用测验来发现学生适应不良 的原因和学习困难之所在,搞清是缺乏某种特殊能力,还是某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 亦或是性格不良,从而采取适当的帮助和补救措施。专门为某一学科编制的诊断测验 还可以确定学生所犯错误的类型,找出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弱点,以决定采用什么方 法弥补。4评价测验可以评价人们在学习和能力上的差异,人格的特点以及相对长处和弱点,评 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等。既可用于评价5咨询各种学业,能力,兴趣、性格测验可以服务于升学,就业指导,还可探察人的情 绪困扰和人格障碍

9、,为当事人的自我决策和行为矫正提供参考意见。用测验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测验资料只是作决定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而 不是充分的条件,要作出一个好的决策还必须考虑其它方面的信息。四、心理测验的相关知识(一)标准化套好的题目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测验。对于测验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可靠。为了 减少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这个控制的过程,称作标准化。具 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 内容标准化的首要条件,是对所有受测者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测验的内容不同, 所得的结果便无法比较。2. 施测尽管对于所有的受测者使用了相同的题目,但如果在施测时各行其是,所得的分 数也不能进行比较。为了使测验条件相同

10、,必须有统一的指导语和时间限制。给受测者的指导语属于测验刺激的一部分,它的内容通常包括对测验目的说明和 受测者应该如何作答的指示(包括如何选择反应、记录反应、以及时限等) 。对于纸笔 测验来说,这些指示一般印在测验的开始部分,也可以印在另外一张纸上。要求简单 明确,不引起误解。如果题目形式对被试是生疏的,还应该有一些例题。为了保证测验情境的一致,还要有对主试者的指导语,主要是对测验细节作进一 步解释,以及其它一些有关事项,包括测验房间场地的安排(照明、桌掎、隔音、温 度等),测验材料的分发,如何计时、记分,对被试的各种提问如何回答,以及在测验 中途发生意外情况(如停电,有人迟到,生病;作弊等应

11、该如何处理。由于主试者的 一言一行,甚至表情动作都会对受测者产生影响,所以主试者一定要严格遵守施测指 导,不要任意发挥和解释。总的要求是,无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使用同 一测验,都必须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对主试者的指导语与测验是分开的。确定测验的时限,要考虑施测条件和实际情况的限制(如一节课时间的长度) ,以 及被试的特点(如对儿童、老人、病人施测时间不宜过长) ,不过更重要的是考虑测量 目标的要求。 对于人格测验来说,反应速度是不重要的,可不必规定严格的时限,但是在测量能力 和学绩成就时,速度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依据速度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可 以把测验分成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12、。纯速度测验时间应当严格限制,使被试中没有人 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全部题目。纯难度测验只考察被试解决难题的水平而不考虑完成 时间。实际上,大多数能力和学绩测验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既考察反应的速度也考察 解决难题的能力。通常所用的时限是使大约 90的受训者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测 验,如果题目由易到难排列,应使大多人在规定对间内完成他会答的问题。确定时限一般采用尝试法,即通过预测来决定。假设根据第一次试测的经验,我 们估计大部分被试可以在 25 分钟内做完,在第二次试测时,可以先叫被试用黑铅笔做 20分钟,然后换成红铅笔,再过 5 分钟换成蓝铅笔,这样便可了解被试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题目的数量。另一种

13、方法是在施测现场挂一只钟,每个被试做完后即将当时时间 写在试卷末尾。试卷收齐之后再根据被试完成情况规定合适的时限。3. 评分 标准化的第三个要素是客观评分。客观性意味着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受过训练的 评分者之间有一致性。只有当评分是客观的时候才能够把分数的差异完全归诸受测者 的差异。一般说来,自由反应的题目(如问答题、论文题等)评分者之间很难取得完 全一致,而选择题的评分较为客观,因此有人将选择题组成的测验叫客观性测验。 无论哪种测验,为使评分尽可能客观,有三点要求:4. 常模一个标准化测验,不但内容、施测和评分要标准化,对分数的解释也必须标准化, 如果同一个分数可做出不同的推论,测量便失去了客

14、观性。多数测验用常模作解释分数的依据。测验分数必须与某种标准比较,方能显出它 所代表的意义。例如。某学生成绩单上写着:物理 85 分。我们仅从这个分数很难 断定他学得如何,因为没有一个比较的标准。在传统心理测验中,是把个人所得的分 数与代表一般人同类行为的分数相比较,以判别其所得分数的高低。此处所指的“代 表一般人同类行为的分数” ,即为“常模”。例如,以摄氏温度计,便可确诊为发烧, 因为一般人的正常体温是37C,这就是成人体温的常模。建立常模的方法是,在将来要使用测验的全体对象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 (称标准化样本),对此样本施测并将所得的分数加以统计整体,得出一个具有代表性 的分数分布

15、。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即为该测验的常模。常模可因标准化时选取样本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别。常见的有年龄常模、年级常 模、性别常模、地域常模、民族常模、职业常模等。(二)对测验的鉴定 测验编好后,必须对其测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考验,为此就要进行测量学方 面的分析,搜集信度和效度资料。1. 信度信度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或一致性。我们用钢片卷尺去量黑板的长度,所得的结 果是可靠的,因为无论是由一个人量数次还是分别由几个人去量,所得的结果都是一 致的。如果我们改用橡皮筋做的软尺去测量黑板的长度时,因为拉力大小不同,多次 或多人测量所得的结果就难得一致。因此,用橡皮筋做的软尺测量长度是不可靠的, 也就是说,

16、这样的测量工具是缺乏信度的。一个测验在标准化的时候,必须确定它的信度。确定信度多采用相关法。以相关 系数的大小表示信度的高低。2. 效度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或正确性,这是测量工具的最基本的要求。衡量一个测 量工具有没有效,就是看它所测量的是不是它所要测的东西。例如,以磅秤量体重是 有效的,但如果用它量身高,虽然多次测量结果一致(信度高) ,但所得的数量并不能 代表个人的身高,因此对量身高来说,磅秤是个无效或效度极低的工具。在编制心理测验时,如何提高效度,无疑是个首要的问题。效度的确定方法,视 测量的性质和目的而定。3. 区分度和难度难度是指测验题目的难易程度。定义为被试在某个题目上的通过率或得分率。区分度是指测验题目对被试实际能力或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