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听课评课记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53282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听课评课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历史听课评课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听课评课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听课评课记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听课评课记录七年级历史评课稿秦朝的速亡和西汉王朝的建立评课稿授课人:叶老师授课班级:七(1)班听课教师:政史地组全体教师评课人:政史地组全体教师主评人:政史地组全体教师评课地点:政教处本课的内容分为四部分: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重点是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导学案设计符合洋思教学模式,课堂上从大的方向上讲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下边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优点:1、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2、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内容正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1力水平。老师在教学

2、设计上没有照本宣科,把课本上的答案搬下来让学生答,而是精心设计了几个有深度的问题。3、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层次清楚。4、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让学生讨论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并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且能大胆质疑。5、时间控制合理。6、能对知识及时进行梳理,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特别是最后对本节课的小结,既梳理了本课知识,又为前后知识的联系做了铺垫。建议:1、当堂训练的两个问答题题可改为:?秦朝灭亡的原因和教训有哪些,?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如何,有何意义,这样既照应了学习目标,突出了重点,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2、文景之治不是课标要求,它只是为下了一节汉朝的大一统做铺垫,只需让学生了解一下,可不做要求。3、适当引导学生看看文中的地图和图片,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总之,这堂探究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整堂课是通过教师的精导妙引和学生的观察、分析、讨2论进行的,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望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