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情况汇报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53269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情况汇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情况汇报近年来,XX 认真贯彻落实省、 XX 市有关文件会议精神, 秉持“红色传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强化组织 保障,加大资金投入,狠抓工作落实,全山农村生活垃圾专项 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20xx 年被评为“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工 作先进县(市区)”,20xx 年被 XX 市政府评为“农村清洁工 程建设第二名”,20xx 年荣获“全省干道沿线镇村改造提升 先进县(市区)”称号。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紧扣一个目标,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xx 年是 XX 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启动之年。绿色 是 XX 的名片,有着得天独厚的先行优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是改善农

2、村人居环境的基础工程,也是全力推进 XX“红色传 承、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具体行动。从 20xx 年 9 月开始,省、 XX 市高密度开展全省新农村建设培训 会、农村清洁工程推进会等会议,对此, XX 高度重视,在高 位推动上,成立了由 XX 市委常委、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市委 书记任组长、 XX 管理局局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农村生活 垃圾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全山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实施 意见分别在市长常务会和局市联席会进行了专题研究,讨论 通过。在总体要求上,提出了从 20xx 年开始,在全山实现“首年全面铺开、三年提前验收、五年完善巩固”的目标,确 保全面启动并力争完成 4

3、 个垃圾中转站建设,并着力实施全山 八大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争从源头管 理、末端控制、设施配置、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农 村生活垃圾处理常态运行和管理机制。在考察学习上,先后多 批次组织部分市直和乡镇主要负责人 100 余人次赴湖南攸县、 XX 上犹、遂川等地学习考察,部分乡镇还组织乡村干部到邻 近县市学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经验,搅活了党员干部积极 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动性和 参与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同时,在 赣州上犹考察回来后,马上召开了工作会,要求各乡镇场要结 合实际认真做好实施方案,迅速开展一次存量垃圾清理。(

4、二)科学编制规划,实施“三个注重”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有效进行农村垃圾处理的前提条件。全 山 775 个自然村按照“城乡一体、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 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了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实际需要。在垃圾中转站规划上,按照方便、节约的 原则合理规划了四个垃圾中转站。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地在 垃圾处理设施用地规划、道路设计、绿化用地处理、公共设施 建设等过程中,考虑农户的日常生产需要、生活习惯,便于农 户对日常生产生活环境合理使用,科学管理。二是注重因地制 宜。全山所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标准主要采取了三种模式进行:集镇周边村点或中心村点采取“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市处 理”

5、的方式,统一收集生活垃圾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处理,目前 龙市、古城、黄坳、厦坪四个乡镇中转站已完成选址, 20xx 年可以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离集镇较远的自然村采取 “户集、村收、村集中无害化焚烧或填埋”的模式;偏远山区、 分散农户按照“垃圾分散不出村”的理念,采取“一户一炉自 行焚烧”的模式。三是注重未来发展。为适应生活垃圾处理一 体化的发展趋势,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向农村辐射,带动和引领 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进程。从 20xx 年开始,已经在拿山乡、 厦坪镇、井企集团等“一城带两镇”区域选择 23 个自然村作 为试点,日产日清,取得效果尤为明显,为全山农村生活垃圾 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三

6、)努力健全机制,做到“四个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长效的管 理机制是关键。我们从尊重好、维护好、实现好农民利益出发, 着重从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入手,努力做到“四个确保”。一是定工作队伍,确保有人管事。每个乡镇都设有环卫所 等机构,在每个村组成立了实施保洁和垃圾收运管理队伍。按 服务人口的 3配备了 380 名保洁员,负责村庄公共场所的日 常清扫和垃圾清运或焚烧。在村理事会的领导下,选配村组热 爱公益事业的“三老”(老党员、老村干部、老教师)组成管 理队伍,确定人员和队伍进行管理监督,出台简易的村组长效管理办法,建立由乡镇驻村领导和村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和考 核小组,对环境卫

7、生、基础设施、绿化等日常管护内容考核, 确保有人管事。二是定经费来源,确保有钱办事。在资金支持上,采取 “项目争一点、政府补一点、乡镇筹一点、村里出一点、村民 缴一点”的多元化筹措方式,即积极争取中央、省、 XX 市资 金和项目支持;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专项资金;乡镇场筹措部分资金;村级从财政转移支付划出部 分资金;鼓励村民缴费,村民缴费可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 确定标准。所筹措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 理设施设备的建设费用以及保洁及保洁员工资等日常运行保障 费用,确保有钱办事。目前已落实 4 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 目资金 302 万元,财政预算安排资金

8、674.21 万元,下拨以奖 代补资金 189 万元。三是定工作机制,确保有章可循。在工作机制上,积极探 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一是探索农村垃圾处理新机制。 按照分类实施、典型示范的原则,选择拿山、厦坪、东上、柏 露乡等公路沿线、山区乡镇、偏远小乡等部分乡镇作为试点, 引导群众按照“3+5”模式、四分处理法,对农村垃圾进行有 效处理,使垃圾处理做到不出户、不出村和日产日清,基本达 到了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三化”要求。如, 东上乡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任务分片包干,经费分级投入,奖惩分级考核”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的 新路子。二是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在机构建设上

9、,全山成立 了 17 个乡镇环卫所,主要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日常工作; 在基础设施维护上,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损坏一处,修复一 处;在村庄绿化维护上,缺一棵,补种一棵,尽量做到见缝插 绿成一片;在长效机制上,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定期开展卫 生评比。同时,全市在今年春节还开展了农村垃圾处理集中整 治活动,平时各乡镇还定期开展了存量垃圾清理活动,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三是探索各类群体互动机制。在全山各个中小学 校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给学生上一堂农村垃圾治理常识 课,出一期以垃圾治理为主题的专题班刊,组织学校师生的卫 生清洁活动,让学生对家长宣传和传授日常卫生和保洁的重要 性,使社会共同参与,关心

10、和支持全山的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 理工作。如,拿山乡在垃圾挂桶上设有保洁清运手机号码,通 过即时联系,实时监督等方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四是定考核目标,确保工作有成效。一是建立督查考核制 度,建立了由管理局办、市委办、市政府办等“三办”牵头, 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日常巡查、督办落实,实行每季度一次明查 暗访,每半年进行一次评比,定期通报。二是制订奖补办法, 将日常运行经费的 50%与考核评比挂钩, 90 分以上的全额拨付, 90 分以下的按比例拨付,扣除下来的运行费全部用于奖励 90 分上的乡镇场,同时,在 XX 电视台设立曝光台,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不到位的乡村进行曝光。三是把农村生活垃圾处 理

11、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每年评选出个先进 乡镇和 20 个先进行政村在全山进行表彰,对工作不达标的乡 镇场将取消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评优评先资 格。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虽然全山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 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领导重视不一,主要领导重视的乡镇工作 成效明显好于不太重视的乡镇;干道沿线村庄、美丽乡村建设 点的村庄明显好于其他地方。二是群众的意识不高,由于群众 个体差异较大,生活水平不一,部分群众陋习难改,对于农村 生活垃圾处理的意识不高,垃圾乱扔乱倒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三是垃圾分类较难,不少群众贪图方便,加上农村分类设施及 分类激励措施不

12、足导致农村垃圾分类难,造成垃圾处理量大; 四是处理设施薄弱,有的乡镇无垃圾清运车和足够配置铁皮挂 桶;有的村庄没有宣传栏、评比栏;有的保洁员没有配齐“一 车一铲一钳一扫斗”和保洁服;有的农户未按要求配置“两桶 两袋”和焚烧炉。三、下一步工作打算1.统一思想认识。采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统 一思想认识,使乡村干部认识到位,垃圾处理有关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 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切实由“要我管、我不管”转变 为“我要管、是我管”,形成人人讲卫生、爱干净的浓厚氛围。2.夯实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今年年底力争完成建设并投入 使用 4 个乡镇垃圾中转站

13、,配齐垃圾机动清运车、垃圾挂桶、 保洁员工具、户用分类桶等基础设施,为户集、村收、乡中转、 市处理模式打下良好基础。探索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政府与社 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建 设和运营。3.构建长效保洁机制。一是是定期开展“文明户”、“卫 生户”等评选活动;二是建立健全垃圾回收体系,利用乡村便 利店、农家超市作为乡村再生资源回收点,建立覆盖村镇的资 源回收体系;三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严格奖惩,将检查结果 与日常运行管理费用挂钩。4.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向上争、本级挤、乡村筹、群众 交、社会捐、单位帮多渠道筹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费用用 于乡镇垃圾中转站、垃圾清运车、保洁员工资等费用。充分用 足用好省级、 XX 市级农村垃圾处理奖补资金。5.积极探索城乡环卫一体。顺应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 趋势,积极探索“户分类、村收集、乡中转、市处理”的城乡 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推动城市环卫设施、技术、服务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实现管理运行、 设施建设、经费保障、作业标准的统一,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 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