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科备考“微课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531387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科备考“微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科备考“微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科备考“微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科备考“微课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科备考“微课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科备考“微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科备考“微课例”(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科备考“微课例”编号章节专题案例亮点教学片段的内容、环节简介能力目标提供者1501硫及其化合物活动问题设计展示硫及其化合物“二维图”,讨论对比非金属和金属二维图的异同。活动1:S如何转化为Na2SO4?展示学生的思路,互评。教师进行方法点拨。问题情景:三位同学想用最少步骤实现制备,请评价可行性或完善他们的方案。试剂A可以是什么物质?试剂B有什么性质?讨论、点评,学生书写其中某些反应的方程式。活动2: 少量CO2、SO2、SO3通入Ba(OH)2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说明 均不溶于水。 CO2、SO2通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的原因是什么?通入BaCl2+NaOH溶液却产生沉淀,NaOH

2、的作用是? SO2通入Ba(NO3)2溶液所产生的沉淀是?NO3的作用? 写出CO2+BaCl2+NaOH溶液、SO2+Ba(NO3)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原理讨论、点评,学生书写其中某些反应的方程式。活动3: 鉴别CO2、SO2,从什么角度找方法? CO2(SO2)的除杂,是否以上的化学方法都适用? 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如何减少除杂过程中CO2的溶解? 若要检验CO2、SO2混合气体中存在CO2,你的思路是?能用NaHCO3溶液除去SO2再检验 CO2吗? 讨论、点评,思路方法指导。1、将“二维图”作为分析物质转化问题的工具,根据化合价和类别的变化灵活运用氧化还原原理和离子反应原理解决问题。

3、2、运用离子平衡将CO2、SO2水溶液体系中发生的各种反应进行整合。3、物质鉴别思路:性质差异(物性、特性、氧化还原性质)、现象明显。1502铜及其化合物活动问题设计在梳理Cu的二维图的过程中引入实验、原理等相关内容:+2Cu OCu (OH)2Cu SO4Cu(NO3)2CuSCu2(OH)2CO3(铜绿)+1Cu2 O0Cu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 Cu生锈的方程式?【突破生锈不一定是氧化物】 铜绿受热分解的方程式?【学会产物要合理、要稳定、要常见】 CuO如何转化为CuSO4? 若从Cu出发如何制备?两种方案对比。【学会方案评价的常见考虑因素】 回忆 CuSO4溶液在哪个课本实验中出现过?【

4、回忆实验室制乙炔的分离提纯;了解CuS难溶于非氧化性酸;弱酸制强酸的例子;能否由S和Cu直接化合】 如何溶解CuS?【掌握CuS +HNO3的氧化还原反应】 Cu(OH)2在课本哪个实验出现过?【回忆检验醛基的方法】 Cu2O分别溶解在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三种酸中有何变化?【用氧化还原知识预测和理解Cu+的歧化】 将得到的三种溶液加热蒸干得到什么物质?再进一步灼烧呢?【写出水解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对比了解盐类水解的差异】1合理猜测方程式的产物(要合理、要稳定、要常见);2学会方案评价的常见考虑因素;3利用氧化还原知识预测和理解陌生知识;4通过对比了解盐类水解的差异,强调对比学习的意义1503氯

5、及其化合物课堂选题设计课前回忆:1、氯元素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及性质特点。2、氯气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3、氯气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小结: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属于非金属单质;从化合价的角度:属于中间价态;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A B C D思考:上述叙述体现了氯气的哪些性质?一、氯气的化学性质例:下列各物质中,可以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

6、是: A、SO3 B、NO2 C、HCl D、FeCl2 思考:氯气与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反应,有何产物规律?例: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Na2S2O3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Na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Na2S2O3 B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 C根据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Cl2 SO42- 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SO42-,可脱去2 mol Cl2思考:能否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练习: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

7、培养皿扣在上面。己知: 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l2Br2I2 B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e处变红色还原性:Fe2 Cl 思考: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配得的溶液变质的是()NaOHAgNO3Na2SO3NaBrFeCl2 A B C D全部练习:写出上述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例: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

8、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思考:次氯酸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例: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Cl2与Fe、Cu反应均生成高价氯化物 BHCl、Cl2都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ClO与Fe2、H均不能大量共存练习:将新制氯水分别滴入下列各选项所述的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新制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实验现象结论A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Cl2具有还原

9、性 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l2具有酸性 C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l2具有漂白性 D KI淀粉溶液 变蓝色Cl2具有氧化性 1、利用选择题“考点集中、问题单一”的优势,以及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特点,利用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思维工具建构氯气的知识体系。2、了解元素化合物与实验相融合的选择题解答技巧。1504铝及其化合物课堂选题设计课前布置学生做指南配套训练P18-16题,要求学生标出每一步的粒子。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离子方程式为 。(2)流程乙加入

10、烧碱后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 。(3)验证滤液B含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 (填试剂名称)。(4)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溶质的一种用途 。(5)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滤液B,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至达到沉淀溶液平衡,测得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 = 。环节一:引导学生关注原料各种物质的类别,关注原料和产品的价态关系。环节二:教师示范“滤液B”的粒子成分分析,呈现分析方法。学生模仿教师的方法分析其他步骤的成分。环节三:挑选某些步骤要求学生有序书写发生的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混合

11、体系中加入一定量某物质,反应后体系成分的有序分析:(1)区分能反应和不反应的粒子;(2)辨别能反应的粒子的反应顺序;(3)结合加入的量,有序梳理反应后含有的粒子产物;未反应的;剩余的1505铁及其化合物实验情景设计背景:前面的实验得到了 Fe(OH)2(部分被氧化)。实验4:检验Fe(OH)2是否被氧化。实验5:往实验4得到的血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 (1)预计会有什么现象?(2)会发生什么反应?(3)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你的猜测。(实验方法包括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课堂状况:学生预测的现象与老师演示实验出现冲突。讨论、反思。 学生能预测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对证明猜想的

12、设计有很多:KSCN/Cl2 酸性KMnO4 淀粉溶液 K3Fe(CN)6 CCl4振荡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体系粒子成分的分析极其重要,教师对分析方法进行指导:变式训练: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混合体系成分分析。1、反应后体系成分有序分析:产物;未反应的;剩余的1、物质检验问题应时刻关注干扰,注意严谨1506铝及其化合物活动问题设计课前任务:以铝粉、稀盐酸、NaOH溶液为原料,用尽可能多的方案制备Al(OH)3,进而制备Al2O3,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价以选出最优方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在学习小组(6人)内讨论。课堂活动:让两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将他们的转化关系图画在黑板上(或进行实物投影),然后依次上台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补充,展示的同学在黑板上边解答问题、边修改、完善转化关系。由金属Al制备Al2O3的五种典型方案: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过量的盐酸(1) Al AlCl3 Al(OH)3 Al2O3Al(OH)3 Al2O3适量的盐酸适量的盐酸过滤、洗涤过量的NaOH溶液(2) Al NaAlO2 Al(OH)3 Al2O3过滤、洗涤适量的NaOH溶液(3) Al AlCl3 Al NaAlO2 加热蒸干过量的盐酸(4)Al AlCl3溶液 Al(OH)3Al2O3 电解过滤、洗涤过量的盐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