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52964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校实验室安全评价目录1.问题调查51.1实验室危险源多51.2实验室面积紧51.3安全设施不足51.4教师安全意识不强52. 系统安全分析63. 系统安全评价63.1检查指标的框架体系63.2检查指标分类73.2.1综合性指标73.2.2通用性安全指标73.2.3专业性安全指标73.2.3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的应用84.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94.1 设立校级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职责94.2 建立某某大学校级标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围94.3 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的投入,提高安全系数94.4 加强实验安全教育,营造安全文化氛围104.5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和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技

2、术105.总结11参考文献11附件1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121.问题调查当代中国大学教育面临着社会市场化的挑战,高校在高速扩招和成果需求的双重压力下,环境、健康和安全问题其实已经被相对弱化了。由于科学研究的探索特性,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性远甚于一般企业。大量剧毒的“三致”(致突变、致畸形、致癌)污染物,甚至一些未知的新生物质等,对环境和工作人员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也已令人担,随着科学研究容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安全管理已很难为实验室研究人员提供足够的保护;实验室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更多的是从保护实验室设施的角度出发,缺少专业的健康安全教育。1.1实验室危险源多我校化学类实验室

3、的面积占全校实验室总面积的75%以上,实验室普遍使用种类繁多的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易爆化学品,有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等,以及钢瓶,反应釜等压力容器。大量化学实验要在高温、高压或者超低温、强磁场、真空、微波辐射、高电压或高转速等特殊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潜在的危险源数量极多。1.2实验室面积紧由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发展的需要,实验室人员、设备和实验耗材数量激增,使许多实验室变得十分拥挤,公用仪器设备超负荷运转,设备及物品间的安全距离无法保证,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实验室用房紧缺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掣肘。1.3安全设施不足由于学校资金紧,安全投入不足,很多化学实验楼缺少有效的监控和预警系统,安全事故不能被及早

4、发现和制止。此外,由于管理部门对实验室的防护用品和应急安全器材没有统一要求,有些防护用品和安全器材配备数量不足。1.4教师安全意识不强教学、科研工作往往被视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安全工作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有些师生对安全管理工作敷衍了事,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事情也时有发生。2. 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以实现工程、系统的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的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隐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为制定安全防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实验室进行安全评价是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

5、管理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和重要基础工作,是现代先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容之一,是实现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前提。化学类实验室安全评价所涉及的容较多,为了科学和全面地反映影响安全的所有因素,实验室安全评价应遵循下列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实现安全评价指标规、统一的基础,科学性原则要求安全评价指标的选择、计算方法和信息收集等都必须有科学依据。(2)系统性原则。安全评价指标要全面涵盖实验室安全管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必须依照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特性来组合,分解出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因素,使评价指标层次分明、简洁、清晰地表达出的实验室危险源存在的风险和安全管理状态。(3)可操作性原则。在设计指标时,不仅要定

6、义清楚明确、数据采集和计算方便,还要考虑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技术水平,只有坚持可操作性原则,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从而保障实验室的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3. 系统安全评价3.1检查指标的框架体系通过考察学习、交流、工作实践和多年的积累,梳理出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最基本的容,形成了实验室安全检查系统的指标体系。从实际工作来说,实验室安全检查指标体系可以分为综合性指标、通用性安全指标、专业性安全指标3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几个大类,然后进行小类分类及具体的条款容研究,并借鉴了实验室资质认定体系评审的记录表的方式,制定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详见表1),可以

7、有针对性地开展督查和自查,避免检查的盲目性、漏查等情况。3.2检查指标分类3.2.1综合性指标综合性指标主要考虑软的管理方面,包括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安全教育3个大类,从校级、院级等不同层面提出系统、全面的规性要求。其中“组织体系”包含了学校层面安全责任体系、院系层面安全责任体系、经费保障等3个小类,共计12条款;“规章制度”包含了校级层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院系层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的执行等3个小类,共计14条款;“安全教育教育”包括了培训计划、活动组织与实施、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宣传等4个小类,共计13条款。3.2.2通用性安全指标通用性安全指标是指涉及实验室共性的、通用的安全容,不

8、管是文科类实验室,还是理工农医类实验室都是适用的,包括实验室环境与管理、安全设施、水电安全、仪器设备安全、个人防护与其他5个大类。其中“实验室环境与管理”包含了场所、卫生与环境、学校相关场所、场所其他安全等4个小类,共计20条款;“安全设施”包含了应急设施、通风系统等2个小类,共计13条款;“水电安全”包含了用电基础安全、用水安全等2个小类,共计10条款;“仪器设备安全”包含了常规管理、冰箱管理、烘箱与电阻炉管理、明火电炉与电吹风管理等4个小类,共计29条款;“个人防护与其他”包含了正确选用防护用品、其他等2个小类,共计13条款。3.2.3专业性安全指标不同学科的实验室除了共性的安全问题外,还

9、涉及不同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安全问题。考虑到实验室的涉及面,专业性安全指标选择了化学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等3个大类,以指导高校在解决、做好实验室共性问题与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安全工作中的专业问题。其中“化学安全”包含了化学试剂存放、剧毒品管理、易制毒品等特殊药品管理、实验气体管理、化学废弃物处置、其他化学安全等6个小类,共计57条款;“生物安全”包含了实验室与人员资质、设施与场所、操作与管理、生物实验废弃物处置等4个小类,共计27条款;“辐射安全”包含了实验室资质与人员要求、场所与设施、采购转让转移与运输、辐照装置与射线探伤仪和非密封性放射性实验操作、放射性实验废物的处置、激光安全等6

10、个小类,共计25条款。以上3个大指标共计提出了11个大类、40个小类、235条款,既有硬件建设方面的检查容,又有软件管理方面的检查容;既有学校层面宏观管理的检查容,又有院系层面具体操作层面的检查容;既有通用性的安全检查容,又有专业性的安全检查容。每个条款都有明确、详细的检查要求,可操作性强,能为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指导。3.2.3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的应用政府管理部门、高校、院系、实验室等各层面可结合实际情况,成立检查组(可以包含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借鉴“实验室安全检查指标体系”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督查和自查,并做好记录。本检查项目表设立了“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具

11、体问题说明”4个栏目,用于检查的记录。对于不涉及检查项目容的可在“不适用”栏打“”;对于完全符合的情况,可在“符合”栏打“”;对于完全不符合的,可在“不符合”栏打“”;对于实施了相关工作但还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可在“基本符合”栏打“”。其中,选择“不符合”栏、“基本符合”栏或检查时发现的其他需加以说明的情况,须在“具体问题说明”栏进行简要的描述,并限期整改,推动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上升到新的水平。依据表1中的评价指标和评分规则,对实验室各评价项目的危险程度进行逐项评分,最终汇总出危险程度评分。危险程度共分为3级:符合(279-310分),基本符合(210-279分),不符合(210分以下)。表1

12、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见附件)检查结果显示,某某大学设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但无校级机构。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安全评价报告指出,某某大学化工院虽然已制定实验室安全教育及考试制度,但未按制度实施,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进入实验室前安全教育均未按规定开展,也未进行教师实验室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同时,对于具有高挥发性的剧毒品及其他特殊化学品并未配备双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这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4.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针对已标红的0分项目,立即停止运行,进行整改。两个方面需立即建立实施相关制度:(1)实验室安全教育制度;(2)特殊实验药品储存柜双人双锁保管制度,夜间双人实验制度等

13、。具体要求如下:4.1 设立某某大学校级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职责检查结果显示,某某大学设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但无校级机构。高校实验室需要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实验室安全方面的管理。统一负责全校与实验室有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管理;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安全管理;化学废液,废物的处理;从事有害健康工种人员营养保健费的审批等等。学校有了专门的主管部门,各院、实验室设立专职的安全岗位。这样可使实验安全工作做到上头有人抓,下头有人管,上下协调一致,一管到底。从体制上解决实验安全工作管理机构的完善,为学校创建安全稳定的环境,打下坚实

14、的基础。 4.2 建立某某大学校级标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围制度是做好实验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实验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就是使安全工作规化。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常见的制度有: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守则,化学实验室安全卫生守则,化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剧毒品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管理规定;化学实验室安全用电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压力气瓶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三废”处理规定;从事有害健康工种人员营养保健员审批办法等,有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就有了安全管理的容和标准。对于具有高挥发性的剧毒品应存放在冰箱,并配备双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4.3 加

15、大实验室安全设施的投入,提高安全系数在新建、改建设实验室建设时,要优先考虑安全因素,加强安全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可借鉴 ISO 质量保证体系模式,对现有实验室应当在防火、防爆、防毒、防盗、防辐射、防感染等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用品,安装必要的检测,监控设备,以期早发现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4.4 加强实验安全教育,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安全评价报告指出,某某大学化工院虽然已制定实验室安全教育及考试制度,但未按制度实施,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进入实验室前安全教育均未按规定开展,也未进行教师实验室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学校应把安全培训纳入到正常的教学

16、工作之中。实验中的安全教育可以是全程化、全方位、多层次来进行的。所谓全程化,指安全教育始终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所谓全方位,指安全教育可在所有实验教学中进行;所谓多层次,则是指安全教育的实施应该是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的,绝不能一蹴而就。同时,安全教育的容可以是多样化的,上至国家的安全法规,下至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实验室的有关安全制度,实验操作规程及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药物等均可成为安全教育的容,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因此,进行安全教育倡导安全文化应成为高校师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事故分析等方式来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其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能力,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4.5 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和模式,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