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529443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5、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砖井镇中学“136”模式导学稿年级:七年级(上) 科目:语文 执笔人:王改玲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备课组长签字:刘志英包科领导签字: 总第 课时一、课 题:(15、古代诗歌四首 第二课时)二、学习目标:1、学会: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会学: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3、乐学: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三、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材分析: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

2、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六、教学过程: 预 习 案 1、预习方法:认真读诗搜集作者的相关知识。 2、预习内容:掌握作者的相关知识。 3、预习题目:王湾(公元693年公元751年), 代,号为德, (今属河南洛阳)人。 4、预习困惑: 探 究 案【依标自学】1、试着朗读诗歌,然后听录音,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出来。【合作探究】诗歌鉴赏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

3、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3、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2、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展示点评】 训 练 案【达标检测】1、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 5、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6、“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七、课后小结:(让学生自问:“我学到了什么?”)。 八、教(学)后反思: 教师寄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