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古诗-赏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52767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古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古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古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古诗-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古诗-赏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注释:天时、地利、人和:?荀子王霸?说:“农夫朴力而寡能,那么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苟子所指的“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团结。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那么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稳固等;“人和那么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池:即护城河。兵革: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铠甲,甲胄。古代甲胄确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利:好。域:疆界。山溪:山河,山川。畔:同“叛,背叛;反叛;叛乱。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或,要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